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篇】宝宝一周进2次ICU,是妈妈吃胎盘导致的吗? -MamaClub

有位一位美国妇女,生完宝宝后吃掉了自己的胎盘,然后传染了一种致命细菌给宝宝。

宝宝被发现感染了一种叫做B族链球菌(GBS)的细菌,在接受了为期11天的抗生素治疗后,终于出院。

然而仅仅过了五天,宝宝因为重新感染上了这种病菌,又被送进了ICU病房。

研究人员后来发现,这种胎盘丸对感染宝宝的同种GBS呈现阳性反应。

疾病控制和防御中心的科学家们认为这个宝宝的感染有很大可能是来自他的妈妈,经检测发现妈妈体内细菌的含量很高,而这很可能是因为服用了胎盘素的缘故。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妈妈并不是直接将胎盘煮熟后吃掉,而是经专门加工胎盘的公司制成药丸后才服用的。

这位妈妈选择的胎盘加工公司并没有对胎盘药丸进行细菌检查,而对胎盘进行清洗、切片、脱水、加热等一系列加工最终也没能杀死这些细菌,终酿成惨祸。

对于上述新闻,有妇产科医院的新生儿医师提出了质疑。

妈妈感染GBS病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性菌尿、尿道感染、菌血症、绒毛膜羊膜炎和子宫内膜炎。

新生儿GBS感染主要造成肺炎、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

因此,GBS 感染对母婴健康危害极大。

通常,准妈妈怀孕35~37周时会在入院时作GBS相关检查,确定准妈妈是否为带菌者。

对于携带 GBS 细菌的准妈妈,她的宝宝出生后第一天和第二天均需要查血常规+C 反应蛋白(CRP)确定是否受到该细菌的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生后当天宝宝的血常规中的指标常会受到妈妈血象和分娩过程的影响,因此,第一次血常规+CRP 的检查时间通常是生后12小时以后。

上述新闻提到了宝宝出现症状后进行了GBS病菌相关检测,并没有提到宝宝在出生后12小时做相关 GBS检测的信息。

因此,该名妈妈本身可能就是这种病菌的携带者,并在分娩时感染了自己宝宝。

宝宝感染的GBS细菌传染途径有限,一般均是分娩时妈妈产道定值造成了新生儿GBS定值和感染;而在宝宝出生后,母乳喂养不会导致细菌的传播。

因此,宝宝的感染和妈妈吃胎盘素应该没有直接关系。

虽然这条新闻不算严谨,没能论证吃胎盘和感染这种可怕的病菌有直接关系,但胎盘确实不可以随便吃。

 

胎盘是人类从胚胎发育中形成的一个器官,其使命是为胎儿发育保驾护航到它降生。

就胎盘的组成成分而言,它跟其他内脏器官也是一样的,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等。

此外,还含有激素等各类与生长和免疫有关的活性物质。

 

首先,这些活性物质中一大部分是蛋白质大分子,想要保持原有生理效应,需具备天然的空间构型。

在胎盘经过烹饪、炮制、消化之后,它们不仅失去了空间构型,连分子都被切成了一个个小片段,也就不再具有本来的生理活性了。

也许有人会问,把胎盘中提取分离出“胎盘素”制成类注射液,不就可以避免这些活性蛋白的变性失活了吗?

只是,直接把大分子注射进血液,产生过敏或者其他输液反应的风险很高。

为了“无所谓有的好处”去冒“不可忽略的风险”,太不值得。

胎盘中还有一些小分子活性物质,比如雌激素和孕激素,不易降解,可以被直接吸收。

但是,随意补充性激素是相当危险的事情,比如雌激素过多会增加女性的乳腺癌风险,而男性则会增加前列腺癌的风险。

至于那些因为身体状况确实需要补充雌激素的女性,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剂量明确、质量可靠的雌激素产品。

因为,胎盘或者来自于胎盘的产品,雌激素的活性不清楚,其他杂质成分不明确,贸然服用,无异于拿自己当小白鼠。

 

为了证实它是否有传说中的功效,也有过一些科学研究。

查看1950年以来公开发表的关于食用胎盘对女性功效的研究,结论是“健康功效和风险需要进一步研究”。

这句学术结论,翻译成日常用语的话,就是:

食用胎盘是否有用?不清楚。

食用胎盘是否安全?也不清楚。

为了未知的“大补、美容、抗衰老”去冒未知的重大风险,可能真的不值得。


关注 MamaClub
PageGroupTelegramMumsGoody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