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这3种父母,会害苦孩子一辈子 -MamaClub

世上没有不够好的孩子,只有不够好的父母。我们时常抱怨孩子们有多坏,殊不知,父母才是孩子“坏”习惯的始作俑者。

在《孩子是个哲学家》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在镜子里,我们能看到父母本身的问题,亲子父子之间的问题,甚至是整个家庭系统的问题。

养育孩子是父母的一场修行,其中的酸甜苦辣各有个人的体会。即使修行再苦,我们也不能成为这3种父母,否则孩子会害苦孩子一辈子。

 

对孩子有求必应的父母

前一段时间,小琳9岁的儿子浩浩离家出走了。离家原因让人哭笑不得,因为他想要手机,妈妈不同意,孩子当下就大发脾气,夺门而出。

在家里人苦苦寻找了十几个小时之后,他才优哉游哉的回家。这已经不是浩浩第一次离家出走了。

前一段时间,因为上课影响同学,回到家后小琳训斥了他一顿,他也是离家出走了5个小时。

9岁的孩子,已经懂事了,因为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就离家出走,是多么可怕的行为。而浩浩之所以会这样,和小琳的家庭模式有着很大的关系。

浩浩小的时候就很难管,不答应他的要求就哭,有时候为了买玩具还会在地上乱摔,小琳的老公和婆婆看见了,就会数落她,说她“为了几十块钱折腾孩子”。

说的次数多了,小琳也不管了,觉得由着他去算了,长大就懂事了,没想到现在9岁还这样。

父母妥协的次数多了,会让孩子形成错误判断:只要坚持哭下去,总能得到我想要的。

一旦孩子形成了这种思维方式,他们在乖巧懂事的道路上只会越来越远,日后更是变本加厉,成瘾后再也无法摆脱,这个恶习也会像一颗留存在孩子身体的毒瘤,恶化是必然结果。

如果你是个有求必应的父母,修正的最好办法就是,从现在开始立规矩,用行动告诉孩子你的原则。

你可以让孩子待在一个安静的角落,让他任意发泄,平静地陪着他,给孩子擦擦汗,但绝对不能妥协。

在《我妈妈是超人》节目中,胡可和小鱼儿逛超市,小鱼儿想吃口香糖,被胡可制止了。结果小鱼儿奔溃大哭,想引起妈妈的注意。

但是胡可却十分淡定地站在一旁,静静等着他哭,小鱼儿发现哭无济于事的时候,便慢慢止住了,最后乖乖付完钱才吃。

让孩子明白大人的原则和底线,反复几次之后,他们自然就会懂得:无理取闹,并不能达到目的。

 

强行控制孩子的人生的父母

央视的纪录片《零零后》中,记录了这样一位妈妈。

从孩子出生起,她就学习了大量科学育儿知识,为了让孩子拥有最好的入学条件,她把家搬到了幼儿园附近。

孩子长大后,慢慢显露出来对魔术的热情,但妈妈却熟视无睹,而是自作主张给孩子报了一个英语夏令营。

理由是,可以弥补孩子不爱交集的弱项。

本来以为付出了这么多心血,孩子未来的路会越走越顺畅,不料他却迷失了方向,变得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害怕和别人交流,面对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也不予回应。

12岁的孩子在镜头前说道:

“只有躲在被单后面,才会感到舒服。”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想法,因为担心孩子成长的轨迹出现偏差,便以“为你好”的理由左右他们的人生。

控制欲披上爱的伪装,感动了父母,却伤害了孩子。

伦敦大学一项调查认为,父母过强的控制欲会从亲子关系映射入其他亲密关系中,影响到孩子的夫妻关系、朋友关系…

童年所带来的影响,贯穿了孩子的一生。临床研究表明,父母的控制欲过强,会使孩子更容易形成自卑、懦弱、冷漠、消极等心理。

控制型的父母必须意识到,最好的爱,是还给孩子一个独立的人生。放下父母的权威,以平等的方式与他们沟通。

61岁的李玫瑾教授曾讲过自己的经历,她第一次发现女儿早恋时,也和其他父母一样心急如焚,担心孩子受到伤害。

但在冷静下来后,他选择了一种特别的沟通方式,那就是写信。

 “有人爱你,说明你可爱。”

“你的认知中,爱是什么?”

她选择和女儿讨论爱的意义,进一步了解女儿的想法,而女儿也愿意放下戒备,和妈妈交流自己的感情观。

所以,我们不妨试着放下自己的“绝对权威”,认真去思考,孩子的想法到底从何而来。

让孩子自由探索,见识到丰富的大千世界,才能建构安全感。让他们自己决定想走的道路,承担起这份责任。

 

要求孩子“时刻完美”的父母

前不久看了电影《银河补习班》,里面有一幕让人印象深刻。

在一所高中里,校长一直以高标准要求学校的每一个孩子,在他的办公室里,挂着每一个学校考出来的高分状元,但是满墙的照片中,有一个空位。

这个空位原本放的是他自己的儿子,曾经因为优异的成绩成为了火炬手,高三更是成为了学校的第一个省状元。

在孩子的心中,高分已经成为他的生命。 但是在大二的一场考试中,他考砸了。

孩子拿着试卷在父亲的窗口哭喊,想要解释,父亲却冷漠以待,因为他无法接受这个“不优秀”的孩子。

最终,孩子因为压力巨大,选择跳楼,被砸坏了脑袋,变成了傻子。罪魁祸首,除了那张考砸的卷子,还有父母的过度期待。

曾有一位重点中学的高中生说:

“我害怕看到父母期待的目光,我怕考不上重点大学,使他们失望”。

调查显示:超过80%的小学生存在考试焦虑,主要原因是担心自己考不好招致家长的打骂。

对大多数父母来说,“望子成龙”或许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欲望。但是,我们不要忽略了,这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

我们必须意识到,承认孩子的差异,接纳孩子的不完美,他才能改变;懂得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才是一个成年人成熟的标志。

有一对夫妇,夫妻两人都是高材生,而且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但是两人的儿子成绩却很“丢面子”,只能在班上排中等。

但是两人却没有很焦虑,他们认为,孩子真的已经尽力了,强迫他也没有意义,倒不如帮助他发展其他特长。

这世上,有一种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其实,还有另一种教养,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承认孩子的不足,无条件地接纳孩子,让孩子跟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不骄不躁、按部就班地成长,不知不觉中,孩子会进步,而你也会幸福。

 

父母对教育的态度,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高度,家长的认知高度,直接决定了孩子的认知,也几乎决定了他人生的下半场,影响了他人生的下半场。

人生道路上,有些事情做错了可以重来,孩子的教育却不能。孩子成长只有一次,错过就无法挽回。

如果你也是以上提到三种父母中的一种,希望你能看到自己的问题,然后慢慢修正。尽早发现问题所在,尽早改进,与孩子一起,走向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