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篇】“做了8年全职主妇,婆家还把我当外人一样防着” -MamaClub

外国女演员冯晓琴,不缺市侩和算计,但她一切计谋的落点,却仅仅是为了能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实在的生活罢了。

母亲过世早,她更多承担起女主人的角色,家里所有大事,爸爸都听女儿的主意。

一套电视剧里的角色——顾清俞和顾磊这对龙凤胎,一个生在零点前,一个生在零点后。

那个零点就跟女巫的咒语似的,两人虽是双胞胎,却什么都相反。

姐姐优雅漂亮,弟弟其貌不扬;姐姐强势自信,弟弟唯唯诺诺;姐姐积极进取,弟弟浑水摸鱼;姐姐财务自由,弟弟还在啃老。

这种男生,注定要躲在负重前行的老婆羽翼下,或者沦为妈宝、姐宝。

很不幸,顾磊就是个姐宝男,这就苦了他老婆冯晓琴。

生日宴,一大家子推杯换盏。饭聚结束后,门一关,婆家人聚在屋子里说私房话,杯盘狼藉照例都丢给媳妇。

冯晓琴一边洗着堆积如山的碗碟,一边跟亲妹妹吐槽。

“我伺候公公,还要伺候公公的老娘,一年365天无休,就像马路上的便利店一样。

辛苦一点嘛没什么,可是自己女儿捧在手心里,什么活都不干的,活该累死儿媳妇。

说到底人家是一家人,就防着我这个外人。”

几句话就看出家庭矛盾的核心:大姑姐vs弟媳妇。

在顾清俞眼里,冯晓琴是捞女,从外省去到上海打工,一没学历二没背景。

为了能留下来拿到上海户口,冯晓琴倒追老实憨厚的顾磊,未婚先孕,生米煮成熟饭,顾家人不愿意接受也得接受。

骄傲的大姑姐对这样的弟媳妇当然不屑,更抱着提防之心。

两个精明的女人进了同一个家门。

 

感情里,房子为什么重要?因为,它能带来极大的、心理上的归属感。

归属感,是一个讨论得比较少的词。

即使你现在工作稳定,婚姻幸福,也依旧有可能没有归属感,也会经常感到迷茫,无助,不安,不敢做出决定。

你会经常担心人生中的不确定性,听完闺蜜倾诉的婚姻矛盾,会开始担心万一自己的伴侣出轨,自己还能不能维持现有的生活状况;

看到网上的职场八卦,会开始担忧看上去稳定的工作会不会有变故,自己要是失业了还能不能拿到现有薪酬;

有更好的机会出现,也会担心万一投入进去,会不会失败后损失时间精力,还影响异地感情…

而如果这个城市里,有一块地方能真正属于你,就能很大程度减轻那样的焦虑。

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就不需要再面对房租,不用担心房东突然卖房,让你合约到期后搬离已经住了十年八年的地方,不用担心工作变动后,在大城市里漂泊着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

更重要的是,你会感受到一种坚定的,不会轻易断裂的依靠,无论你在外面经历了什么挫折,失业、失恋、出轨、离婚,都有一个地方能不带任何评判地接纳你的一切。

其实,原生家庭也承载着这种归属感,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家并不总是愉快的。

比如,父母感情不好,从小忽视自己,或者父母是批判性、打击性的人,会让你在焦虑不安时根本不敢开口和他们说,生怕受到二次伤害。

除了原生家庭以外,社会支持也能承载心理归属感。

就算家庭关系不够稳定,还有朋友、闺蜜、兄弟会一直陪你,就算开口借钱,他们也不会犹豫一下。

但你可能仍然会对他们产生不安,害怕自己的请求是在麻烦他人,会遭到别人的讨厌。

很多人在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都会面对着心理上的“无家可归”,即使老家有房,也还是会不安和孤单,因为人总是需要陪伴和归属,需要不会被背叛和抛弃的,理想化期待着的安全感。

这也许就是心居对现实的意义,房子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符号,这背后深层的含义,是何以为家、是以何为归属感。

 

在婆媳关系之中,之所以有那么多说不清理还乱的情感与不满,多来自期待与现实落差。

那么该如何增进家庭关系呢?

不是同一个肚皮出来的,就是不一样!

