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一位校长说过:
“很多父母,直到自己的孩子成了‘问题学生’,才开始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恐慌。”
不重视教育的父母,永远不会知道孩子80%的坏习惯,都是在家里形成的。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要想孩子变得更好,父母首先要变得更好。
孩子爱模仿
古语有云:人之初,性本善。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然而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所接触的人都不完美,久而久之就会沾染各种坏毛病。
环境会塑造一个人,也会毁掉一个人,这一点毋庸置疑。
一个自小生活在脏、乱、差环境中的孩子,很难拥有高尚美好的品质。
因为他看到听到的都是社会阴暗面,耳濡目染的都是家人的自私、抱怨、斤斤计较。
李玫瑾教授说过:
“孩子的很多问题是大人造成的,家长的问题若不调整,孩子的问题就调整不了。”
想要孩子学好,家长首先要做好,因为孩子的天性就是模仿父母。
记得一次逛街的时候,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随手将香蕉皮一扔,刚好就扔在路人脚前。
路人忍不住对他说:
“小朋友,不能乱扔垃圾哦,要是有人踩到香蕉皮是会摔倒的。”
那孩子还没反应,旁边的妈妈就毫不犹豫地将香蕉皮踢到一边,带着孩子扬长而去。
路人当时就在想,上梁不正下梁歪,有其母也必有其子。
当父母为孩子养成坏习惯而烦恼时,首先应该反思自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习惯不分好坏,都是在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中形成的。
别总是盯着孩子身上的毛病,父母在孩子身上看不惯的地方,几乎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
父母多纵容
在《无条件养育》这本书里读过一句话:越是好的养育,对家长挑战就越大。
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养好一个孩子需要父母付出很多很多。
养孩子容易教孩子难,教育的不易实在让父母感到束手无策。
然而现实中,大多数父母都不懂得如何教育子女。
看过一档关于家庭教育的节目,父母在节目上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
有一对衣着光鲜的夫妻,在节目上痛哭流涕,后悔自己毁了儿子。
因为工作太忙,他们没时间陪伴儿子,对儿子心存愧疚,于是满足了他的所有要求。
儿子爱打游戏,他们就给他买各种游戏机,由着他从早玩到晚。
儿子十分懒惰,他们也不以为意,觉得等孩子长大了就懂事了。
于是,他们养出了一个终日沉迷游戏、不求上进、好吃懒做的“坏孩子”。
养废一个孩子,只要父母觉得“他还小”就够了。
很多父母一直把“孩子还小”当成孩子坏习惯的挡箭牌,不把孩子贪玩懒惰当回事,不把孩子撒谎骗人当回事。
一再纵容孩子犯错,忽略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等你发现不对劲想纠正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别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你的纵容不是保护,而是纵容孩子染上一身坏习惯。
抓好“第一次”
孩子身上的习惯,不论是好是坏,根源都在于父母。
当孩子第一次做错事时,如果父母没有及时明确态度,予以制止,就有可能变成恶习。
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叫做“破窗效应”。
一栋原本完好的房子,如果被人打碎了一扇窗户,其他窗户也会被陆续打破,因为故意打碎窗户的人觉得,反正没人管,窗户是可以被随便破坏的。
而在外人看来,这栋房子已经被破坏,没必要维护它了。
同样,当一个孩子第一次犯错后没有被批评和指正,他就会犯第二次、第三次错误。
第一次犯错只是起点,之所以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都是因为没有管教和惩罚。
培养一个好习惯很难,改掉一个坏习惯,也很难。
有时侯,父母对孩子偶发的不良行为不闻不问,是不对的。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当发现“第一扇窗户被打碎”时,就要防止“第二扇窗户被打碎”。
发现孩子丢三落四时,就要让他平时多检查书包,学会自我管理。
发现孩子磨磨蹭蹭时,就要跟他约定好要做的事情,并且定时完成。
发现孩子说谎时,就要对孩子说谎的行为表示生气和反感,教育孩子注意言行,做好诚信教育。
别对孩子的问题视而不见,教育孩子必须抓源头,抓“第一次”,才能真正见效。
父母做榜样
一次去朋友家做客,聊到教育孩子的问题,他说了两点:
第一,想让孩子顺从你或听从你,用语言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甚至可以说讲了等于没讲。
第二,父母行为对孩子传递的力量是巨大的,你自身好的坏的习惯,都会在孩子的眼中无限地放大。
“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
想要教育好一个孩子,其实不需要多深奥的教育学知识,不需要多雄厚的财富资源,只需要父母做好榜样。
父母善良,孩子也会善良;父母有礼貌,孩子也会有礼貌;父母爱学习,孩子也会爱学习;父母努力上进,孩子也会努力上进…
真正的教育,是言传身教,是父母成为孩子的榜样。
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说过:
“儿童心灵上的许多烙印,都是成人无意间烙下的。”
父母要给孩子留下美好正面的烙印,避免丑陋负面的烙印,这种不经意的行为,正是对孩子十分重要的教育。
面对孩子的问题,首先要从自身思考,而不是一味利用自己的权威强迫孩子改正。
面对孩子的成长,一定要遵循规律循序渐进,良好的榜样教育需要一点点渗透进孩子的骨子里。
总之,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 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关注 MamaClub | ||||
Page | Group | Telegram | MumsGoo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