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幼儿园和早教班,上完课给孩子奖励“小贴纸”的现象很常见?
每次课后老师都会发一个积分卡,表现得特别好能得到5分,但如果迟到或者上课没跟上进度的话,老师就会给4分。
哪怕什么也不说,拿过几次4分后孩子很快也明白了这个规律,也会偷偷告诉妈妈:
“妈妈,我不想得4分,所以下次不能迟到了。”
也许你也会好奇到底给小孩子“小贴纸”可不可靠?这里我们得先看看为什么会有贴纸奖励。
贴纸图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趋利避害是生物的基础本能,就好像胡萝卜加大棒一样,做好了就给胡萝卜,搞砸了就打屁股,支持奖励制度的人都相信奖励可以让孩子的行为变得更好。
最早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是通过实验室的观察来研究这个原理的,比如经典的“巴浦洛夫的狗”。
一开始只要每次摇铃都拿出狗骨头,小狗就会流口水;之后只摇铃不给骨头,小狗也会流口水。
由此得出的原理是,如果事先给小狗一个强化物,让它得到“甜头”,即便之后不再给这个强化物,小狗仍然会期待这个结果。
但对于整个奖励制度来说,贴纸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整个奖励制度里能充当“强化物”的物品还有很多。
比如:
● 基本需求类:水、食物、安全、温暖;
● 活动奖励类:玩游戏、看动画片、去游乐园;
● 精神奖励类:微笑、表扬、拥抱和关注;
● 物质奖励类:贴纸、钱、玩具。
我们要如何看待玲琅满目的奖励制度?用奖励方式激励孩子改变自己的行为是否真实可取?这便是今天想跟大家探讨的话题。
奖励制度容易出问题
如果单独看奖励制度,它的原理是明确的。
越强化好行为,其出现次数便会越多。
不管是贴纸还是答应孩子玩游戏、看动画片,或者给孩子微笑和表扬,都可以让孩子感觉到愉悦,并且清楚父母的期待是什么。
但这并不是对每个孩子都有效,也不能完全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这里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1. 奖励太多,超出孩子的期待】
当我们给出的奖品可选择性很多,比如今天是“收拾好玩具奖励你看一集动画片”,明天是“坚持一个星期早点上床睡觉,就送你一个新玩具”,后天又成了“听话我就会大力拥抱你”。
过多的奖励会让孩子产生主观对比,当下一次他告诉你:
“我做好的话,不要看一集动画片,我要一个新玩具。”
他们便开始爱上“讨价还价”。
【2. 效果很难长期维系,它会逐渐消退】
奖励一开始或许还可以吸引孩子配合,但到了后面也容易产生拉锯战。
比如不给看电视,就磨磨蹭蹭不愿意吃饭;不给贴纸,就不愿意上早教班。
这些都是很多执行奖励制度父母心中的困扰,一旦孩子习惯了某种奖励方式,下一次我们只能给更多,因为如果没有叠加,激励作用就很容易打折。
【3. 太依赖奖励制度,会削弱孩子的内在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在研究中指出:
“当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同时存在的时候,外部的激励不仅不会帮助孩子形成内在动力,还会明显地削弱它。”
如果孩子发现学习不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而是为了获取某种外部奖励时,学习动力也很容易受影响。
这样下次学习的时候,孩子就不是想着自己要怎样学好,反而是周围的人会提供了怎样的奖励来让自己做好。
【4. 因奖励而变得功利,对孩子有条件关注】
当孩子只有物质奖励的时候,容易让孩子变得功利,甚至一些家长因为奖励制度也变成有条件地关注。
举个例子,饱受诟病的贴纸奖励制度,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帖纸本身是错的,而是老师把帖纸贴在墙上比,或者成人时刻关注着帖纸的数量:
“你为什么小帖纸没有别的孩子多呢?”
“你看你表现得不好,所以才没有小帖纸”
这些都会加剧了奖励制度的失衡。
一位妈妈用过的贴纸奖励制度
了解了上面这四点后,会不会觉得奖励制度一无是处呢?但实际上也不尽然。
在一些特定的行为引导过程中,奖励制度还是比较常见有效的,一位妈妈也用过奖励制度来帮助调整孩子的行为。
以最让大家担心的贴纸、小贴纸奖励为例,她也曾跟孩子们做过一个贴纸打卡计划,帮助孩子学习如何更好地爱护眼睛。
当时她是发现3岁的Eric和4岁的Joshua,有段时间看书不注意用眼姿势,躲在灰暗的角落里看书,或者躺着、趴着看书等等,这些都是她想要迫切改变的行为。
所以就做了一个30天贴纸日历表,跟孩子们发起“30天保护眼睛”的倡议:
每个孩子都会有一张自己专属的日历表,并且匹配30个小贴纸。
在接下来的30天里,他们要每天注意周边环境,给自己的眼睛朋友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来进行阅读或者其他活动。
如果一整天下来,他们都没有收到妈妈的“用眼提示”,那么晚上睡觉前,就可以在自己的贴纸日历贴上一个小贴纸。
凑够30个小贴纸后,就可以带着“眼睛朋友”,去户外尽情玩一次,比如参观科学馆,或者去动物园踏青等。
在这个调整过程中,效果是明显见效的。
孩子们起床后看到这个贴纸日历,看到自己画上去的小眼睛图,很快明确了自己今天需要做的任务,一旦孩子明确了自己要做什么,剩下的事情其实反而不需要操心。
后来,妈妈观察到孩子慢慢出现自发保护用眼姿势的行为。
比如他们某一天起来后忘记看日历表,但在实际学习和游戏中,能够互相提醒要注意用眼的距离。
再到后来哪怕忘记了睡前贴贴纸,仍然会积极接受妈妈的温馨提示,时刻互相提醒对方要保护眼睛朋友。
所以在第二个周末,他们就结束了这个打卡计划,兑现了奖品,并且举行了一个小小的毕业礼:
这个计划提前结束,是因为你们温柔地呵护好了眼睛小朋友,它非常得开心。
希望这10天来跟眼睛小朋友相处的经历和感受,能够一直持续在你们的心里。
以后不管我们做什么事情、看什么东西,记得保护好眼睛小朋友,因为它是我们一辈子的好朋友。
在用眼习惯这件事情上,坦白说孩子虽然有时候还会忘记姿势,但是基本上他们不排斥提醒,而且大部分时候,他们也养成了一个习惯。
就是在做事情之前,先看看光线、环境,以及自己的位置是否合适的,他们开始明白:
“自己很有力量,因为他们能够照顾好眼睛小朋友。”
恰当的奖励制度是怎样的?
