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父母最伤孩子自尊心的行为,它排第一 -MamaClub

每个孩子从“自我意识”形成开始,便慢慢懂得什么叫“自尊心”,在成长过程中,无比期待成人的理解和尊重。

父母都希望孩子给自己赚面子,却总是忽略了孩子的面子,他们常常认为孩子不懂事、不记事、忘性大,批评孩子就肆无忌惮起来。

身边有位朋友,经常当着很多人的面训斥孩子,一会说孩子不懂事,一会说孩子成绩不行,孩子听完,低着头,半天不说一句话。

身边的人都劝他:别总这样说孩子,孩子也要面子。

朋友却不当回事:“小孩子懂什么面子!”

其实,别看孩子小,自尊心却很强,而且孩子的心比成人更脆弱,更不设防,父母有意无意的言行,都有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很多孩子强烈的自卑感最先都是从父母那里感受到的,他们从父母的评价中,看到的全是放大缺点、满是瑕疵的自我形象。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的潜在力量。”

孩子颜面扫地的时候,都是噩梦般的时刻。

父母刻薄的语言,旁人异样的眼光,都是毁掉孩子自尊的利器。

 

孩子的自尊有底线

每个孩子的自尊心都有一道防线,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尽量避免以下一些行为,以免触碰孩子自尊心的底线。

【第一,不分场合的批评】

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就是孩子,可以随便教育,反正他也不记仇。

曾经看过一则新闻,有个小女孩上课不认真,经常做小动作,老师便向孩子父亲反映情况。

沟通时,老师说:

“你养十年了,你管不了这孩子,这孩子在我这待三个月,我也管不了。”

结果,这位父亲晚上狠狠地打了女儿,并拍下视频发到班级群,向老师证明自己是管了孩子。

可以想象,这个女孩回到学校,会遭遇什么样的目光。

这位父亲让女儿这般难堪,不是为了教育她,而是借此出气,推脱责任。

不是只有大人才知道要脸面,孩子也一样。

人前训子,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做错的事情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大家的同情、鄙夷或者责怪,内心深处是无比的悲伤和羞耻。

这种羞耻并不会让孩子记住教训,孩子记住的是外界的目光,只想着逃离,要么是到自卑极致,要么是破罐子破摔,越来越叛逆。

【第二,随意翻看、揭穿孩子的秘密】

有个五年级的男孩喜欢写日记,怕被父母看见,特意锁在柜子里,没想到还是被父母打开了。

那天放学回家,正好听见妈妈跟婶婶聊天,聊天的内容正是日记里的内容。

男孩感觉自己所有的秘密都被摊开在大庭广众之下,气得他眼睛都红了:

“你凭什么看我的日记!”

妈妈不当回事:

“你是我生的,我还不能看?”

这件事情过去了很多年,父母早就不记得了,而他只要一想起,那种无地自容的感觉马上就回来了。

几乎所有的孩子在隐私被侵犯时,都会产生羞耻感和恼怒,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非常敏感,会对父母会产生更加强烈的抵触心理。

秘密是孩子的心理防线,珍藏孩子的秘密,孩子才能获得自尊。

有心理学老师认为:

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对隐私权的重视,超过他一生中的任何一个时期,包括成年期,如果你觉得隐私对自己很重要,那么它对孩子的重要性并不少于父母。

有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越是尊重、信任,孩子越会乐于向父母敞开心扉,吐露秘密。

如果你总是不留情面地揭穿孩子的秘密,不仅伤害了孩子脆弱的心灵,也失去了孩子对你的信任。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家长需要的是和孩子一起守护,这将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第三,翻旧账,反复提及孩子的过失】

一位网友曾经发帖求助:妈妈总爱翻旧账,我该怎么办?

她小时候曾从家里偷过一块钱去买糖,后来被母亲发现了。

被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后,她也认了错,并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偷钱了。

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谁知家里东西只要不见,妈妈就会拿这件事来骂她、羞辱她。

每个孩子都会做错事,都有不想被人提起的旧事:在学校闹出的笑话、某次表演出了洋相、小时候在家尿过床…

当这些“丑事”被翻出来,就像伤疤被揭开一般,让孩子觉得只要犯了错误,就永远无法摆脱,那种羞耻感对孩子的自尊心来说,是一种反复的折磨。

时间久了,有的孩子还会选择自我放弃,放弃了自尊,变得麻木起来。

【第四,“踩一捧一”式的比较】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用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和自己家的孩子进行比较,本意不是为了伤害孩子,而是以此来激励孩子,但最终的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曾经看见一位妈妈批评自家孩子:

“人家孩子比你还小,拿了那么多第一,你看看你!有没有那么一次让你妈我脸上有光过?”

