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火车上,坐着一对父子,儿子大概有6、7岁的样子,爸爸在玩手机,儿子凑上前也想看看,爸爸连忙制止:“去书包里拿你的作业,去写作业。”
儿子不乐意:“凭什么你玩手机,却让我写作业?”
这位爸爸顿时就生气了:“让你写作业你还顶嘴,要造反了你。”
“父母教,须敬听”,在华人文化里,孩子对父母要讲究孝顺、顺从,而孩子不听话、顶嘴,则是一种对父母的忤逆。
网上有一项调查:你最讨厌孩子的什么行为?
结果有超过75%的父母选择了“顶嘴”。
我们不希望孩子跟自己对着干,其实是害怕失去对孩子的控制。
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必然会建立起自我意识,内心世界的丰富,让他们对一些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并希望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
而顶嘴就成了孩子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摆脱父母控制的一种方式。于是,那个曾经你眼中温顺可爱的孩子突然变得特别“叛逆”,你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
随口就是:“为什么?”、“我偏不。”、“凭什么?” 处处和你对着干,有时顶起嘴来,还头头是道,让你哑口无言,捶胸顿足…
顶嘴的孩子常常使父母倍感尴尬、失落、无助,乃至于尊严扫地,然而顶嘴的孩子真的一无是处吗?
德国儿童心理专家认为,能够同父母进行争辩的儿童,长大后会比较自信、有创造力和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心理学家也证实:“隔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
那么,这种与父母之间的争辩到底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哪些好处呢?
1、刺激孩子智力的发展
能促成孩子和父母争辩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他们语言能力的进步和参与意识的觉醒。
在争论时,孩子必须根据自己对环境的观察分析,选择并运用学到的语汇和恰当的表达方式,有条理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将大大刺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通过争辩,孩子可以学到辩论的逻辑技巧,这对孩子日后思维的发展是有利的。
2、有利于孩子养成独立的品质
心理学家认为,争执能帮助孩子变得自信和独立。在争辩中,孩子会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知道应该怎样表达才能实现自己的意志。
争执也表明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为争取自己的权益而努力。
如果父母想让自己的孩子果敢有主见,独立不盲从,就要学会鼓励孩子,让孩子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而顶嘴就是孩子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
3、有利于孩子情感的宣泄
有时候孩子顶嘴也只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想让父母关注到自己。
比如,你答应了孩子一件事,因为工作忙忘记了,孩子可能不会直接说,但是会在日常的生活中进行“抗议”,把顶嘴当做一个不满情绪的出口。
孩子在这种情况下顶嘴,父母要意识到其背后的原因,“注意他”就是父母满足孩子爱的需求的最好方式。
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尽可能耐心地去倾听他,真诚地和他交流。
面对孩子的顶嘴行为,父母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不要总以大人的权威压制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孩子把心里话说出来。
“我是你爸(妈),你就得听我的。” 现在依然还有很多父母持有这种观点。想要跟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首先就要摒弃这种“强权”思想,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交流。
孩子跟父母顶嘴,背后总有原因,父母要多问孩子几个为什么,当他敢于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你们才可能达成一致去解决问题,而孩子也会慢慢改变这种“顶嘴”的沟通方式。
2、教育孩子时不要唠叨,越唠叨,孩子可能越想跟你“理论”。
有人分析了孩子顶嘴的原因,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孩子犯了一些小错或闯了祸,不用你说他也会感到不好意思。
如果父母这时不顾及孩子的心理,没完没了地说一些教训的话,只会让孩子觉得丢脸。
为了保护自己的面子,表达对你唠叨的不满,孩子可能就会故意顶嘴或做出满不在乎的样子。
所以教育孩子时,尽量就事论事,不要盯着孩子的错误反复说或者把以往的事情也拿来说,这只会招致孩子的反感和反击。
3、如果孩子顶嘴时态度恶劣,气急败坏,父母要先提醒孩子注意“态度”。
如果孩子“顶嘴”时,态度恶劣,目中无人或者大哭大闹,任性撒泼,父母首先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自己的态度:“妈妈不喜欢你这样,你要说话就慢慢地好好地说,妈妈会听的。”
这能让孩子明白,他无需用极端的态度去为自己抗争,心平气和才是沟通的最好方式。
还有一些孩子不爱顶嘴,虽然心里有委屈、有怨言,但默默地一句话不说,只自己生闷气。
前段时间,一位网友在地铁上拍到一段视频,男孩因为被妈妈教训,气得站在一旁不理妈妈。
玩着手机的妈妈突然一巴掌拍在男孩的肩膀上,男孩一个站不稳坐到座椅上,他生气地看着妈妈,可是他自始至终一句话都没有说。
男孩看似很乖,没跟妈妈理论一句,但他是敢怒不敢言,父母如果长期不允许孩子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封闭自己。
有网友评论说:“好心疼这个小男孩,多希望他能痛痛快快地和妈妈争上几句”。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民主的家庭是能够接纳孩子的顶嘴行为的,智慧的父母更会通过孩子的顶嘴行为,了解他的心理需求,并教会他与人交往的技巧。
而一味地制止孩子顶嘴,是最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