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亲子教育】孩子当众出丑,你的第一句话,很关键 -MamaClub
同事小丽,最近分享了一件童年往事。
她小时候很喜欢唱歌跳舞,是老师同学眼里公认的文娱小能手。
四年级那年,她被选上学校的合唱团,准备外出参加比赛。
她很兴奋,也很努力。
每天早早起床开嗓练声,下午一放学就躲进房间练习比赛曲目,常常连晚饭都忘了吃。
然而,正当她信心满满地迎接比赛到来时,却当众出了个糗。
在比赛前一天下午,老师检查个人独唱。
小丽唱到一半时,突然忘词跑调了。
她努力把调拉回来,想坚持唱完,但老师却粗暴地打断了她:“明天比赛,你不用上场了。”
“老师,可以让我再唱一遍吗?”小丽恳求道。
“不用唱了,你现在唱跑调,很可能明天上台也会跑调,影响整个合唱团的表现。”老师一副不容商量的口吻。
小丽失落地回到教室,当时其他同学正在上体育课,她一个人坐在座位上。
想到自己这么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不被认可,还被残忍“抛弃”;
想到自己接下来可能会遭到同学嘲笑与议论,成为一个“笑柄”…
突然,一股强大的悲伤与羞耻迎面扑来,瞬间将她拽进黑暗的谷底。
整个下午,她都努力将自己隐藏在角落里,充满忐忑与不安,生怕同学知晓她被合唱团淘汰的事情。
好不容易熬到放学,她飞一般跑回家里,躲进房间哭了起来。
晚上妈妈进房间喊她吃饭,看她整个人不对劲,询问原因。
小丽支支吾吾地讲了事情原委,并恳求妈妈替她保密,不要告诉任何人。
但妈妈却完全不把它当回事,大声嚷嚷出来:
“这有什么好丢脸的?不去更好,省得你一天到晚咿咿呀呀的,把学习都耽误了!”
后来在晚饭的时候,妈妈还专门将这件事当笑话一样抖露出来,让全家人见证小丽的糗事。
那一刻,小丽羞愧到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彻底从这个世界消失。
从那以后,小丽再也不唱歌了,并开始厌恶一切与音乐有关的东西。
大学时,一位男生当众向她表白,站在舞台上为她献唱了一首苏打绿的《小情歌》。
她其实心里一直很喜欢那位男生,也渴望跟双方建立联结。
但那一刻不知怎的,她突然冒出一股强烈的愤怒,感觉对方正在用音乐“羞辱”她。
随后,她一句话没说,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两人关系不了了之。
至今回忆起,小丽依旧深感懊悔。
这些年,她陆陆续续谈过几次恋爱,但却再也没出现过当初对那位男生心动的感觉。
这是一个充满遗憾的悲伤故事。
而透过它,也看到了:
一个小小的「出糗」经历,对一个孩子巨大的「伤害」。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为什么大人眼里微不足道的一件糗事,对会一个孩子造成如此大的伤害,甚至还形成了一个深刻的创伤记忆,持续影响着孩子接下来的命运走向?
针对这个现象,来透过心理学视角做进一步解释。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每个人的自我就像是一个能量球。
想象你是一个能量体——
作为能量体,你的任何一个动力,如欲望、需求和想表达的声音、情绪等,都像是章鱼伸出的一个能量触角。
这个能量触角,本来是灰色的、中性的。
如果能够被其它能量体接住,它就会变成白色能量——即:爱、热情与创造力等。
相反,如果被拒绝或被忽视了,它就会变成黑色能量——即:恨、攻击与毁灭欲等。
黑色能量和白色能量,还可以换成另一套语言:死亡力量和生命力量。
任何一个动力一旦升起,它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
如果在关系中被接住,就意味着它的存在就被证明了,也就得生了;
如果在关系中没被接住,就意味着它的存在被否定,甚至要被杀死了。
这时,这股能量的死亡焦虑就会被唤起,破坏欲望由此而生。
如果这份破坏欲继续向外表达,就会变成对外界的攻击;
但如果破坏欲向内转向攻击自己,就会构成「自我压制」。
而一份动力的发展水准,是和它主人的心理发展水准相匹配的。
比如:
一个6个月大的婴儿想喝奶——
一旦这份动力没有被及时满足,TA的死亡焦虑就会被唤起,产生一股想要摧毁乳房的冲动。
一个3岁的孩子想自己吃饭——
一旦这份动力受到大人的压制,TA的死亡焦虑就会被唤起,甚至还会摔碗发脾气表示抗议。
一个10岁儿童立志考年级第一名——
一旦这份动力遭遇挫折,比如考试失利等,TA的死亡焦虑也会被唤起,并由此产生自我怀疑。
如果这时TA不幸遭到周围人的嘲笑,则会产生巨大的羞耻感,认为自己非常糟糕,一无是处。
从而也就理解了,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出糗经历,会对小丽造成如此巨大的伤害。
因为在现实层面,这只是一件因唱歌跑调而被合唱团淘汰的小糗事;
但回归到心理层面,却是关于她个人意志和动力的「生死转化」。
她小时候热爱唱歌跳舞,当这份动力获得了老师同学认可,在关系中被接住以后,就变成了生命能量,促使她不断投入时间精力去练习,精益求精。
而当被合唱团老师粗暴拒绝,并被家人一通嘲笑以后,它就变成了死亡力量——
仿佛在那一刻,有些东西在她心里熄灭了,并唤起了她的死亡焦虑,破坏欲望由此而生。
一开始,这份破坏欲转向她自己,迫使她压制了自己的需求,并放弃了自己最钟爱的音乐;
后来,它变成了对外界的攻击,令她在羞耻之下,不自觉地伤害了一位男生,破坏了关系。
由此可见,对一个孩子而言——
出糗,从来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乎「生死」的大事。
这时问题来了,孩子出糗了,父母要怎么做,才能减少类似的伤害呢?
