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篇】我们还能拥有孩子多少年?请好好珍惜陪着孩子的每个5分钟 -MamaClub

陪宝宝玩了一天,终于熬到睡觉时间。于是想快点把孩子哄睡了,去看一会儿书。

可能白天玩的太疯,他睡眠很浅,我一动他就紧张的一阵哭闹。

等他稳定下来,我又打算悄悄溜走,紧接着又是一阵哭闹。

“挣扎”过几次,自己心情暴躁,感觉沮丧,“老娘想有点自己的时间怎么就这么难?”怒气冲冲的想要发作,旁边的他却睡着了。

看着他恬静的小脸,突然意识到:

小孩子入睡很快的,可能不到5分钟,但睡前缺乏安全感需要陪伴。

为什么我就不能愉快的多陪他5分钟等他睡着呢。

一次次着急的想起身离开,我真的就差这几分钟吗?

这几分钟是够看本书还是多做几个工作?其实更可能被自己用来刷朋友圈吧。

顿时觉得羞愧难当。

我们又能拥有孩子多少年呢?

想想,我忍不住看着这个熟睡中的小天使,祈愿时光慢点走呀!

 

很多时候,我们总希望从孩子的身上多“抠”点时间做自己的事。

催着孩子快点吃饭,快点睡觉,可以自己玩,可以乖乖做功课,总之是越“省心”越好。

孩子如果做不到,打乱了我们的计划和预期,我们就会愤怒和不满,甚至会抱怨陪孩子真是浪费时间。

那些陪孩子的时间真的被浪费了吗?

当然不是,我们的陪伴会内化成孩子内心的安全感,给他们一生的力量,是他们终身幸福的根基。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出生不久的小猩猩放入一个大房间,房间内有两个铁架子,一个光秃秃、没有任何装饰物;另一个铁架上缠满了绒布,形似一只母猩猩,地上还有吃的、玩的物品。

然后,观察小猩猩是吃?是玩?还是要母猩猩?

结果发现,小猩猩面对陌生的房间恐惧地叫几声,然后就爬上模拟的母猩猩架上,紧紧地抱住。

只有在饿的时候,它才下来,吃点东西后又会迅速爬上去、爬到紧紧抱住那只毛绒绒的母猩猩。

这一实验证明:幼小的动物虽然需要食物,但随后的需要就是对抚养者的依恋,而且后一种需要超过玩具的吸引。

一天天看似很长,回头看岁月却很短。

我们总想孩子快快长大,自己便能拥有自己的时间,不经意间发现孩子长大了却后悔没有好好陪伴。

他们的成长不可逆,儿时父母陪伴带来的安全感更难以弥补。

所以在孩子需要的时候,请多陪他5分钟吧。用我们几分钟的耐心,换来他们的一份安全感,不划算吗。

 

宝宝喜欢玩水,晚上睡觉前总要坐在洗手盆里玩一会儿。但小孩子玩起来总会觉得不过瘾。

有次把他抱出来他哭的很伤心,怎么都哄不好,用手一直指着想回去玩水。

自己很生气的冒了一句,“妈妈说不能玩就不能玩了”。

说完就意识到霸权主义思想又冒泡了,于是为自己刚才暴躁的态度跟他道歉,约定好再玩5分钟后去睡觉,因为玩的太兴奋,会做噩梦。

他又开心的玩起来。

再次抱他出来的时候他仍然会哭,因为他才1岁3个月,说的大道理并不明白,但稍微转移下注意力就又很HAPPY了。

现在想想真的很庆幸自己当时没有粗暴的把他抱去睡觉。

虽然看似只是多玩了5分钟,却是妈妈对他的一份尊重,是对他需求的认可,是对他表达需求的一种肯定。

对我而言,则是一次反省。

很多的时候,我们会根据自己的心情为孩子制定“规则”。

心情好,孩子受益;心情不好,孩子遭殃。

只想让他们听话,却不曾在意孩子的想法,我们想教他们规则,他们学会的却只是“听话”。

 

常常会看到父母们的各种吐槽,陪孩子做功课要了命。总是控住不住的脾气,对孩子破口大骂。

想到邻居家孩子写作业的场景:

萱萱做数学功课,一遍遍的读题,却始终写不出答案。

几分钟后,坐在身边的奶奶忍不住指着孩子的头嚷嚷:“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乘法不会吗?5个5是多少?”。

萱萱没出声,不过一分钟,奶奶再次爆发了:“5个5是25,笨死你算了!”

其实萱萱这孩子动手能力很强,也很懂事,只是有些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接受信息也慢。看题的时候经常会丢字,所以她得多读几遍。

但对她奶奶来说,这都不是理由。

唯一的理由就是她笨!她懒!因为家人的打击和暗示,她对学习越发的反感,就如她奶奶所言,她真的快被“笨”死了。

想起《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里,米叔说的一句话:

你如果想砍掉一棵树,不用亲自动手,只要对着它骂脏话,用不了几天,这棵树就会枯萎了。

对待孩子也是如此,你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嫌恶和责怪,足以摧毁一个孩子。

如果我们的孩子有些地方不如人意,不妨请多给他些时间。

因为这是一份接纳,让孩子知道我们爱他,爱他的活泼可爱,爱他的乖巧懂事,也会爱他的不聪明、不完美。

再想想,对孩子发脾气,又真的起到了想要的效果吗?

无非让自己气得半死,孩子也被吓得颤抖,六神无主。

 

前些天看见一个走路挺稳的小宝宝一直被奶奶用学步带牵着。

孩子妈想让他自己走走,奶奶很不高兴的放开手,孩子没走几步摔倒了,奶奶直接冲上去抱他起来,还严厉的责备孩子妈妈:“你看我说不行,你偏不听。”

到了游乐场,孩子想玩积木,他笨拙的小手试图把一块积木放到另一块上,但刚碰到就掉下来了。

旁边的奶奶笑呵呵拿过孩子手中的积木,嘁哩喀喳摆了一个很高的造型。

他想扔小保龄球,奶奶轻而易举的帮他打个全中。

他想自己爬滑梯,奶奶又化身大力士一次次轻盈的把他直接拎上去。

连在一旁的外人都不得不感叹,哇塞,奶奶好全能,精力好旺盛…

但如果是我,我绝对不想拥有一个这样全能的奶奶。

不是不想拥有她的爱,而是害怕这种包办关系中对独立性的扼杀和控制。

孩子都是好奇的小精灵,他们有对世界的好奇,对自己能力不断开发的欲望。

如果我们的孩子尝试自己做某件事,请多给他们5分钟,去研究去思考,去收获成功以后的自信。

我们拥有孩子的时光就那么些年。做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在成长的时光里,请别太着急,多给我们的孩子5分钟。

5分钟对你来说是什么概念?

有人说,5分钟很短,都不够刷刷面子书给好友点几个赞。

我却觉得,5分钟很长,长到可以让一个孩子拥有幸福一生的力量。


关注 MamaClub
PageGroupTelegramMumsGoody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