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走路篇】宝宝学走路时的4个常见问题,尤其最后一个,很多爸妈都不知道 -MamaClub

当宝宝用胖乎乎的小腿,迈着晃悠悠的步伐奔向自己时,哪个当父母的不是瞬间眼眶里满是泪花?

感动归感动,宝宝的走路姿势还是要留意的!

宝宝有些走路姿势看似可爱,但却可能是病理性的表现,爸爸妈妈要注意!

毕竟,宝宝会走只是第一步,走对了,才能走得更远!

 

对于刚开始学走路的宝宝来说,因为足跟肌腱发育不完全,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还不够好,踮着脚走路是正常的。

但这种情况,会随着宝宝走路越来越熟练而消失。

如果宝宝熟练走路后,还是有踮脚走路的情况,就要警惕可能是肌张力增高的表现,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检查。

 

走路内八字的宝宝,看起来萌萌哒。但“萌”的背后,却可能潜藏着一定的风险。

对于学步期的孩子来说,走路内八字是正常的,因为他们的腿部和踝关节力量不足,下肢支撑力不够强。

但如果熟练走路后还是有内八字的情况,就需要请外科医生检查矫正走路姿势了。

另外,如果孩子7岁后,内八字的情况依然存在,要警惕是否是严重疾病引起的,如佝偻病。

 

O型腿(膝关节内翻)的宝宝走路时双腿叉开,两腿间形状像个括号。

因为妈妈的子宫空间狭小,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都蜷着腿,出生后,腿型呈现O型很正常,随着宝宝逐渐长大,一般在2岁左右就会变直。

但如果2岁之后还是O型腿,且越来越严重,就要怀疑“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疾病的可能。

一般来说,宝宝的腿型在7岁前会经历以下阶段,这都是正常的:

• 1岁半以前的婴儿期:宝宝腿部呈椭圆状,形状类似“O型腿”;

• 1岁半:腿型逐渐外旋而变直,变成直腿;

• 3~6岁:部分宝宝开始出现膝外翻,看上去像“X型腿”,但也有宝宝没有这个阶段;

• 7~8岁:腿型基本变直,与成人无异。

 

“孩子是在摸爬滚打中学会走路的”,这话一点没错。

学步期的孩子肌肉力量不够,走路跌跌撞撞很正常。

随着宝宝逐渐长大,肌肉力量逐渐变强,走路就不会跌倒了。

但如果宝宝除了走路总是跌倒之外,还有走路动作不协调、随年龄增长无任何好转迹象的情况,就要警惕是否有先天性肌肉方面的疾病了。

 

在宝宝走路这个问题上,经常会冒出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问题。

这时就需要父母细心呵护宝宝,及时发现异常!

育儿从不是一件易事,愿各位父母能够在育儿路上,共同呵护宝宝健康成长!


关注 MamaClub
PageGroupTelegramMumsGoody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