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篇】一个幸福的家庭,都有这个特征 -MamaClub

心理学家荣格说:“孤独并不是因为身边无人。感到孤独的真正原因,是因为无法将自己最重要的感受和他人交流。”

换句话说,孤独不是身边无人,而是身边有人,却无话可说。

人们经常说:家是最温暖的港湾,然而就是在这有爱的港湾里,哪怕身边围绕着亲朋好友,孤独感也会在某一时刻突然到来。

这种孤独直接影响了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幸福感,缓解这种孤独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及时且耐心回应彼此”。

懂得回应是鲜少被人在意的细节。在家庭里,成员之间没有回应或回应得十分冷漠,也会演变成伤害感情的利器。

 

对老人的回应要耐心

与父母相处久了,很多人渐渐控制不好情绪,把长辈对自己的包容当成理所应当,相处时,要么光顾着玩手机;要么用“没时间” “在忙”打发他们;再不然就是言语中充满了不耐烦。

有网友曾经总结了一些最令父母伤心的回应:

好了好了,知道了!

说了你也不懂。

你们那一套早都过时了。

这些东西说了不要了,你堆在这里做什么啊!

年轻人充满着抱怨的态度,甚至给老人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落后、跟不上时代、瞎操心、老一辈等等,不知不觉中伤害了父母。

曾经看到一位老人家,因为舍不得扔掉手中的矿泉水瓶,而被女儿念叨:

“您真是吃饱了没事干。”

小时候,我们看父母脸色,现在长大了,父母也会看我们脸色了。

《论语·为政》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按照今天理解就是,与父母相处,一直保持良好的态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一位年轻人教爸妈使用健康码时,同一件事说了一遍又一遍,父母老是记不住,他失去耐心而变得激动。

当看到爸爸妈妈战战兢兢,捧着手机担心自己哪里做的不对时,他的愧疚又涌上心来。

忍不住怒怼父母,事后又感到自责,这是很多中年人的生活常态。

其实,最伤家人感情的是,就是这种情绪化的回应,哪怕晚辈并不是有心,却也能狠狠地刺痛了长辈的心。

随着父母渐渐老去,对儿女的依赖,已经远远大于儿女对他们的依赖。

他们有时候也像敏感又脆弱的“小孩”,渴望的始终是儿女积极、耐心的回应。

好好说话,也许就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对伴侣的回应要积极

一对年轻的夫妻正闹着要离婚,没有第三者、没有家暴,只是因为丈夫对妻子已经无话可说。

“今天晚饭吃什么?”妻子问。

“随便。”丈夫在沙发上玩手机,头也不抬。

“朋友怀孕了,真为她开心,我们要不去看看她?”

“你定吧。”

她和丈夫的对话常常就像这样戛然而止。

一天晚上,妻子辛辛苦苦照顾生病的小孩子,从房间出来一看,丈夫正坐在电脑前玩游戏。

她对丈夫大发脾气,抬头看对方却是一脸平静,那是她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这段没有回应的婚姻关系走到头了。

在一段感情里,最让人难受的,莫过于没有交流,没有回应,用消极的沉默对待出现的问题。

很多夫妻的感情都是在无回应中慢慢变淡的。

在电影《无问西东》中,许伯常对妻子刘淑芬的态度冷漠如冰,回应特别少,刘淑芬不堪忍受,对许伯常又打又骂,但丈夫依然无动于衷。

有人讲过这样一句话:

“外人只知道我怎么打你骂你,可他们不知道你怎么打的我,你不是用手打的我,你是用你的态度。”

真正伤人的,不是拳头,而是冷漠的态度。

想起有个朋友对我说:

“夫妻之间,能吵起来说明婚姻关系还有得救,有话不说、互不理睬、沉默,那才是感情真的快走到了尽头。”

