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可能想法上还是意见上产生不合。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制定了相当多的规则、要求孩子必须遵守,导致了“双标”式的教育。
其实,双标式教育会对孩子性格吗?那么影响会有多大呢?
一位妈妈说,有一次带孩子回父母家一段时间,爷爷奶奶看到孙子能住下,高兴地天天合不拢嘴。
每天给5岁的孙子做好吃的,天天陪着玩。
这些都挺好的,但是吃饭的时候,奶奶见孩子吃得慢,吃得也不多,就端起碗给孩子喂饭。
这时她就觉得不合适,跟奶奶说,但是老人举着空碗说:
“你看,我喂一下,他吃了一大碗,不是很好啊!真是乖孙。”
面对这么强的论据,实在无力反驳,何况爷爷还在边上帮着说,说多吃点,长得结实,你看他多瘦啊,要多吃点,反正在爷爷家没事。
想来想去,只能忍了,想着反正过几天回去再让孩子改正吧。
只期待着能早点回到自己的家,找回之前的习惯,还有妈妈说老人总是带着孩子看电视,好不容易养成的习惯被一个个击破。
感觉自己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最糟心的还是每次苦口婆心讲,结果好像是自己不对。
老人们说:
我们小时候就这样养你,你不也挺好的吗!
有时,因为孩子的问题跟老人争执几句,孩子的爸就不高兴了,说老人有老人的方法,不要冲撞干涉他们。
但是谁又能体会妈妈们的用心和吃过的苦?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花了无数的时间来训练和培养,自己一心一意地教,虽然累了一点,但也值得。
可是,就怕你教孩子时,家人却站出来说你不对,对你指指点点,哪怕是穿衣吃饭这样的平常事,也会有不少的争论。
你会听到不仅仅是一种声音,而是一个人说应该这样做,而另外一个人却说不需要。
面对这两种声音,两个标准,孩子们会怎么想?
他们往往选择朝着对自己更有利、更舒服的那个声音走去,而且长期当着孩子的面吵闹,会降低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度。
你们总是在我的面前争执不停,爸爸要我这样,可是妈妈却要我那样,到底该听谁的。
最后,失去信任的孩子,也许谁的话也不听了。
有位职业是作家的网友分享说:
记得有一次,有一位爸爸在新书发布会上问过她一个问题:
有时面对孩子的问题,老婆说要这样做,我却觉得不合适,到底该听谁的?
比如:孩子要不要学钢琴,我觉得孩子不喜欢,没必要,但是妈妈却说逼一逼就会喜欢的,没有谁会天生喜欢。
这样的意见不合,几乎每对父母都会遇到,那该怎么办呢?
难道非要大吵大闹争执一番吗?
这样做真的不合适,因为这样的争论没有对错,更没有输赢可分。
大人一定要把握好,最好的结果是达成一致,至少在孩子面前能做到一致。
在表态之前,就要商量好,即使关上门吵一架,最后也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统一的态度。
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
父亲对孩子的要求必须跟母亲对他的要求保持一致,只要孩子感到母亲和父亲对“可以”、“不可以”、“应该”、“不应该”等概念有不同的看法。
那么,即使最合理的要求,在他们看来也会是暴力、强制,是对他自由、欲望的践踏。
这样就会养成孩子任性、不讲理的恶习。
比如:
有一个4岁多的小男孩,他每次出门都要妈妈抱,如果不抱就不走。
爸爸觉得这样很不好,男孩应该勇敢一点,自己走,可是妈妈觉得孩子这样的要求也不过分,所以每次都答应了。
有时自己很累,最后也会半推半就接受了孩子的请求,所以孩子每次都要跟妈妈出门,不跟爸爸出门。
在家里,爸爸说的话,他根本不理会,因为最后妈妈总会站在自己这边,有时就反驳爸爸:
“妈妈不是这样说的。”
“妈妈要我这样做的。”
这样爸爸根本无法教育孩子,感觉自己被隔离在外。
在孩子一两岁的时候,妈妈给孩子这些亲密的呵护,是非常好的,能让孩子充满安全感。
但是孩子到了四五岁还这样,妈妈就要反思了。
这不是爸爸“干扰”,而是一种提醒,你该放放手了,让孩子自己走,但妈妈的袒护,让孩子找到了这个舒适的空档。
夫妻在教育理念上的一致,对于教育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妈妈问有什么好办法让家人的态度一致,妈妈们不妨可以试看家庭会议。
说是家庭会议,其实不要想象成公司会议那样,就是简简单单的,一家人坐下来一起聊聊,也可以邀请老人参加,这样算大会,也可以一家三口开个小会。
孩子们其实很喜欢这种形式,他们觉得自己以一个家庭成员的身份参与了进来,会觉得自己被尊重了,还能平等发言,也会产生一种责任感。
聊的时候可以提前声明,大家可以无话不说,不计较,不指责,这样才能把问题说出来,然后讨论出彼此都赞同接受的办法。
这是来自一位妈妈分享她家常用的一个办法,给家里的亲戚们也组织过,让孩子们说自己的困惑和烦恼,他们会说出父母平时对自己的误解,当父母听到后,也会意识到不对的地方。
而平时她给孩子定新的规矩,一般会先讨论,然后会请孩子过来,针对问题来一起谈论,让他说下自己的想法,最后会定下来。
比如:看电视、安排补习班、睡觉时间这些都跟孩子商量一下。
这些小而短的家庭会议,应该成为常态,这样会少些专制,多些平等,也会让家里的声音统一起来,家会更和睦亲密些。
当然,为了达成一致,看着一个人犯错而不指出,那也是对孩子失责,因为谁都会犯错的,何况刚做父母的我们,犯错是经常的事。
那父母彼此间也要相互当好敲钟人,能给对方一些提醒。
比如:情绪失控时,如果自己控制不住,那有一个人来拉你一把,提醒你一下,效果就好很多。
在她家,会和孩子的爸说:
如果我情绪失控,你一定要提醒我,我也会提醒你。
就在前几天上上网课,孩子到体育部分,因为觉得动作难,就坐在那看。
这就让从叫他起床时开始忍的妈妈彻底爆发了,爸爸在楼下就听到上面的吼声。
赶紧上来看情况,先给妈妈提个醒,说是不是动作有点难,是不是昨晚睡太晚,精神不好。
这样一说,也算是缓和了一点当时的氛围,然后找机会跟妈妈分析问题,找办法。
这些可不是靠发脾气就能获得的,当我们对孩子发脾气时,或者跟自己的“队友”发脾气时,得不到任何的好处,只会让彼此生憎,相互赌气罢了。
当意见不同时,就好好商量,找个折中的办法,这世间哪有天生就会当父母的,更没有所谓的完美妈妈和完美爸爸。
还不都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相互扶持着前行呢。
求同存异,相互支持,共同养育,才能找到真正适合孩子和爱孩子的办法。
如果父母总是一个说往东,一个偏偏要往西,只会让孩子变得无所适从。
关注 MamaClub | ||||
Page | Group | Telegram | MumsGoo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