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育儿方式和以前相比,现在的父母多会以鼓励、赞美的词语,总是蹲下身和孩子平视沟通,也尽量避免去打压、羞辱孩子,希望秉持爱的教育。
当孩子到了两三岁,有些父母渐渐会被孩子调皮好动影响,而不知觉的沿袭着上一辈的教育方式,并且他们也认同:
“要让孩子怕你,不然没法管”。
某个妈妈聊起教育经验,她说:“家里要有人说了算,要一个人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孩子才好管。”
红脸白脸,好像是很多家庭教育的标配。父母双方一个作势打孩子,一个赶紧去阻止、拉架,以此达到让孩子服从的目的。然而真相是,父母其实是一伙的,孩子被骗得团团转。
有人抨击这种教育方式,理由是:
唱红脸的赢得了孩子的爱和喜欢,但是失掉了威严;唱白脸的说话管用,但是孩子会觉得难以接近,亲子关系会变得疏远;
父母双方在教育中产生分歧,甚至当着孩子的面起争执,唱白脸的在建立规则,唱红脸的在拆台,孩子无以适从,缺乏安全感,甚至因此背负罪感,变成两面派。
父母双方一个人“严厉”,另一个人“慈爱”,会让孩子陷入混乱。父母性别不同、性格不同、有的连语言也不同,只要夫妻双方不当着孩子的面互相拆台,孩子总会找到自己的适应办法。
但不建议父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践行这种“传统教育”。二十年前,家长骗孩子、吼孩子、打孩子、用言语羞辱孩子、用“回收爱”的方式恐吓孩子,很普遍。
尽管现实的情况似乎总是在证明,“唱白脸”是奏效,但是在棍棒教育下,会让孩子的童年并不快乐,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孩子整个青少年时代都缺乏自信。
但是父母对于爱的教育也会面临一个问题:
有一部作品叫做《冰风暴》,故事背景是说1970年代社会变革期美国一个中产家庭的故事。导演在自传《十年一觉电影梦》中谈起这部电影的创作过程,也分享了他对为人父母的感悟:
“《冰风暴》里的父母和孩子一样,一起面对这个开放的新世界,他也是一样的慌乱,有时他扮演一个严厉的父亲,多半时间他是一个滥好人,至于如何当个称职老爸,他和我都不知道。”
“譬如把家里规矩搞乱的就是本这个心软的老爸。女儿不守规矩,还戴着尼克松面具,他先是严词骂一顿。
接下来又觉得对不起小孩,滥好一下,回家路上又跟女儿说好话,搞得小孩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是管是哄,要坚持一样到底,像本的举棋不定,力量完全抵消。小孩需要榜样、角色典范,父母要以身作则,坚持规矩,孩子才能规矩。”
在电影里这个爸爸的身上,都能看到很多现在的父母的影子。
父母的身上可能有着80%“新时代”的自觉,还有20%不可避免地受到自身成长和脾性的局限。(尤其是,吼孩子有时候真的见效快,反复使用会上瘾。)但凡“演”,从一而终都很难。
《论教育学》中,有过相关的论述:
“人类很多弱点的产生,不是因为人们没有教给他什么,而是因为给了他虚假的印象。”
“呵斥只会让他们变得畏首畏尾。他们会在别人的目光下不知所措,并且尽量躲避。
这就会使孩子产生拘谨和一种有害的隐瞒,使他在本来能够请求的地方也不敢要求,不是坦率地说出应该说的东西而是隐瞒自己的想法,总是表现得跟实际所是的不一样。”
还有一点很关键:一个人唱红脸,一个人唱白脸,或者自己一会儿唱红脸,一会儿唱白脸的教育方式,说白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能“利用惧怕掌控孩子”。
拒绝了解孩子,以自以为是的方式逼迫孩子,其实就是忽略孩子的个人意志,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面子”。
有一篇文章《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揭示了为人父母这种“利己”式的管教:
他们的误点,便在长者本位与利己思想,权利思想很重,义务思想和责任心却很轻。以为父子关系,只须“父兮生我”一件事,幼者的全部,便应为长者所有。
尤其堕落的,是因此责望报偿,以为幼者的全部,理该做长者的牺牲,殊不知自然界的安排,却件件与这要求反对,我从古以来,逆天行事,于是人的能力,十分萎缩,社会的进步,也就跟着停顿。
例如一个村妇哺乳宝宝的时候,决不想到自己正在施恩;一个农夫娶妻的时候,也决不以为将要放债。只是有了子女,即天然相爱,愿他生存;更进一步的,便还要愿他比自己更好,就是进化。
以“凶”、“用情绪震慑”的方式教育孩子,其实是最不需要花心思的。
