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不做“毒父母”,给孩子爱、尊重和独立,而不是恐惧和负罪感 -MamaClub

每对父母都希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足够优秀,为此父母们对孩子也没有丝毫放手,希望孩子能够跑得更快。

在这一过程中,有些父母自身的缺点往往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体现出来,不知不觉成为“毒父母”。

在大型儿童喜剧《家有儿女》中,刘星的好朋友林宁的父母便十分严格。林宁成绩不好,每次回家都会被爸爸用鞋底“打”,被爸妈提着耳朵狠狠教训。

有次林宁在考试中得了百分制的1分,生怕父母对自己又打又骂,吓得离家出走。林宁的父母在找孩子的过程中悲伤欲绝,发誓找到孩子后绝对不会对孩子那么凶。

但是当林宁回来后,父母仍又恢复原貌。

电视剧中,林宁的父母对孩子肯定是爱之深、责之切。刘星和林宁同样是调皮捣蛋成绩差的小男孩,但是在家庭对比中不难发现,林宁的父母更像是一对“毒父母”。

 

什么是“毒父母”?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里,美国资深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在总结过去18年接触的大量家庭咨询之后,提出了“毒父母”这个概念。

她明确定义了两种典型的父母:在一些家庭里,父母为孩子种下的是爱、尊重和独立;而在另一些家庭里,则是恐惧、责任和负罪感。后者则是“毒父母”。

没有人能够百分之百在父母的讲台上从不犯错误,所有的父母都难免偶尔有一些问题。

每对父母在养育孩子上都存在一些不足。有的父母脾气暴躁爱向孩子发脾气,有的父母甚至喜欢亲自动手教育一下,有的父母对孩子管教过于严格……这些都是可能存在的问题。

但是父母都是普通人,这决定了父母会在某些问题上暴露自己的不足,会给孩子带来消极影响。

但这些偶尔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不能原谅的大错误,只要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足够的信任和安全感,还是成功的父母。

但是“毒父母”会直接伤害孩子。

“毒父母”的消极行为,会一直笼罩孩子的成长,影响孩子今后的生活,同时也会给孩子造成不断的伤害,让孩子在情感上受到伤害却没有弥补,孩子情感上受的伤害会向周围蔓延。

前段时间有部热播电视剧——《都挺好》, 它讲述了一个家庭成员之间“全员互恨”的故事,其中的父亲苏大强便扮演者这样一个“毒父亲”的形象。

在母亲去世后,父亲开始了对儿女的索取,一旦有任何不妥,便给子女扣上“大不孝”的帽子。

我们以为这样“毒父母”的形象是文艺作品渲染的结果,实则不然。现实中仍有很多父母是“有毒”的。

 

拥有“毒父母”的孩子太不幸了

伤害型的父母是有毒的父母,而这样的父母的孩子是中毒的孩子。

随着孩子一点点长大,父母种下的这些“毒”种子也会长成无形的杂草,以悄无声息的方式进入孩子的生活。

这种恶性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影响孩子的性格,影响孩子未来的家庭生活,产生代际相传的伤害。

在“有毒”的家庭中,孩子会被卷入父母的不良行为模式、沟通模式和情感模式里。

在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玉的母亲一直怀有“女儿终究不是自己家的人,是替别人养的,付出太多不划算”的想法,无形之中在苏明玉的心底留下了巨大的伤害。

即使苏明玉在事业上是个女强人,生活独立有担当,但是她一旦需要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时,总是无法逃脱“毒父母”带来的伤疤。

即使孩子在成年后摆脱了“毒父母”的控制,他们所撒下的毒也会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人世界,是孩子心中未曾修复的伤疤。

孩子在克服“毒父母”带来的伤害向前奔跑的同时,还要在未来漫长的人生中去治愈父母留下的伤。所以说,拥有“毒父母”的孩子太不幸了。

 

不做“毒父母”,父母该如何修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因此,不做“毒父母”,是对父母的道德要求。父母应该如何修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父母要做好自己

父母帮助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检查自己是否合格的过程,父母要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以免将自己的问题伤及孩子。

人无完人,但是人有责任去成为更好的人。父母要在自己的人生阅历中,静下心来检查自己的性格品质、行为方式、处事习惯等方面 是否存在缺陷。

如果有,要及时坚定决心修正自己的错误,成为更好的人,从而成为更好的父母。

√父母要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爱

父母总会犯错误,也总会又缺点。有的父母脾气火爆、爱发火,有的父母爱喝酒醉醺醺,有的父母对自己严格、对孩子更严格。

所有的不足对父母来说,可能并不是容易全部改掉。

这时候就需要父母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爱,让孩子知道父母的爱是真诚的。也要学会在犯错误时,向孩子道歉。

让孩子了解父母的脾性,这样父母的缺点在孩子心中可能成为容易辨识的特点,而不是让孩子恐惧的源头。

孩子将会在了解父母的过程中,掌握和父母合理相处的方式。这样,父母虽然含有“毒性”,但并不会释放出来,孩子也不会中毒。

√父母要扩大孩子的世界,去家外呼吸新鲜空气。

不做“毒父母”,除了父母修正自己的行为外,更要减少父母、家庭对孩子的禁锢,降低家庭影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比例。

父母应当净化家庭环境,不让孩子“中毒”,也更应该让孩子到外面的世界去呼吸新鲜空气,将新鲜空气带回家,让家庭实现良性循环。

孩子将在外部世界学到更多的榜样,也会拥有不同的成长动力,这样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不会完全被禁锢在自己的家庭中。

孩子从家外吸收了足够的能量,将会对父母起到正向的力量,从而能够理解和跨过父母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