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护理】孕期牙齿痛,医生说不注意后果很严重 -MamaClub

怀个孕,各种检查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这胎心、血压、B超检查确实挺重要的,可牙齿和怀孕有什么关系?

其实,牙齿不仅和怀孕有关系,而且还有很大的关系~

 


 

【理由一:孕前无关紧要,孕期却慢慢变坏】

怀孕的时候,准妈妈的免疫力会降低,细菌容易侵入口腔感染牙齿。

而且这时准妈妈的雌孕激素升高,局部血管扩张比较敏感,也会增加感染的几率。

若孕前的口腔隐患没有及时治疗,怀孕一段时间后,很有可能发展成智齿冠周炎。

智齿冠周炎是指智齿牙冠周围的软组织炎症。

由于智齿没长好或生长受到阻碍,口腔中的软组织和牙齿之间就会有空隙,食物残渣、唾液和细菌就容易积攒在空隙里。

在温度、湿度合适时,细菌很快就会繁殖,引起冠周炎症。


假如孕前,准妈妈长了个小虫牙,在孕期就可能发展成牙髓炎;进一步发展会影响咬合和进食的牙槽脓肿,甚至发展为化脓、发热、想想真是可怕呢~

小虫牙(轻度疼痛):在浅龋时患者无疼痛症状,或伴有轻微疼痛;

牙髓炎(中度疼痛):自发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呈间歇性发作;

牙槽脓肿(重度疼痛):剧烈的持续疼痛,常无法进食睡眠 ,严重时导致面部变形。

【理由二:孕前爱答不理,孕期想治就难了】

怀孕前三个月(孕1~3月)、生产前三个月(孕8~10月)均不能做拔牙手术,因为拔牙属创伤性牙齿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疼痛等刺激。

所以孕期如果出现牙齿疾病,为了不影响胎宝宝,医生一般只能采取相对简单的保守治疗。

所以,孕前就把所有牙齿毛病治得妥妥的那是再好不过的。

一般而言,怀孕前半年,有计划生宝宝的女性就要对牙齿做一次全面的检查,排除可能在孕期内出现的牙齿疾病。

如果孕前妈妈的牙齿很健康,则只需检查是否会长龋齿。

如果怀孕前就常常感到牙齿不舒服,检查的项目就比较多,要进行牙周病、龋齿、冠周炎、残根、残冠等全面的牙齿病变检查,然后再根据检查结果针对治疗。

如果只是因为口腔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牙痛一般能很快治愈,如果是牙周病患者,则需消除牙龈牙周炎症,要是很严重的牙齿疾病,就需要做牙髓及根管治疗了。

 

1. 保持口腔清洁

早晨起床后、晚上入睡前,都应使用软毛牙刷仔细刷牙。

2. 饮食结构合理化

注重饮食平衡,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热量及蛋白质的前提下,准妈妈还要多吃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蔬菜瓜果,这样可以起到牙齿清洁作用。

3. 勤用碱性漱口水

用餐后,口腔中的酸性唾液分泌会增加,易损害牙釉质并滋生细菌,准妈妈饭后用碱性漱口水可以很好改善口腔环境。

4. 慎用抗生素类药物

孕期出现口腔疾病,准妈妈可不要自行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这样可能对胎宝宝造成很大危害。

如果必须要使用,一定要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按照合理的剂量服用。

5. 定期检查口腔

怀孕时口腔出现疾病的概率比较大,建议准妈妈们尽量每月做一次口腔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6. 出现问题及时治疗

牙齿出现轻微小问题也不要忽视,因为小问题不重视可能就变成了大毛病,所以准妈妈要注意及时治疗。

比如牙齿需要修补,就应在妊娠早期进行。

7. 常做健齿运动

准妈妈闲下来可以做做叩齿运动:轻轻合上双唇,上下牙齿不停地相互叩击即可。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牙齿的坚固性,也会增加溶菌酶的分泌量,起到杀菌、洁齿的作用。

 

1. 忌坐月子不刷牙

“月子里不能刷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说法,这种说法让很多正在坐月子的妈妈不敢刷,或者实在难受忍不住了才刷一两次,结果牙齿成了细菌滋生的温床。

等月子做完,一口健康的好牙也全毁了。

2. 忌用凉水使蛮力刷牙

产后3天内最好采用指刷法:

刚生完宝宝的妈妈通常会很累很疲乏,不能下床,这时妈妈可用盐水、温水来漱口。

等到妈妈体力恢复,可以下床活动后,就要恢复刷牙习惯了。

刷牙时要选择软软的牙刷保护牙龈,也不能用凉水,而要用温的水来刷牙。

3. 忌多吃刺激性食物

产后妈妈的体质较弱,抵抗力差,胃肠消化能力也比较弱,因此要格外注意饮食。

生冷坚硬的、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都要尽量避免。如果妈妈非常想吃某种东西,不妨煮熟煮烂后再食用。

4. 忌懒惰忘记刷牙

起床和入睡前的两次刷牙是必不可少的。

但因为产后妈妈吃东西的次数会增多,可能一天进食5~6次以上,所以只靠早晚刷两次来护牙是远远不够的。

每次餐后,妈妈们还要养成及时漱口的好习惯,漱口最好选用产后专用漱口水。

总而言之呢,分娩过后,妈妈要对待牙齿。一个字:刷;两个字:会刷;三个字:温柔刷;四个字:早刷晚刷。

无论是在孕前、孕中还是产后,(准)妈妈们都应该把牙齿的健康问题重视起来。

拥有一嘴好牙,妈妈们可以更舒心地度过这段时光。


关注 MamaClub
PageGroupTelegramMumsGoodyInstagram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