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你想知道的问题都在这里 -MamaClub

哺乳妈妈都想知道的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母乳对于宝宝的好处已经是个很久的话题了,今天从两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第一、母乳可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生理需求】

从营养成分来看,母乳完美匹配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

与配方奶粉相比,母乳的营养比例更利于宝宝的消化吸收从而更好的满足生长需求。

另外,母乳中所含的免疫因子是配方奶粉无可比拟的。

同时,母乳的营养和免疫成分还会随着宝宝生长发育而自动调节来更好的满足宝宝的需求。

【第二、从宝宝的心理发育角度来看】

吮吸和哺乳是哺乳类动物最天然最本能的天性。

母乳喂养过程,妈妈给予宝宝的不仅仅是食物,同时还可以通过肌肤接触通帮助宝宝和妈妈建立亲密的亲子依恋关系。

 

母乳喂养对于妈妈的短期和长期健康都是有非常明显的益处的,喂养对妈妈的好处其实也可以从生理和心理健康两个角度来谈。

从产后恢复来看,母乳喂养使得妈妈产后子宫迅速开始收缩,出血减少也就减少了产褥期感染风险。

母乳喂养可以每天多消耗500卡路里的热量相当于游泳一小时,所以还有利于妈妈们产后体型恢复。

躺着就把肥给减了,妈妈们何乐而不为?

同时纯母乳喂养在特定条件下还可以是一种有效的避孕方式,但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a. 宝宝小于6个月;

b. 妈妈仍未来例假;

c. 妈妈仍严格遵照按需纯母乳喂养,即白天和夜间都有哺乳。

从长期来看,哺乳还可以帮助降低妈妈在将来罹患心脏病或者糖尿病的风险。

另外,乳腺癌和某些妇科肿瘤的风险也会因母乳喂养而有所降低。

从心理方面来讲,母乳喂养为妈妈和宝宝亲密接触创造了条件,同时满足了宝宝和妈妈的心理需求。

 

哺乳是件本能的事情,绝大数妈妈也可以顺利实现母乳喂养,但成功与否却是件需要学习的技术活。

对母乳喂养而言,好的开始就代表了成功了一半,所以产后72小时内的哺乳是整个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所在,很多医生都提倡在宝宝出生后尽早开始跟妈妈的肌肤接触。

研究表明产后1小时内进行肌肤接触能提高一半以上的母乳喂养成功率。

现在很多医院的做法是一旦确认宝宝状态稳定后尽早放在妈妈身体上发挥宝宝的寻乳本能。

同时要让宝宝及早吸吮乳头,开始的72小时内宝宝的吸吮是妈妈乳房开始产奶的最佳刺激信号。

虽然这个时候初乳的量非常少,但足够满足新生宝宝的生长需求。

少量多餐是产后72小时的哺乳原则。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的是要注意宝宝的含乳姿势,这是贯穿整个哺乳过程的。

哺乳姿势正确才能保证宝宝能喝到足够的乳汁,同时又避免妈妈乳头受伤引发乳腺炎。

 

总体来说健康的妈妈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可以顺利完成母乳喂养的,除非出现以下情况:

• 病毒感染中的HIV和HTLV-1(不过WHO对在非洲等国家,推荐HIV感染的妈妈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

• 巨细胞病毒感染妈妈的早产宝宝或有疾病的宝宝;

• 疱疹病毒、水痘病毒发生在乳头乳晕处;

• 急性未治疗的结核病;

• 毒品滥用或严重精神疾病会伤害宝宝的妈妈不能独自照看宝宝;

• 妈妈接受诊断性或者治疗性的放射性同位素时或者暴露在有放射活性的物质时,只要她的乳汁里有放射活性的物质,需要暂停母乳喂养;

• 妈妈接受抗代谢或者化疗药物的时候需要暂停母乳喂养;

• 所有的疫苗里,哺乳期的妈妈唯一不能接种的是天花疫苗。因此母乳妈妈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要接种天花疫苗。

妈妈患乳腺炎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如果使用抗生素,也完全可以使用哺乳妈妈安全抗生素。

只有妈妈的乳腺炎是由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并且她的宝宝是早产的新生宝宝或者宝宝患有疾病的情况下,需要将乳汁挤出并丢弃直到感染治愈。

妈妈患有各种慢性疾病的比如:

• 抑郁,糖尿病(I型或Ⅱ型);

• 心脏病;

• 慢性高血压;

• 胰腺的囊性纤维化;

• 多发性硬化;

• 癫痫;

• 甲亢或甲低;

• 红斑狼疮;

• 风湿性关节炎。

这些疾病在密切的医疗关注下都可以母乳喂养。

即使不能纯母乳喂养,部分的母乳喂养也能给妈妈和宝宝带来益处。

 

