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动篇】出现这些信号,可能是胎宝宝在向你呼救 -MamaClub


胎动是指胎儿在子宫腔里的活动冲击到子宫壁的动作,即胎儿在子宫内伸手、踢腿、冲击子宫壁。

一般怀孕满4个月后(18-20周),准妈妈就可明显感到胎儿的活动。

胎动的次数多少、快慢强弱都可以表示胎儿的安危。

当胎宝宝遇到危险时,可能会通过一系列异常活动提示妈妈,而这也是宝宝唯一的求生技能。

 

如何判断胎动是否正常?

正常情况胎动1小时不少于3-5次,12小时明显胎动次数为30-40次以上。

有的胎儿12小时可动100次左右,只要胎动有规律,有节奏,变化不大,就能证明胎儿发育是正常的。

胎动的次数并非恒定不变,在妊娠28-38周,是胎动活跃的时期,以后稍减弱,直至分娩。

好的胎动离不开宝宝完整的中枢神经和骨骼肌肉系统发育,健康的宝宝有足够的能力产生胎动,并经历活跃和睡眠周期更替。

因此,想要好胎动的准妈妈除了坚持孕检,也不能忽视孕期营养对宝宝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胎动异常该怎么办?

宝宝在子宫内出现异常状态时,准妈妈可以通过胎动变化来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

【胎动减少】

一旦发现胎动明显减少,首先应保证充分休息,保持心情平静。如果母体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血糖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量补充水分和营养,有助于孕妈整体健康,但胎动持续减少时,应尽快就医,接受进一步检查。

【胎动突然加剧,随后慢慢减少】

这可能是胎儿缺氧、外界刺激或孕妇高血压等原因引起。准妈妈应避免去嘈杂环境,保持情绪稳定,定期产检。

出现异常胎动时,建议及时咨询医生,必要时做进一步检查。

【胎动突然加剧又很快停止】

此情况多见于孕中晚期存在高血压、宫内压力变化或严重外伤的孕妇,常伴随阴道出血、腹痛或子宫收缩。若发生类似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接受专业检查和处理。

 

胎动出现哪些情况需要引起重视?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胎动频率大约是每小时3到5次,12小时内通常会有30-40次甚至更多。但胎动次数会因胎儿个体差异和孕期不同阶段有所变化。

如果12小时内胎动少于10次,可能提示胎儿缺氧或其他异常,应尽快就医检查。连续12小时没有胎动则属于紧急情况,需立即到医院就诊。

胎动的计算可以将1-2分钟内的连续动作合并为一次,关键是保持计数标准的一致性,这样才能准确监测胎动规律。

当胎动突然减少超过50%,应引起高度重视。但胎动减少时也不必过度紧张,有可能是宝宝在休息,或者孕妈疲劳、饥饿等因素影响。此时应放松心情,找个舒适环境侧卧,观察一小时左右,胎动通常会恢复。

如果胎动持续减少或异常,务必尽快寻求医生帮助,确保母婴安全。

 

坚持数胎动,才能及时发现宝宝的“求救信号”

为了避免胎宝宝出现异常情况,准妈妈在孕30周后要坚持数胎动,才能更好地守护宝宝的健康。

【按照10次胎动所需时间来衡量】

每天数两次胎动,一次在早上(胎动相对较少),另一次在晚上(胎动较多时段)。

记录各种形式的胎动(包括踢动、颤动、翻滚等),一次连续动作算作一次胎动,而不是每踢一脚或打一拳都算一次。数到第10次胎动时,记录所花时间。

如果1小时后还未数够10次,可以喝点果汁、吃点零食、走动一下,或者轻轻晃动腹部,然后放松躺下继续数。超过两小时还没达到10次胎动时,建议及时就医。

虽然暂时胎动减少不一定代表危险,但这也是需要尽快进行胎儿状况评估的警示信号。

【按照胎动记数的方法来衡量】

每天固定在早、中、晚饭前或饭后较为固定的时间,每次记录胎动1小时。

将3次计数的总和乘以4,即可估算12小时内的胎动总数。

1. 如果1小时内胎动少于3次,可以轻轻刺激胎儿,再继续记录1小时;如果仍然小于3次,建议咨询医生。

2. 如果12小时胎动数少于30次,需要继续观察;低于20次,建议及时就医。

3. 胎动数相比以前减少超过30%,也应尽快咨询医生。

4. 连续记录2小时胎动少于10次,也需要及时就医。

综上所述,准妈妈们一定要时常关注胎动,学会科学数胎动,尤其当出现上述异常信号时,务必及时采取措施,因为这可能是宝宝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