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亲子教育】聪明的父母都和孩子成为“战友”,而不是做“交易” -MamaClub
有位妈妈求助:
周未在家做家务,读2年级的女儿突然过来,热情的对她说:“妈妈,我来帮你拖地吧。”
妈妈心里一阵暖意,想着,女儿大概是长大了,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
然而,温暖的余热还没有褪去,刚拖完地的女儿,便朝她伸出手,一时间,她有些懵了,不知道女儿意指什么。
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女儿在找她拿“拖地”的“工钱”。
原来,为了鼓励孩子参与做家务,在他们家有一项“奖励制度”,类似于:洗一次碗,给孩子多少钱;拖一次地给孩子多少钱…
当然,在“制定规则”时,妈妈也比较有先见之明,告诉孩子,有了这些钱,平常就不再给零花钱了。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自己劳动,赚取零花钱。
只是没想到,天算不如人数。
孩子的“算盘”竟打得比父母精得多,无论干什么活,都必须先谈好“工钱”。
妈妈很苦恼,难道一直以来坚持的“奖励制度”是错的吗?
特别理解这位妈妈的矛盾状态,一方面,不希望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
另一方面,又希望通过一种比较积极和和谐的方式,达成亲子之间的共识。
只是没想到,弄巧成拙。
其实,这位妈妈的经历,并不是个例,在我们很多家庭中,都有类似的“奖励机制”,有的形成了“制度”,有的则属于“临时起意”。
就像我们常听到的:
你快点做完功课,就让你看20分钟动画片;
你乖乖吃饭,吃完让你玩10分钟手机;
再或者,期未考试考到98分以上,就带你去海洋博物馆…
很多时候,这种方法,能够很快让孩子达到父母的目标,实现了父母所谓“教育”的目的。
实际上,这不是“教育”,而是与孩子之间做“交易”。
多数“交易”,都带着控制与权利争夺
之前,网上流传过一篇题目为《爸爸妈妈说话要算数》的小学生作文,有这样几句内容,印象非常深刻:
有一次我数学考了100分,妈妈答应我去动物园玩,结果没有兑现。
还有一次期末考试,我语文考了95分,爸爸答应送我一辆自行车,结果也因他资金紧张而“流产”。
文章的最后,孩子用文字向父母“申诉”:“爸爸妈妈,你们总是教育我别说谎,可你们为什么总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呢?”
父母的“空头支票”,多少都藏着一些“我可以”、“不就是个孩子”的轻视。
而“你取得什么成绩,就给你什么奖励”,这种“交易式”教育,父母几乎都站在家庭权力的顶端。
从“交易”的公平性而言,父母子女之间,谈条件、做交易,无可厚非,各取所需。
但是,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来讲,父母与子女的“交易”,永远是一场“不平等条约”。
父母手里握着孩子难以得到,又十分渴望的“物质”,孩子别无他法,唯有拿出自己唯一的筹码,与父母做“交易”,来换取短暂的满足。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易,是父母展现自身权利的象征,也是孩子在向父母争夺自我权利的表现。
多数喜欢和孩子做“交易”的父母,心里都住一个“高高在上”的“控制欲”。
每次与孩子的交易,渗透着他们教育的无可奈何,又狰狞着自认为“高孩子一等”、“还收拾不了你这个小家伙”的亲子之间的较劲。
孩子不听话,便想方设让孩子听话。
父母养育子女,不是子女必须服从父母,更不是父母必须赢了孩子。
而是,孩子透过父母,能够看到他与人生、与世界联结的光明大道。
和孩子谈“交易”,是把“双刃剑”
在轻快铁上,有个大概5岁左右的孩子,一上车坐定后,就开始找妈妈要手机,看动画片。
开始时,妈妈表示拒绝,说安静的坐10分钟后再看。
孩子爽快的答应了,可是,不到3分钟,孩子就坐不住了。
接着,母子俩的“争夺”就开始了。
孩子一会儿要用手机看动画片,一会儿要拿ipad玩游戏,要不,就是要吃薯片要吃糖,要么,就是要跑厕所。
总之,妈妈希望孩子能够安静的坐到站,孩子却花样百出,让妈妈一再妥协。
孩子手里的筹码是“安静的坐着”,妈妈的底牌是“手机、ipad、薯片、糖果”。
每一次,妈妈希望孩子做什么,小家伙都会灵机一动,得意洋洋的跟妈妈“谈条件”,成交就干,不成交就闹。
在心理学中,有个理论叫“过度理由效应”,指的是:
人们为了使行为的外部理由得到解释,且维持认知的平衡,必须削减自己原有的内在理由。
具体到“交易式”教育,就是过度的交易,让孩子逐渐失去对事件本身的兴趣和热情,他们会情不自禁的把做这件事的动机定为“物质奖励”。
长此以往,在孩子心里便会种下“交易”的种子,等到父母手里没有值得孩子妥协的筹码时,孩子面临的是内驱力不足与父母能力下降的矛盾。
长期的“交易式”教育,就像有毒的“他律”,既没有激发出孩子行为的内驱力,又让孩子养成了依赖。
同时,随着父母年纪增大、能力下降,根本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自然而然,父母就成了孩子爱恨交织的对象。
交易式教育,就像一把“双刃剑”,刺伤了孩子和父母。
存在问题的孩子千篇一律,愿意与孩子一起“应战”的父母万里挑一
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成为父母后,许多人会走进一个误区:父母一定优于孩子,孩子必须听从父母。
实际上,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在不断的试错、叛逆过程中循环,当父母时间越长,越会发现,我们能够掌控的越少。
想要持续保持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有力有效的助攻,唯一的办法,就是成为孩子的“战友”,而不是“作交易”。
世上没有完美的孩子,更没有全能的父母。
孩子的成长,总是伴随着错大于对、过大于功,聪明的父母,会放平心态,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行为。
遇到对的事,引导孩子不骄不躁,争取更好;
遇到错的事,也会鼓励孩子,成长的路上,每次犯的错,都会迎来对的。
实际上,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孩子的成长,根本不存在什么绝对的对与错,很多时候,是父母操之过急,想出各种办法,在间接的拔苗助长。
就拿孩子的“敏感期”来讲,这是他们内在秩序成长的一个阶段。
“学习敏感期”正在唤醒孩子的学习欲望;
“秩序敏感期”是在激发孩子内外秩序的融合;
“金钱敏感期”是在培养孩子对金钱的理解和感知…
这些敏感期,具体到每个孩子身上,区别只在于,有些孩子来得早,有些孩子来得晚,也有的孩子悄悄而过。
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考验着父母的耐心和细心。
其实,但凡愿意遵循孩子成长规律的父母,教出来的孩子,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孩子的成长,于孩子,于父母,就像一次人生的长征,中间伴随着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战役。
父母拥有生活的经验和阅历,孩子拥有通透的心灵和冲劲,父母和孩子共同“御敌”,方能百战百胜。
成为妈妈后,经常在思考,该以什么样的水平和身份,出现在孩子的面前。
有人说,是朋友,有人说,是导师。
各种答案中,更倾向于“把孩子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尊重。
尊重孩子,是为人父母的本份,应该超出“父母爱孩子”的本能。
教育的核心,不应该是父母教,孩子学,而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