基于这些年的观察,我总结出很关键的2点:
1. 肯定孩子糗事背后的动力
诚如前文所言,孩子之所以出糗,是因为TA背后升起了一份需求或动力。
但由于自身力量不足,或采取的方式不恰当,导致TA暂时无法达成需求。
从而令TA产生深深的羞耻感和挫败感。
在这种情境之下,如果孩子糗事背后的动力依然能在关系中被接住,获得肯定和认可,情况就会好很多。
网友Q,分享了他的一个故事。
小时候家里穷,父母很少给他零花钱。
有一次他看到同桌买了一支非常酷的钢笔,心里很羡慕。
于是他偷偷从父亲口袋里拿走了5块钱,买了一支跟同桌一样的钢笔。
父亲知道后大发雷霆,将他拖到街上,大庭广众之下将他抽了一顿。
那一刻,Q感觉自己被钉在了“恶人”的耻辱柱上,这辈子都没办法抬起头做人了。
当天晚上,他悄悄收拾行李,准备离家出走。
这时,爷爷走了进来,坐在床边温和地看着他:
“我知道你很喜欢书法,这很好。我也知道你需要一支好钢笔,一直都想着送一支给你的,这下正好,你自己跑去买了。”
“爷爷,我……”
“来,我这里有5块钱,你拿去还给你爸爸,我们不能不经他同意就拿他的钱。那支钢笔就算是爷爷送给你的,我也希望我们家未来能出一个大书法家呢。”
爷爷的话,让Q确信了3点:
我喜欢练习书法,是一件好事;
我想要一支好钢笔,这个需求是合理的;
但偷爸爸的钱是不对的,这个我要改正。
从那以后,Q再也没有偷过家人的钱,并一直将对书法的爱好坚持了下去,练就了一手好字。
2. 共情孩子出糗后的羞耻感
肯定完孩子糗事背后的动力以后,我们同时也要理解出糗本身带给孩子的挫败感和羞耻感。
就像前文所言,一个弱小的孩子,当发出一个需求或动力却无法得到满足时,很容易感到挫败:
“我简直糟糕透了,什么都做不好,注定一无是处……”
同时由于孩子自我中心的认知倾向,当遭遇挫败出糗以后,TA会认为全世界都盯着TA看,都会因此嘲笑TA,看不起TA。
羞耻感由此产生。
在日剧《心理医生恭介》里,有一名12岁的来访者小泉。
她的爸爸,则是一名优秀的警察,常年在外忙碌。
成长过程中,每当遭遇挫折时,周围亲戚、学校老师,都会不断鼓励她:“你是警察的女儿,你一定要坚强。”
从而给小泉一种感觉:作为警察的孩子,自己有义务要让自己成熟起来。
为此,她不断给自己下达各种指令,强迫自己快速成长,做一个“完美的孩子”。
但压力一大,她就会特别焦虑,越焦虑,学习越不好,成绩不断下滑,令她感觉很丢脸。
后来实在承受不往压力,她开始考试作弊,篡改成绩单…
有一回,她被老师当场抓获,然后被全校通报批评。
晚上回到家,她感觉愧对父亲,糟糕透了。
她哭着向父亲坦诚:
“我很想变强大,但是我没有自信,我知道自己不够勇敢,不够坚强,也不够优秀,甚至有时还会撒谎,考试也会作弊……”
父亲耐心地听完,没有批评和指责,而是温和地回应道:
“没关系,这些混蛋事,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统统都干过,没少被爷爷惩罚,丢脸丢到家了。”
小泉:“你这样也能当警察啊?”
父亲:“哈哈,后来长大了就懂事了嘛。”
就这样,在父亲的共情之下,小泉逐渐放下了强迫自己变完美的执念。
焦虑缓解以后,她整个人开始变得松弛,并能专注于学习上,成绩慢慢有所提升。
到这里,回观文章开头的小丽。
如果当初她在被合唱团淘汰的时候,能够有一个声音告诉她:
你喜欢唱歌,是一件好事;
你渴望跟随合唱团一起演出,是合理的;
哪怕最杰出的歌手,也有唱歌跑调的时候,老师没有选择你,是他的事,并不代表你不够好……
结果会怎样呢?
小丽会不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继续坚持唱歌的梦想,走向更宽广的舞台呢?
在面对心仪男生用音乐表白时,小丽会不会跳出羞耻感的羁绊,基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感觉去坦然接受呢?
写在最后
小丽的故事,就像一面被放大的镜子,映射着当下许多人成长的影子。
想对这样的人说,也许,你也曾有过类似的出糗经历,并持续被它困扰着,感觉很丢脸。
你的愿望和需求没有被承接住,你受到的伤害也没有被看见过。
在此,想先跟你说一句:这不是你的错。
你的需求是合理的,你的愿望是真实的,别人没接住是他们的事情,但这不是你的错。
过去那个孱弱无助的你,一个人背负着这份沉重的羞耻与负担,真的很不容易;
现如今,我们已经长大,已经具备成人的力量。
可以尝试去联结、滋养内心深处那个孱弱无助的自己,为TA赋能——
尝试去疗愈这份羞耻感,看见事件背后的真实动力,再次点亮自己的生命能量。
嘿!别害怕,我和你一起在路上。
关注 MamaClub | ||||
Page | Group | Telegram | Goo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