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老师,那肯定很会培养孩子,家庭也一定非常幸福美满~”
谁都没有想到我已经离婚三年了,独立抚养着四岁的儿子。
没有完整的家庭,但是我们的幸福依然满溢。
人生在世,多的是意想不到的事。
对过去的婚姻经历只有一句:
“尽力了,无悔。”
但对于能有幸跟随孩子一起共同成长这件事,我仍然觉得是上天的恩赐。
离婚后,各种念想疯狂盘旋在脑海中:
“单亲妈妈的我会不会被人看不起?”
“靠我自己,我能保证孩子的生活质量吗?”
“父亲角色位置的缺失,孩子性格会不会有缺陷?”
“以后我要怎么跟孩子解释离异?”
离异,对自我和对孩子会造成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应对呢?
先来谈谈离婚对我自身的影响,还有我是怎么跨越这道坎的吧~
那段时间,我感觉一切都是灰暗的。
前夫的背叛,让我深深地怀疑我们之间多年的感情积累,也让我开始自我怀疑——一定是我不够好,他才会犯错。
为了我们的感情,为了孩子有完整的家,我尽了我最大的努力,不断地反复沟通试图挽回,甚至寄希望于心理咨询师,最终无果。
但这段婚姻关系的失败让我学会了爱自己,重塑自我的价值感。
“感情或婚姻的失败,应该是一个现代社会人所遭遇到的正常挫折。”
作为一个在婚姻中有短暂阅历的过来人想说:如果你也在经历,我懂你的痛,也懂你的无助与害怕,但是,请一定要相信,日子会越来越明朗,而你,会越来越精彩~前提是,你要成长。
正如克里斯多福·孟所说的“人必须经历痛苦,才能成长。”
如何成长?
第一:正视自己的情绪
千万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这会让我们更加煎熬。我们很容易在创伤后会反复告诉自己:
“不要去想了!不要为这件事难过了!”
然而,思维和情绪都存在“悖论效应”:如果你试图压抑负面想法和情绪,它们可能会暂时消失,但很快会再次出现,或是转变为其他负面的想法和情绪。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当你试图回避,你便会反复地检查自己是否有负面想法或情绪,于是你反而给了它们更多关注。
你还会一遍遍地想起它们可能带来的负面结果,让自己更加煎熬。
所以请正视自己的情绪,可以用以下这种恰当的方式学着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我正在想____(描述自己的想法)
我正感觉到____(描述自己的感觉)
我正在回忆起____(描述自己的回忆)
我正感觉自己的身体的____部分感受到____(描述自己身体感觉的特征与部位)
我注意到自己想要____(描述自己的行为冲动或是倾向)
比如:
每当孩子生病的时候,是我身心最脆弱的时候。
有一次儿子在半夜不间断的呕吐让我慌了神,带着孩子去医院求医,整晚抱着吊着针的儿子,第二天还要工作。
我一方面心疼儿子,另一方面我感觉到很疲惫很想休息。(描述自己的想法)
我感觉到自己很无助,很害怕也很担忧和慌乱。(描述自己的感觉)
我回想起过去一家三口的日子,孩子生病了,至少有另一半可以依靠,他在就有力量,能够分担一下疲惫。(描述自己的回忆)
我觉得自己的脑袋很紧绷没有办法集中精神。(描述自己身体感觉的特征与部位)
我注意到自己想要通过哭泣来宣泄情绪。(描述自己的行为冲动或是倾向)
为自己情绪负责的好处,会使你的内在越来越强大。
你可以用恰当的方式排解自己的情绪:痛哭、倾诉、 写日记、冥想、运动、哪怕是去大自然走走。
按自己舒服的方式,给自己多点宽容,然后才有能量去成长。
改变也许很艰难,但很值得。
第二:建立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能力可以努力培养。虽然人的先天才能、资质、性格各有不同,但都可以通过努力和经历来改变。——《终身成长》【美】卡罗尔·德韦克
努力接受“负面事件已经发生”的事实,不再试图去改变它,并且在痛楚感已经存在的基础上,用积极的视角去看待自己所遭受的,挖掘它的价值。
对于我来说,婚姻的结束是一个契机,让我重新审视了过去的一切。
年轻时对感情的奋不顾身让我认为只要相爱就可以一辈子,这一份愚勇,让我泡在婚姻的舒适圈中,就算有矛盾也喜欢闷在心里,理所当然地认为对方能够猜测到;
再加上作为新手母亲,更多的心思在孩子身上而忽略了夫妻关系的维护,这都是造成亲密关系产生危机的因素。
背叛只是结果,其实是因为我们都不懂爱和维系爱。
这种成长型思维的建立,让我更加关注自我的成长,也变得越来越有力量。
第三:接纳自己
自我接纳,其实是指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接受自己所有的特点,无论那些特点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Morgado et al., 2014)
