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刚出生就会哇哇大哭,随着一天天长大,宝宝的语言就会从“哇哇哇”逐渐发展到“啊、呜、一、哦*#¥%……&*”,再到“妈妈、爸爸”,开始丰富多彩的语言生活。
正常宝宝的语言发育是有规律的,来看下“语言发育时间表”:
啼哭,轻轻发声,咿呀发声,尖叫,发笑。
可以用不同的声音表达感受,可以对大人说的话做出回应,能发出“b,p,d,t”的辅音和“a,e,i,o,u”的元音,并能模仿大人发出连续的音节。
模仿说话,能和妈妈有意识地对话。
会叫“妈妈、爸爸”并能准确运用,爱模仿新的声音,能比较准确地模仿字、词发音,并能主动进行极简单的语言交流。
发音时可以变化声调,开始使用“这个”。当被提问“这是什么”时,能说出物体的名称;能用手势表达需要;能说出4~6个字的名字,能模仿短句。
一般宝宝在1岁或1岁半以前,语言能力就已经有了明显的发展。如果到了2岁或2岁后才开始说话,或到了3岁还只能说很少的几个简单的词,不能说句子,宝宝以后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差很多。
如果排除了生理原因,就要考虑宝宝的心理、爸爸妈妈的教育方式、环境是不是有问题:
1、如果爸爸妈妈少言寡语,宝宝就会缺乏学习语言的环境。
2、如果爸爸妈妈对宝宝的要求过高,宝宝发音一出错就要立即改正,总是不断催促,宝宝就会慢慢害怕说话,语言表达的欲望就会被抑制。
3、爸爸妈妈说话过快、过长、过于复杂,宝宝总是很难模仿,也会慢慢放弃。
4、爸爸妈妈对宝宝的照顾太“无微不至”,常常在宝宝发出需求前就已经满足或总替宝宝表达需要。长此以往,宝宝就会习惯不再表达需求,说话没了动机,自然也就说得少了。
5、爸爸妈妈包办宝宝的一切,不仅会使宝宝说话少,以后无论做什么事宝宝也都会习惯让爸爸妈妈做,性格也会变得脆弱、任性。
关注 MamaClub | ||||
Page | Group | Telegram | MumsGoo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