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是连接母亲和胎宝宝的纽带,宝宝出生后脐带被剪断结扎,这意味着宝宝从此离开母体开启自己的生命之旅。
脐带刚被剪断时,残端通常有些发白、潮湿,随后可能变成棕色、灰色甚至是黑色。
大部分脐带残端通常在宝宝出生后2周内自然脱落。
局部的清洁、干燥的环境能加速脐带残端的脱落;而潮湿、闷热的环境可能导致脐带感染。
为避免宝宝的脐带受到感染,做好脐部的清洁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1、保持干燥
脐部的干燥能让脐带残端萎缩、脱落得更快。
因此,爸爸妈妈在替宝宝洗澡、换尿布时应特别注意:
• 不要让尿布的上缘遮住脐带残端,如果尿布过大或不合适,可以在尿布上肚脐对应的位置剪一个洞。
这样能使脐带残端暴露在空气中,同时也可避免脐部被排泄物污染。
• 给宝宝洗澡时,水面不要超过脐带残端。
爸爸妈妈可以用海棉擦浴,这样能更好地避免脐部被水溅湿。
• 不要使用爽身粉等来保持脐带残端干燥,因为脐带伤口未愈合时,爽身粉等刺激可引起脐部慢性炎症而形成肉芽肿。
2、清水清洁
健康的新生宝宝只需注意保持脐带清洁、干燥即可。
如果脐部有渗出或污浊时,可用清水每天清洁一次。
爸爸妈妈替宝宝进行脐部护理前,一定要先洗净双手,避免宝宝脐带残端被污染。
完成清洁护理后用清洁的棉签将脐部的水吸干。
3、清理工作不要停
宝宝脐带的残端通常会在2周内脱落,如果未如期脱落,仍需每天清理一次宝宝的脐部,直至脐带残端萎缩脱落。
1、脐疝
有些宝宝肚脐会鼓出一个软软的包块,这个叫脐疝。
脐疝在宝宝哭闹时更加明显,看起来非常吓人,但其实这对宝宝并没有什么影响。
它是由于宝宝肚皮的肌肉发育不够强壮所致,随着宝宝的成长,肌肉发育强健,大多数脐疝会在1岁半内自行消失。
如果等到2岁脐疝还不消失,就需要手术处理。
出现脐疝时,爸爸妈妈千万不要用胶布粘贴或拿硬币压住包块,这样做很可能会引起宝宝皮肤发炎、破溃甚至局部坏死。
如果不放心可咨询儿科医生,决定是否需要包扎固定。
虽然脐疝很少会被“卡住”,但出现以下情况时则需怀疑脐疝被卡住了,需带宝宝就医:
• 宝宝长时间哭闹、呕吐;
• 凸起的包块变硬且一碰肚脐宝宝就哭。
2、脐肠瘘或脐尿瘘
这是一种非常少见的情况。
由于脐部发育不完善,肚脐与肠子或者膀胱相通(脐肠瘘或脐尿瘘),爸爸妈妈可以观察到有气体、粪水或者清亮的尿液从脐部流出。
若发现宝宝有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3、脐部肉芽肿
有些宝宝脐带残端没能完全干掉,残端位置生出樱红色肿物,并且会有浅黄色的液体流出。
这个叫脐部肉芽肿,会经久不愈,需要就医处理。
4、感染
当宝宝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警惕感染:
• 宝宝发烧;
• 闻到脐部有恶臭味,一直有黄色液体渗出;
• 脐带根部皮肤发红、肿胀;
• 触碰脐带或周围皮肤时宝宝疼痛哭闹。
5、长时间未脱落
宝宝的脐带通常在出生后2周内会自然脱落,如果脐带超过8周未脱落需要及时就医,以排除脐息肉(或脐茸)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