男孩听完气呼呼地说:

“那你给人家孩子当妈妈去啊!”

在养育的过程中,父母对于孩子常常缺少欣赏的眼光,反而对于别人家的孩子总是赞不绝口,自家的孩子永远不如别人家的来得满意。

最后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毁掉了孩子的自信。

当家长用打骂和恶意的批评将孩子的自尊打击到消失殆尽,又希望他们好学上进,这本身就是“南辕北辙”的笑话。

“踩一捧一”的比较让孩子妄自菲薄,他们内心深处,时常涌起对自我价值的怀疑,让他难以自信地昂起头,往前走。

【第五,总是以谦虚之名否定孩子】

我们的文化里强调谦虚,很多父母自己不善于肯定孩子,也喜欢否定别人对孩子的称赞。

每当有人夸奖自己孩子的时候,父母会谦虚地说:“哪里哪里”“没有没有”,接着就会指出孩子的缺点:“调皮着呢!”“难管得很”“特别胆小”…

大人自以为是谦虚,孩子并不懂,他会把这当成你对他的否定,一听这些话,神色就显得有些黯然。

孩子虽然年龄小,但自尊心都很强烈,他们渴望得到别人尤其是父母的认可,父母的贬损往往让一个孩子抬不起头来。

所以,如果别人对孩子的称赞是实事求是,不妨也趁着这个机会,大大方方地对孩子表达认可。

当别人夸孩子成绩好时:

“是的,他是个努力的孩子。”

当别人夸孩子懂事、有礼貌:

“这孩子在这方面一直做得很好。”

这种表达,并不会养出一个骄傲自满的孩子,反而显得极其客观,孩子内心也会充满感动,因为他的进步你都看在眼里。

 

作家三毛曾经在文章《胆小鬼》中讲述了自己偷钱的故事:

一个星期天,她走进母亲的睡房,看见了5块钱。

那时候的5块钱可以满足一个孩子全部的愿望和快乐。

三毛纠结了片刻,藏起了那5块钱。

妈妈发现钱不见了,很着急,而三毛一整天也魂不守舍,没敢回房间去,没敢去买东西,没敢跟任何人讲话,悄悄地蹲在院子里玩泥巴。

最后她忍不住煎熬,又把钱放了回去,长长地松了口气。

其实,一旁的父亲早已看穿了女儿。

但他并未揭穿,事后反而给了她一些零花钱,一周后还给她买了一盒外国进口的糖果。

对于父亲的体贴,三毛一边是羞愧,一边是感动。

这段往事,就在父母的善意中云淡风轻地过去了。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想让孩子知错就改,并不需要总是用责骂与羞辱的方式,相反,多给孩子一点耐心与时间,用温和的提醒,大部分的孩子都能懂得自省。

聪明的家长,都会维护孩子的面子。

在犯错之后胆战心惊的孩子,如果你懂得维护他的自尊,他会对你充满感激。

我们都做过小孩,我们都知道大人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情会让孩子伤心。

所以在自尊心的问题上,不要觉得孩子小,没有自尊、没有羞耻感。

自尊不是大人才会有的东西,保护好孩子的自尊,是父母的责任。

再小的孩子内心也会有这样的意识:我不喜欢在他人面前被“丑化”,我希望在他人面前被尊重。

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外人面前,不让孩子出丑、没面子,会有益于孩子产生一种自重、自爱、自尊,并要求受到别人尊重的情感。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用气球对儿童的自尊心作了形象的比喻:

“一个没有气的气球毫无价值,然而气充得太满会容易胀破;

只有气充得不多也不少,才会兼具观赏性与安全性。”

建立恰如其分的自尊心是孩子一生的课题。

为人父母,我们一定要懂得去尊重孩子,为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提供滋养,至少不要在童年时期,早早地伤了孩子的心。


🎯想要第一时间获得资讯?

请加入MamaClub群:https://bit.ly/MamaClub-Telegram-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