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奶篇】这么做宝宝更容易断夜奶,妈妈更轻松 -MamaClub

无论是新手妈妈还是二胎妈妈,面对宝宝夜奶,只有无法言语的疲惫,但到了给宝宝断奶,又是各种于心不忍。
大部分妈妈在宝宝6个月左右就要重返工作岗位,这时也开始思考如何断夜奶,以保证白天有充足的精力。
其实,宝宝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营养来源不再仅靠母乳或配方奶粉,辅食还能提供额外的饱腹感,让宝宝夜间不易感到饥饿。
所以这个时候比较适合计划给宝宝断夜奶。
新生儿胃容量小,需要频繁喂奶,夜奶也是因此养成的习惯。但随着宝宝渐渐长大,胃容量增加,夜间不再需要额外喂奶。
更重要的是,喂夜奶对宝宝和妈妈都有着不能忽视的危害。
夜奶的危害
危害一:累坏妈妈,休息不足
宝宝养成夜奶习惯后,夜里频繁醒来,妈妈也需要喂奶。
无论是抱着喂还是侧卧喂,都难以获得整夜睡眠,长期下来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危害二:迷糊喂奶存在安全风险
夜间喂奶时,妈妈可能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操作。如果宝宝还没喝完奶,就有可能造成乳房挤压到宝宝的鼻子,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窒息。
危害三:过度喂养,易导致肥胖
夜奶容易让宝宝过量进食,长期下来可能导致宝宝体重偏高,不利于健康成长。
危害四:增加龋齿风险,影响口腔健康
乳牙萌出后仍吃夜奶,容易引发龋齿,同时增加肠胃负担,不利于宝宝身体与智力发育。
如何帮助宝宝顺利断夜奶?
1. 逐渐减少夜奶次数
增加白天奶量,减少夜间喂奶的次数,从3次到2次再到1次,循序渐进地戒掉。
可以先让宝宝哭1~2分钟再安抚,逐渐延长安抚时间,一般几天就会看到效果。
2. 睡前填饱小肚子
睡前最后一顿可适当增加一些辅食和母乳,让宝宝有一定饱腹感,减少夜间醒来。但不要让宝宝吃太多,以免增加肠胃负担。
3. 建立固定的“睡前仪式”
洗热水澡、换睡衣、讲故事或唱睡前歌曲,帮助宝宝放松并与睡眠建立联系。
经过一段时间后,宝宝会把这些活动与睡眠联系在一起,放松且舒适地入睡。
4. 到点就醒怎么办?
如果宝宝夜间仍“到点醒”,妈妈可以观察宝宝的醒来迹象,并轻轻拍拍或安抚,帮助宝宝顺利过渡到下一个睡眠周期。
5. 允许偶尔的反复
宝宝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长牙、生病或白天过度活动的情况,可能需要夜间安慰。这时候应尊重宝宝的合理需求。
断夜奶是妈妈和宝宝共同经历的过程,需要耐心和陪伴,育儿没有捷径,但温柔坚持会看到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