过年期间,媳妇总是最挣扎的一群人。

在当今社会的观念中,结婚不只是结婚,是女嫁男娶,也就是新娘已经嫁出去、不再属于原生家庭。

而男方表面上是把新娘娶进门,但毕竟没有生养亲情和共同生活的归属感,很难真的将新娘和其他原先的家人一视同仁,很难都视为同等的自己人。

是不是自己人有这么重要吗?

有!影响超大!学者访谈 38 个家庭后发现,层出不穷的婆媳纠纷,其中最根本的影响关键在于婆媳双方是否将对方视为“自己人”。

在婆媳关系不良的家庭中,造成婆媳嫌隙的原因是婆婆在面对自己的子女时,是以“自己人”方式来对待,然而却以“外人”方式来对待已娶进门的媳妇。

同样地,媳妇不将丈夫以外的婆家人视为“自己人”,亦会造成婆媳关系恶劣。

在这样的文化观下,婆媳之间时常陷入谁是自己人的纠结中。

媳妇更有可能产生里外不是(自己)人的困境,想要改变千古婆媳难题,需要先深入了解“自己人”的细致意涵,再据此找到突破口,开启婆媳和解的可能。

婆婆:

嫁到我们家,但你到底有没有把我当自己人?

媳妇:

我觉得我在老公家根本就是个外人

综合几位台湾和中国学者针对婆媳关系的研究,发现其实婆媳关系并非自己人和外人两极区分可以说明的,自己人其实是由应有之情和真有之情两个向度组成:

应有之情来自身份、名分的角色关系,是因为新的身份产生所以应该具备的情份。

例如:

媳妇嫁进婆家,很常出现从此我们就是一家人的开场白,会期待从此对方将自己视为自家人;

真有之情则来自真实交际相处之下打从心底产生的情感,例如和原生家庭里的妈妈因为有过去几十年的相处,所以发自内心想要亲近她、陪伴照顾。

而应有之情和真有之情的高低组合会造就四种类型的关系,自己人只会发生在能够真情流露且有名份的关系中(例如婚姻伴侣、亲子关系);

其他有些我们以为可以是自己人的(例如嫁娶观念之下,媳妇在夫家应该要是自己人),但其实很难达到;

也有些我们以为要变成外人的(例如婚嫁观念之下,嫁出去女性对于原生家庭的关系),但其实内心深处仍会有强烈的亲近渴望。

藉此我们可以理解,在婆媳关系之中,之所以有那么多说不清理还乱的情感与不满,多来自期待与现实落差;

此外,身为一个媳妇还要承受和原生家庭硬生生被分开的不舍与思念。

也就是说,媳妇的内心os很可能是这样的:

年夜饭吃得好尴尬啊,结婚了就要我和夫家变自己人,根本就不熟、感觉就没有到啊。

好想赶紧初二回娘家,那才是我的家。

说什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几十年来的情感哪是这样就可以真的切断的。

 

那该怎么办?婆媳的和解之道:整个家庭思维的转化

在找解方之前,先让我们一起复习一下上述的重点:

1. 期待与现实落差是婆媳纠葛的关键

2. 落差来源是自己人的界定,须从应有和真有之情视角来看

那就要对症下药!断开结婚就要和夫家变自己人的挂钩,不要让明明不是自己人的人硬要当自己人;

也要斩断女生结婚就不能和原生家庭亲密的锁链,不要让明明就是自己人的被硬生生拉远。

综合三位学者研究发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切入,进行整个家庭思维的转化,开启婆媳的和解可能:

1. 淡化婆家、娘家之别的观念:

避免不断强调女儿、媳妇谁才是自己人的强硬划分心态,尽量以开放、弹性的思维看待家庭的界线。

2. 加强婚姻伴侣之间的紧密度:

结婚是由1+1开始的,虽然会牵扯到两家人,但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别忘了起初结婚时两个人牵紧手的愿望与承诺。

无论是婆家的事、还是娘家的事,婚姻中伴侣双方保持紧密沟通与陪伴支持是最重要的。

(例如多帮伴侣做球、增加印象加分的机会、做另一半和自己爸妈之间沟通的桥梁),也能藉此化解婆媳之间的误解或疙瘩。

3. 着重经营真有之情意义:

婆媳之间以松动名分角色的方式互动,避免追求表面和平的虚性和谐,并打破随着婚嫁产生的应有之情,转而重视彼此的真有之情。

将婆媳关系的意涵视为与一般人际关系的意涵相同,能发展出较合乎内心真实情感的互动关系,也能减少期待落差的矛盾。


关注 MamaClub
PageGroupTelegramMumsGoody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