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排尿系统未发育完全,比如有些新生儿只大便不小便。
这时候,妈妈别慌,因为小便异常是大多数新生儿都会遇到的事情。
宝宝自主排尿功能是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才逐步完善起来的。
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妈妈会发现每次抱着宝宝玩或任何不经意的时候,宝宝忽然就排尿了。
这是因为此时宝宝的排尿纯属反射性排尿,只有在膀胱充满后才能引起反射性排尿。
待宝宝到5~6个月大时,条件反射才逐渐形成,例如睡醒时会通过哭闹来表示需要排尿。
到1周岁时,妈妈就可以开始训练宝宝对排尿进行控制,大约要到2周岁后,宝宝才真正能控制尿意和进行自主排尿。
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会排尿,但也有宝宝会延迟到出生后36小时左右才排尿。
总体说来,出生头3天的宝宝,尿量都很少,有时与胎便一起混在尿布上,的确容易被妈妈忽略,所以这里就为妈妈们总结好了宝宝各个时期的排尿量与次数:
但是因年龄、液体摄入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宝宝的排尿次数差异很大,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统一标准,所以妈妈们对照着以上表格,大致比照一下妳家宝宝的排尿情况吧。
如果宝宝长时间每日排尿量、次数过少或过多,爸爸妈妈要考虑宝宝是否是泌尿系统出现问题,及时就医。
除了小便的次数之外,颜色与气味也是衡量宝宝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宝宝新鲜排出的小便是没有特殊气味的,但是暴露在空气中一会儿后,尿素分解就会释放出氨气,此时就会产生轻微臭味了。
如果宝宝的小便突然有明显异味,可能是因为液体摄入量少、排汗量少等,此时妈妈可以让宝宝适当增加饮奶或饮水量,之后再进行观察。
如果还是没有明显改善,就要及时就医检查,排除某些疾病的前期表现。
对于小便的颜色来说,正常情况下,宝宝的尿液是无色透明或呈浅黄色,不过如果宝宝饮奶量较多、排汗较少,尿液的颜色会相对较浅,反之则颜色较深一些。
1、正常尿液
宝宝正常的尿液颜色是无色透明或浅黄色的,在空气中存放一会后,会有沉淀物析出。
2、黄色尿液
排除服用B族维生素的情况,主要考虑液体摄入不足,常见于大热天。
如果补充足量液体后无明显改善,应及时就医,排除肾脏疾病等。
3、浓茶色尿液
常见于严重的新生儿黄疸、血红蛋白尿。
4、乳白色尿液(米汤样)
宝宝液体摄入量不足时,尿液浓缩,尿液中的磷酸盐、尿酸盐结晶,会使小便呈现乳白色,多见于比较冷的天气,只要适当保暖和增加液体的摄入量即可。
此外,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大量进食苹果、柿子等含磷酸盐、碳酸盐较多的食物时,也会出现乳白色尿液。
5、粉色尿液
宝宝液体摄入量不足时,尿液浓缩,尿液中的草酸盐结晶,会使小便呈现粉红色,多见于炎热的天气,适当控制环境温度和增加液体摄入量即可。
如果同时伴有发烧、排尿哭、排尿次数增加、胃口差、精神差等症状,及时就医,排除泌尿系统感染。
6、红色尿液(血尿)
血尿在儿童时期常见。
一些药物会引起血尿,很多泌尿系统疾病如感染、结石等也会表现为血尿,发现血尿应立即就医。
无论宝宝小便次数还是颜色、气味异常时,妈妈不要惊慌失措,先找可能的原因,比如饮食、作息等原因,一一排除之后再请医生检查诊断,及时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