因为不需要观察孩子成长中的细微变化,不需要做功课理解孩子每个年龄段的特点,也不用思考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内化”自控能力和同理心。而且,孩子实际上不太能通过体罚吸取教训。
任何曾受到严厉惩罚的人都有这种体会:
体罚后只会沉迷于自我辩护和复仇的幻想而非考虑如何控制自己。
孩子不会因为挨打去改变或避免错误行为,而是会想方设法逃避更多惩罚,他们的行为甚至会越来越恶劣,甚至会开始说谎话。——这种结果与家长的预期显然不同。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是以下两点——前半部分是早期教育的方法,后半部分阐述了早期教育的本质。
孩子两三岁以后,有了基本的语言听说能力。这时候要怎么说孩子才会听,建议父母可以这样做的:
- 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 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不代表认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如果告诉孩子,你要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更好。
-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 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其实让孩子嘴上承认错误其实很容易,服从父母管教也很容易,但是尊重他的感受、引导孩子思考和接受规矩,则需要技巧。
教育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要一个“应声虫”的小孩,而是希望孩子辨是非,能自律地去做对的事,有内在动力去寻求自我实现。
这可能就是教育孩子时父母面对的最大的难题——既要强制孩子服从规矩(比如坐安全座椅、限时看电视、完成学习任务等),还要让孩子保有充分的自尊和自信,懂得运用自由。
如果说前者能靠“正面管教”,那么后者呢,如何做到?
很多成年人尚且无法通过自控来达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更上进的事业目标,父母又如何让小孩子有自律?如何让他们有充足的动力和“良心”来控制自己?
控制冲动的秘诀是意识到相反的冲动并从中受到激励。
对于成年人来说,自律可能意味着:
“无法停止刷手机,但我想睡个好觉,这样我就能在明天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自律可能意味着:
“我真的很想在我妹妹碰我玩具的时候打她的头,但妈妈会很生气。”
有效的管教方式,是将孩子的关注点从担忧妈妈生气转变为与妹妹之间的关系:
“我现在真的很生我妹妹气,但我知道在她不讨人厌的时候,我真的爱她,我不是真的想伤害她。”
只有父母帮助孩子意识到这一点、强化这样的思维方式(强化对他人的同理心或其他优良的品质),他们才能做到这样,在生活带来烦恼时自然而然地选择这种做法。
让孩子体验到一种“同情胜过愤怒”的感情
如果孩子陷在与最初的不良行为有关的情绪里(“她总是动我的东西!”),或是受到父母的责备(“你是怎么当哥哥的?”),父母都很难帮助孩子们提高洞察力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相反,父母此刻做该做的,就是克制住向孩子发火和吓唬孩子的冲动,给他一个冷静和反思的机会。
一旦孩子冷静下来,父母就可以鼓励他们,帮助他们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他们就能控制住冲动了。
真相就是:小孩子们之所以“听话”、行为得当、进行自我管理,不是因为他/她能渴望“成功”,而是因为在意大人的肯定。
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孩子在努力取悦父母。父母和孩子间的关系决定了孩子的不良行为能否得到遏制。
早期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良好的亲子关系。而良好的亲子关系,能持续不断地给予孩子正向的心理暗示。
等孩子长大一些,他们最终会从好的行为中获得回报——良好的成绩、自尊、同龄人的认可。
而且这种回报开始自然产生,并且成为孩子自我形象的一部分,在以后的人生里,他们会自动采取行动来保持自我形象,形成自我认知。
帮助孩子实现更好的自己,这就是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