自我接纳就是承认并且接受自己的一切特质,包括“优点”和“不足”。不因此否定自己的价值,也不因此活在自我惩罚中。
在遭遇了感情的创伤后,内心经常会很慌张很慌乱,不知道如何是好,总会习惯性地问身边的人,我该怎么办?然后会听从不同人的意见,来套在自己的情况上。
在这过程中,优点就是我有恰当地去倾吐自己的不快,缺点是很容易道听途说。
接纳自己,可以企及的目标就是,我可以去倾吐,但是我只倾吐自己的感受,不问他人的意见,保持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一个自我接纳的人,会发自内心地:
接纳自己的身体和外在
当时的我,好长一段时间都怀疑自己是因为不够美、不够瘦才会遭到背叛,每次洗完手后都不敢直视镜子里的自己,还爱穿显瘦的黑色衣服。
现在的我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同时为自己想要的目标而努力,这样就足够美好。
在负面评价面前保护自己
面对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能够客观地吸收,但不因此陷入情绪的低谷;一方面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一方面不会因此苛责自己。
在我离婚后,听得最多的就是:
“你当初怎么那么傻?怎么选的人?”
婚姻是需要学习的,无论和谁组合在一起,最后还是回归到自我的成长。又有谁能够保证你一定选对了人,你的婚姻就一定不会出差错呢?
离婚,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父母离异对于孩子的影响取决于亲子关系、离异前后夫妻关系等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Ahrons, 2007; Cherlin et al., 1991; Hess & Camara, 1979)。
也有研究指出,比起离婚本身,一直处在不幸福的婚姻关系中,对下一代家庭关系、成人后婚恋的影响要更负面、更深重(Booth & Edwards, 1990)。
离婚不是重点,重点是你能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积极良好的成长环境,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爸爸/妈妈。
所以:
不要让自己陷入困境过长时间,而忽视孩子陪伴
如果在离婚后,单亲父亲或母亲自身陷入情绪危机、酗酒,或是出现其它物质或行为成瘾,无法较好地照料孩子,就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成长发展。
孩子的安全感是从互动当中得到精神满足之后产生的,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尤为重要,陪伴重在质量而不是时间。
不要自作主张欺骗孩子你的婚姻真相
父母如果自作聪明以为欺骗孩子就会减少孩子对父母的念想,又或者因为怨恨硬说对方去世了或者故意抹黑诋毁对方,这都是十分不妥当的方式。
孩子更容易不安和焦虑,会形成自我归因和自我怪罪的心灵创伤。
如果你对离异这件事坦然,孩子也会很坦然,也会懂得,这个世界是有不同的家庭结构的。
有一绘本,就是描述这个状况的。名为《All Families are different》。
把婚姻的变化用坦诚平和并且适龄的态度告诉孩子,倾听他背后的需求。
不要过分向女性身份认同,认为自己是弱者
家庭分工中,父亲和母亲有着各自的角色。
父亲角色的教育更多指向外部(树立规矩,知识的交流),母亲则指向内部(对孩子情绪的引导)。
如果女性作为独立抚养者,要深信自己拥有独立、勇敢、有担当、有责任等等这些男性特质,也要相信孩子,对孩子来说,一个男性老师、一个文学角色、一个漫威英雄都会是他的偶像,都可以塑造他男性的力量。
提供一个理想化父亲,给孩子内心滋养
孩子都会把父母理想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人生榜样。
日常的生活中可以通过绘本的方式来进行父亲形象的塑造(高大、力气大、像超人)。
但也要让孩子明白,父母都不是完美的。
父母离不离婚,对孩子来说,远不如“能否得到无条件的爱”来得重要。
而对自我来说,突破对生活惯性的依赖和对新生活的恐惧,去重构离婚的意义,是一种强大。
愿单亲爸爸/妈妈们都能温柔坚韧且智慧勇敢, 爱孩子,更要爱自己。
关注 MamaClub | ||||
Page | Group | Telegram | MumsGoo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