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家中老人都会对孙子辈的格外宠爱,这就是所谓的隔代亲。但是最近看到的一则新闻彻底颠覆了世人的认知。
5月14日,北京一个普通的居民楼里面,65岁的耿某因为一点琐事和媳妇发生口角矛盾。
当时三岁的孙女在客厅玩耍,耿某一怒之下抱起孩子就往窗外丢去。伴随着“砰”的一声闷响,妈妈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尖叫。汩汩鲜血从孩子瘦小的身下流出,当场不治身亡。
对一个家庭来说,婆媳间的争吵再正常不过了,谁能想到就因为一时的情绪失控造成这样的惨案。毁掉了两个原本幸福的家庭。
事情没有发生,你永远不知道情绪失控到底有多可怕?
一位在美国开中餐馆的华裔母亲,焦头烂额于每天的生意琐事,疏于管教女儿,女儿变得非常叛逆。
在一次教训女儿的过程中,妈妈失去了控制猛击女儿头部直至死亡,事后和丈夫一起将女儿藏尸于冰箱中,并报警谎称女儿走失。
后来被发现,判处22年的监禁。
这个才9岁的小男孩,不小心弄丢了妈妈的手机,独自一人在寒天雪地里面找了一下午没找着,回到家被气急败坏的妈妈捆绑,从傍晚六点,打到了深夜11点,打打停停,只给孩子喝几口水。
孩子生前对妈妈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妈妈,我不想看到你了”。第二天醒来发现孩子已经没有呼吸了。
因为孩子不肯上英语补习班,和妈妈发生了争执,这两天妈妈的心情也不好,一气之下,顺手拿起茶几上的手机充电线往孩子的脖子勒去。
到底是失控成什么样子,才能不顾孩子的激烈抵抗,化身魔鬼,活活把他勒死。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面,妈妈只要有一瞬间的回心转意孩子就不会死。
本以为这是个非常调皮的小男孩,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相反,在别人眼中,他是个非优秀的男生。上重点小学,钢琴弹得好,学习也好,本应有大好前程。
孩子断气之后,她无法面对这个事实,立即尝试割腕自杀,多活着一秒钟,她的痛苦就多一分,于是纵身一跃,以惨烈的方式为这次失控买单。
也许父母和杀人犯之间只隔着一次情绪失控。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悲剧?难道是奶奶不爱孩子?难道是父母不爱孩子?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到底是怎样扭曲的心理让他们无视孩子的痛苦与哀求,痛下杀手。
即使是面对一个陌生人,也会有恻隐之心,何况是与自己血脉相连、含辛茹苦带大的孩子。
当然这些例子比较极端,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有一些共同之处:孩子成为坏情绪的出口。
奶奶哭着说:
“都是她妈气我,一时昏了头。”
中餐馆的妈妈说:
“我支撑餐馆已经很累了,她都不体谅我,我做的一切还不是为了她。”
杀死9岁儿子的江苏妈妈说:
“老公常年不回家,不给一分钱,一个人又带孩子又养家特别不容易。”
是不是听起来特别耳熟,其实类似这些问题在每个家庭中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就在于以上家长让坏情绪占据了上风。
不仅没有控制,反而拿孩子当情绪的宣泄口。试问世界上的哪个孩子能完全不出错,不惹妈妈生气?
作为成年人,有时也会和妈妈发生口角,更别说什么都不懂的孩子。
或许,我们不会做出亲手杀死孩子这样惊世骇俗的举动,但妈妈们扪心自问自己注意控制坏情绪了吗?
相信很多人都会因为生活上、家庭中、事业上各种各样的不顺对孩子大口大叫。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哭什么哭,不是你我怎么会这么累。”
“烦死了。”
“一直没离婚、将就过日子,还不是为了你?”
被坏情绪占据的时候,就像变了一个人。孩子即使不小心打翻了一杯水也能大发雷霆。发火之后,看到孩子战战兢兢的样子又会后悔,急着去安慰。
有研究显示,经常放任情绪的人,往往会比平常人更暴躁。他们更容易形成一种暴怒-自责-暴怒的无限循环中。
孩子不懂事,会一遍遍原谅你,但留下的创伤绝不会那么容易消失,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变得胆小、自卑。
所以,为了孩子、为了身边的家人,为了爱你和你爱的人,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坏情绪,及时地沟通疏导。
父母亲人是孩子最先接触到的人,如果你都不能温柔地对待他,那他还能指望谁?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会深深影响着他。
父母的情绪稳定,孩子长大后,对人间的琐事会更宽容,更有幸福感。
这个世界本身不完美,但你可以给孩子搭建一个温暖的港湾。情绪平和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