很多民间传言说妈妈来了例假就不能喂奶,奶水会变得有毒或者没有营养,这时候就不能再给宝宝哺乳了。

这些说法是没根据的,也是荒谬的。

乳汁的成分是伴随宝宝的生长发育而在不断变化,月经来潮是体内雌孕激素水平变化造成的,与乳汁的营养成分毫无关系。

月经对母乳的影响在一部分妈妈中可能表现为乳汁减少,以及有时乳汁的味道会有些改变,但是这些改变都是暂时的。

因此,例假来了,当然可以继续哺乳。

 

很多妈妈所谓尝试的方法可能大多是民间偏方,本身就不存在循证医学证据。

根据乳汁产生的原理就是多喂多有,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多肌肤接触,多让宝宝吸吮。

每天起码8~12次,夜奶至少一次,不需要给宝宝添加奶粉或其他液体。

这样最终会建立宝宝的需求与乳汁量的供需平衡的状态。

另外乳汁多少与乳房大小本身没有直接关系,小乳房通过多亲喂同样能够满足宝宝需求的。

 

奶水的多少其实跟建立乳汁平衡的原理有关。

宝宝吸吮越多,刺激妈妈的中枢神经系统分泌更多激素促进乳汁合成。

简而言之,乳汁是宝宝吃得越多,乳汁产生也越多。

除非妈妈存在极度的营养不良,对于坚持正常饮食的健康妈妈,并不会因为妈妈多吃一些或者稍稍少吃一些,而让奶水变多或者变少。

临床上,的确有一些药物可以帮助增加泌乳,但是这些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医嘱。

 

6个月后宝宝的胃肠道发育可以逐步接受其他固体食物,根据辅食添加原则逐步建立起跟成人更接近的饮食习惯。

同时6个月后仍然应该继续母乳喂养,并没有添加配方奶粉的必要。

当然,对于那些确实无法持续母乳喂养到宝宝满周岁的妈妈来说,就需要使用配方奶来替代母乳。

 

直接的回答是:错。

这里所说的母乳营养问题不单指母乳的营养价值,同时还应该考虑母乳中所含的抗感染因子和各种免疫因子的健康价值。

母乳中含有各类免疫活性因子,并不会随着宝宝长大而失去健康意义。

另外,泵出来储存着的母乳,解冻后也仍然是宝宝理想的食物。

解冻母乳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分层现象,这是正常的现象,摇匀后给宝宝饮用即可。

 

答案是:只要你和宝宝愿意,想喂多久就喂多久。

母乳喂养不仅仅为宝宝提供食物,同时还促进亲子依恋关系。

母乳喂养并没有一个设定期限,只是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在宝宝出生后的前6个月中,纯母乳就可以满足宝宝的所有营养需求。

随着宝宝的长大,辅食的逐渐介入,在12月龄前,母乳仍然宝宝的主要营养来源。

周岁后,宝宝会逐渐融入家庭饮食,母乳不再是主要营养来源,不过在宝宝和妈妈都愿意的前提下可以母乳喂养到两周岁或者更久。

妈妈会担心过长的母乳喂养时间会让宝宝更黏人,更依赖妈妈。

但研究结果证明,吃奶时间短的宝宝其实会更缺乏安全感,更不独立。

 

首先要区分“断奶”和“离乳”,平时理解的断奶往往是指非正常情况下(更多是妈妈主导式的)突然停止哺乳。

如果断奶发生在宝宝周岁前,那么为了保证生长发育所需,则需要配方奶粉来替代母乳。

而对于准妈妈经常听到的自然离乳,则是指宝宝主导下完成的从纯母乳,过渡到母乳为主辅食为辅,再到家庭饮食为主母乳为辅,直到最后宝宝脱离母乳。

因此,这期间是无需额外添加配方奶粉的。

另外,还要注意的一个附加问题是,爸爸妈妈应该从小鼓励宝宝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

当宝宝逐渐减少对母乳的依赖,那么应该鼓励宝宝及早建议良好的饮食习惯。

而不是依赖配方奶粉来作为营养来源,谁都不希望看到宝宝只抱着奶瓶不好好吃饭。

 

家人的支持对妈妈是否能够顺利母乳喂养至关重要。

准妈妈在孕期的时候尽量鼓励家人一起参与学习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让他们明白母乳喂养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而且它有助于宝宝和妈妈的健康。

其次,很多时候家人是因为心疼妈妈或者担心宝宝才会劝你放弃母乳喂养。

所以,遇到问题住准妈妈应该多多与家人沟通,让他们明白只要一起努力就可以解决母乳喂养中遇到的种种难题。

最后,让家人参与到母乳喂养中来,让他们有更多的参与感,比如:

给他们一个可以帮你做的事情的清单,可以是帮你做饭,带宝宝散步,给宝宝换尿布,跟宝宝做肌肤接触陪他洗澡等等。

让家人参与到育儿中来,不仅帮助妈妈分担一部分家务,还可以让哺乳妈妈有更多精力来专注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