吵架,虽然方式不对,但也可以算是一种沟通;如果有矛盾,两人沉默对之,把已有的问题拖着不去解决,怨念就会越积越深。

在亲密关系里,付出可以不求回报,但却一定需要回应。

回应至少能证明,对方把自己的感受当回事,如果没有这一步,感情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两个人长期的相处中,没有回应,没有理解和支持,多少的爱也会被消磨殆尽。

 

对孩子的回应要及时

每个孩子都渴望父母及时回应,但却经常被忽视。

有次出差,在车站遇到一对母子,孩子很兴奋,缠着妈妈问东问西,而妈妈带着耳机忙着和谁聊天,一开始还嗯嗯哦哦地答应着,等到一会就不耐烦了,跟赶苍蝇一样,让孩子坐在一边别瞎闹。

“妈妈,你怎么不理我!”

“忙呢,你自己玩你的,我在旁边看着你!”

“你陪我玩嘛!”

“我不是在这陪着你的嘛!”

很多家长常常陷入一个误区,总觉得把孩子带在身边就是在陪孩子、爱孩子。

事实是,孩子要的不是你无时不刻的陪伴,而是陪伴的时候,你能回应他,包括眼神上的、身体上的、言语上的,并且能对他的喜怒哀乐及时察觉,做出回应。

这种童年时期与父母的互动,对孩子的心理成长至关重要,它决定了孩子童年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每个孩子从出生起,就在用自己的哭声、表情和动作来寻求大人的注意,希望获得他们的回应,父母回应的越是及时、越平和,孩子的内心安全感就越强。

弗洛伊德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三岁的男孩在一个黑屋里喊道:

“阿姨,跟我说说话。这里太黑了,我害怕!”

阿姨冲他喊道:

“那有什么用?你又看不见我。”

“没关系。”那个男孩说,

“有人说话,房间里就亮了。”

回应,是黑暗里的光,无回应,即是绝境。

孩子比起怕黑,更怕的是爱的人不在身边,而及时的回应能够证实那个人一直在身边,他便能够感到安全。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在回应孩子这件事上常常用了错误的方式:

有的父母在忙碌或心情不佳的时候,对孩子的问题和需求不作回应或是冷漠地敷衍过去。

有的父母喜欢用“不理孩子”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孩子犯错了,就把他关在门外或一个小房间,任凭孩子怎么哭喊也不理。

还有一些父母对孩子的回应夹杂着诸多的否定和打击,让孩子自信全无的同时,也感受不到爱意。

当孩子需要肯定的时候、当孩子需要支持的时候、当孩子想要倾诉的时候,父母的忽视,对他来说都是一种打击。

及时、积极的回应,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爱和被看见,内心的幸福是富足的。

每一句话,都能得到重视,每一次的情绪,都能被接纳,孩子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进而产生自尊、自信、自爱。

 

人们对爱的追求,说到底,其实是对被理解、被看见的追求。

在家庭里,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渴望被家人看见。

当老人忙碌半天做了一桌子饭菜招待客人,儿女走上前温柔地说一句:“今天真是辛苦您了!”

当丈夫计划了家庭旅行,妻子一脸崇拜地夸奖:

“你做得攻略太全了!”

当孩子捧着刚画好的画跑过来,父母放下手中的事,蹲下来欣赏并鼓励孩子:

“我看到了,画得很美呢!”

我们一直提倡不要“人在心不在”的“假陪伴”。和孩子在一起,老人尽量不看电视,父母尽量不看手机,做孩子眼睛的“翻译器”。

与伴侣和父母在一起,手机可以暂搁一边置之不理,抽身再去查看一眼。

真正心中有亲人的人,跟亲人在一起的时候是不在乎手机响不响的,因为谁都没有至亲更重要。

不要小看这些简单的细节,它代表着你对对方的重视。

所谓的回应,就是我看见了你,看见了你的需求,看见了你的不容易。

多给家人及时、积极的回应,这个家才会越过越幸福。


关注 MamaClub
PageGroupTelegramMumsGoody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