【胎盘篇】吃胎盘,到底有什么好处?真的能大补吗? -MamaClub

在怀孕期间,有一块内置于母胎的养料,在生完孩子以后的约15~30分钟后,自动脱落排出,成为待处理的“医疗垃圾”进行统一焚烧,那就是胎盘。
民间一直有这样的说法——胎盘是大补,产妇吃了快速恢复,老人吃了延年益寿,女性吃了美容养颜,孩子吃了增强抵抗力…
于是,这块血肉模糊的人体组织,摇身一变,价格高昂,被各种各样隐匿的作坊风干、磨成粉,做成胶囊,做成各种各样的人胎素、注射液也应声而出…
链接着异常成熟且暴利的产业——胎盘市场。
到底胎盘能不能吃?
真的有这样那样的“魔力”吗?
胎盘的功效,到底靠不靠谱
1. 胎盘的营养价值高?
胎盘里确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维生素和矿物质,但现代饮食中,这些营养通常已经足够。
如果需要补充营养,完全可以用更好的饮食搭配,甚至是合规合格的药物获得。
2. 胎盘可以补血?
胎盘富含铁元素,理论上可以改善贫血,也有人认为它能提高母体铁含量,从而缓解疲劳或产后情绪低落。
不过,动物红肉、肝脏等食物同样含有丰富铁元素,而且更安全、卫生、易获得。
对于缺铁性贫血,依循医生指导进行补铁才是更科学的做法。
3. 吃胎盘能促进产后恢复?
有人认为胎盘中的活性因子和激素(如催产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帮助产后恢复。
但这些成分在高温干燥或消化过程中大多会被破坏,即使部分保留,也无法直接发挥药理作用。
人体自身就能维持激素平衡,额外食用胎盘并没有明确科学依据。
胎盘的卫生安全无法保障
即使在中医里,也曾有一种源自胎盘的药材——紫河车,中医文献记载的功效为温肾补精、益气养血。
但在 2015 年,紫河车已被《中国药典》除名,官方指出:
“紫河车的卫生安全无法控制,尤其是自制的紫河车可能带来严重健康风险。”
1. 胎盘的细菌难以控制
胎盘通过产道分离母体,而产道内存在多种细菌。胎盘含有丰富血液,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
如果胎盘娩出后储存不当,就容易滋生细菌并增加感染风险。一个未经严格消毒或灭菌处理的组织,本身就是潜在的感染源。
2. 胎盘可能携带母体病原体
为了保持“活性”,一些人会选择生吃胎盘,或者只进行冻干处理。
如果母体携带病毒或细菌,例如乙肝、艾滋病、梅毒等,这些病原体可能存在于胎盘中,食用后会带来健康风险。通过私人渠道获取的胎盘,其安全性更难以保障。
3. 胎盘可能含有污染物或重金属
研究显示,胎盘可能积累环境中的污染物或重金属,这与人类长期暴露于空气烟尘等环境因素有关。
多项科学研究,包括美国西北大学在《Archives of Women’s Mental Health》上发表的分析,均未发现吃胎盘对健康有益的证据。而安全风险却是真实存在的。
有人会说:“很多动物也会吃胎盘,我们为什么不可以?”
因为动物吃胎盘主要是为了避免血腥味吸引天敌,而人类没有这种生存需要,而且可以通过更安全的方式获取营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