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聪明的父母,都懂得给孩子“捧场” -MamaClub

曾经有一个小女孩画完一幅妈妈的肖像,觉得没画好,很难为情。

妈妈赶紧各种解释,拼命鼓励孩子,旁边的爸爸笑得趴下。

有这样一个捧场的妈妈,孩子是幸福的。

 

这世界上有一种爱,叫给孩子捧场。

画画得不好,只要努力了就可以表扬;充满稚气的发言,天真却值得我们聆听;

成绩不好还爱捣蛋,心地却很善良,我们照样可以为他感到骄傲…

《伟大一步:尼尔•阿姆斯特朗》中提到一个故事,6岁的小阿姆斯特朗认真地对妈妈说:

“妈妈,我要到月球上去!”

听到孩子异想天开的话语,妈妈并没有给孩子泼冷水,反而微笑地对孩子说:

“好啊,只是你别忘了从月球上回来,回家吃晚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观众,很多时候,我们的反馈直接影响了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做父母的,都应该以尊重、引导、支持的态度对待孩子幼小心灵的任何创新和尝试。

这种发自内心地表达欣赏和爱,对孩子的自信和成长非常重要。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

“人类最深处的需要,就是感觉被人欣赏。”

捧场的父母,能看见孩子的问题,也能看见孩子努力和挣扎,主动用爱化解孩子的怯懦与自卑。

 

网上曾经有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连续50天被夸奖的女孩子,真的会变美。

日本一档综艺上播出了这样一段实验:

节目组邀请了几个内向、不自信的女孩,让身边的人每天在她耳边说彩虹一样的赞美之词。

坚持50天后,这些女孩子变得精神很多,笑容灿烂,整个人的气质真的变化很大。

这就是欣赏的力量,反之,一个人如果身边充满了贬低的声音,很容易就变得萎靡起来。

孩子亦然,每个孩子都想听到来自父母的正向反馈。

曾在学校门口,看到这样两幕场景:

一个小男孩一身汗地跑向妈妈,兴奋地说:

“妈妈!妈妈!我们班今天平衡车比赛赢啦!”

妈妈一脸惊喜地蹲下来抱起孩子:

“真的吗!那你肯定玩得很努力!太好了!妈妈晚上做好吃的庆祝下!”

不一会儿,同班另外一个孩子告诉来接他的奶奶这个消息时,却被奶奶扯着衣服问:

“什么比赛!你看你,衣服搞这么脏!”

这孩子瞬间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不说话了。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和鼓励,有的孩子甚至一生都在努力讨父母的欢心。

他们的快乐很简单,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送到父母面前,希望得到他们的肯定,遗憾地是,大人要么看不见,要么看见了泼冷水。

心理学家斯金纳通过动物实验证明:

因好行为受到奖赏的动物, 其学习速度快,持续时间也更长;因坏行为而受处罚的动物,则不论速度或持续力都比较差。

是恶言,还是善语,带来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曾有一位网友留言,她从小就很喜欢画画,读小学时,班上出黑板报、六一儿童节的画展、学校的绘画比赛,总能看到她的身影。

有一次画画得了奖,她激动地跑回家告诉自己的父亲,结果父亲冷冰冰地说道:

“你念书有这么下功夫就好了!”

妈妈也在帮腔:

“是啊,画得再好有什么用?考试能加分啊!”

父母经常的泼冷水,导致她成长的过程中,内心里的自卑情节根深蒂固。

亚洲父母有一个习惯,生怕夸两句孩子,孩子就骄傲,即使别人夸孩子,也要摆着手道:

“一般般,一般般。”

我们最容易向孩子传递的信息就是:

“你不行。”

父母长期反复地用负面语言刺激孩子,孩子在潜意识里就会深受影响,甚至认同父母所说的。

因为孩子对自己的认识,早期就是来自外界的评价,包括家人、老师和同学,其中父母是最早、最频繁接触孩子的人,评价也最为重要。

孩子一身毛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一直失望着、打击着。

父母的话能给孩子开一扇窗,也能给他关上一道门。

作家三毛写信给父亲说:

“我一生的悲哀,不是没有赚得全世界,而是请你欣赏我。”

喜欢泼冷水又不会捧场的父母,孩子可能需要用一生去追寻一声肯定。

 

写到这里,有朋友就要说:

“行,那我每天都夸孩子、吹彩虹屁!”

但是,任何的欣赏、赞美,都应该是真诚的,是发自真心的捧场,不是华而不实的吹捧。

杨澜曾说:

“中华文化对当面赞美有所不屑,真诚适度的赞美是最好的社交润滑剂,跟拍马屁是两回事。”

赞美最关键的点,就在于足够真诚,尽量赞美具体的事实,加上表情和动作,让孩子知道,你是打心眼里欣赏他的。

孩子做得好,你就真诚地夸夸他;

孩子做得不好,你也要相信,这不是他本意,我们要给他们信心,去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当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有低落情绪时,爸爸妈妈应该鼓励孩子,“你能行!”、“加油!”、“别灰心!”、“再试一试!”;

当孩子遇到挫折及时安慰、帮助他分析原因、鼓励他继续努力、相信他能成功!

有一首英文歌《you raise me up》,歌词写得特别好:

“你鼓舞了我,我能傲立群山之巅;

你鼓舞了我,我敢勇闯海暴之险;

我变得更强,只因借助了您的肩;

你鼓舞了我,我超越了自己的从前”。

问题再多的孩子,也等着父母去发现、去理解,并以孩子需要的方式来帮助他们。

多给孩子鼓励,少一点打击,别吝啬欣赏的眼光,孩子在未来的路上才能走得更有信心些。


关注 MamaClub
PageGroupTelegramMumsGoody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