这是妈妈使用贴纸表来调整孩子用眼习惯的过程,回想来看,它之所以发挥了奖励制度的作用,实际上是因为下面这几点,这也是我们在制定和思考任何奖励制度的前提:
【1. 奖励制度的基础是孩子内心也接受的事情】
当时为了铺垫这个活动,妈妈跟孩子做了很多眼睛的科普,让孩子明白眼睛之于一个人有多重要,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从出生开始就跟我们一起成长。
让孩子真心喜欢上目标这点很重要,如果孩子不是真心喜欢眼睛小朋友,保护它的过程对孩子来说是痛苦并且强迫的。
所以如果孩子本身就是排斥某一个活动或者内容,奖励制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2. 特定的奖励制度更适合针对某个想改变的短期行为】
比如孩子暂时性的用眼姿势问题,是可以通过显著、简单的行为来调整,并且让孩子养成习惯。
跟短期行为相比,孩子需要长期坚持的行为并不合适,比如学习、吃饭、睡觉,它容易削弱孩子在长期学习、自主吃饭和养成良好睡觉习惯上的内在动力。
像学习来说,它最好的激励和强化的方法,一定不是依赖外部激励。
如果我们选择了用外部激励来推动孩子学习的话,给孩子内在动力造成的伤害绝对弊大于利。
这些都是我们在操作中需要提前意识到的分寸。
【3. 提前确定规则和奖品】
提前确定规则和奖品的过程很重要,让孩子认同整个过程和计划,并且能够自主参与,也知道自己努力方向。
可以给孩子一些选择,让孩子来选。
是去游乐园,还是换一些之前没吃过的冰淇淋,亦或者答应孩子一个小心愿?
这些都可以开放地谈,让孩子对于结果和目标清晰可见。
【4. 为整个调整计划设定时限】
不是孩子每做好一次,就给一个奖品作为奖励,这样子的奖励制度很容易削弱孩子内在动力的形式。
我们需要明确告诉孩子我们的整个计划需要多长时间,孩子们手头上有多少贴纸,我们需要凑够多少贴纸才能兑换奖品,这些都是比较循序渐进的安排。
【5. 奖励也不能太难实现,或者超出合理期待】
父母提出的要求容易太高,比如对一个3、4岁的孩子提出100天打卡的计划,这些都是比较难实现的。
如果奖励太难实现,那奖励同样也没有意义,因为孩子会挫败,或者很快可能就忘记了这个制度。
所以比较合适的奖励是能够在一周、半个月,最长一个月内完成。
父母也不要过高承诺奖品,有时候孩子提出的心愿容易不切实际,比如孩子想要一个iPad或者出国旅行,这些都不合适用做承诺。
【6. 奖励制度一定要有妥善的退出机制】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行为改善,那么及早结束这个制度,举行一个富有仪式感的活动,让孩子记住这个活动的意义,都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过程的美好。
记得一定要关注孩子过程中好的行为鼓励,让孩子明白这个活动父母更重视的是过程、细节,并非表面上的结果。
当孩子对整个体验和参与过程感觉良好的时候,这个积极的态度也会延续下去,让孩子能够更加注意到自己在过程中的行为改变。
妈妈很坚持的一点是,当使用奖励制度的时候,我们并不是为了控制孩子,让孩子每一次都跟我们想要的结果一样。
我们的初衷是让孩子可以通过一些策略,养成一些好的习惯,最终让这些好的习惯成为自己自然想去做的事情。
这个是我们使用制度的基础,有这个视角我们才能明白,哪怕是物质奖励,它也只是一个制度,是双刃剑,有好也有坏,关键还是看我们怎么用。
她始终觉得,我们既要保持开放,同时也要保持质疑的心态。
对于任何教养工具,唯有清晰、宏观地了解个中的分寸,我们才能够真正在实操中做到不偏不倚。
但无论用哪种方法,我们都需要时刻关注过程中的细节,因为孩子才是我们最直接的反馈者,如果一个方法不合适,孩子一定会告诉我们。
而这个反馈,远比我们看过的任何的书籍、听过的任何的话,都要重要。
当孩子明白父母并不是只看重结果,过程中的努力和付出也有意义的时候,孩子便能够更有力量地往前走!
记住任何奖励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催生孩子的内在,它是我们养育的一种方法,但不是我们教养的唯一方法。
当我们观察到孩子一步步形成好习惯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给这个短期计划“喊停”了。
关注 MamaClub | ||||
Page | Group | Telegram | MumsGoo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