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孩子爱提问吗?是不是好奇心爆棚,从早问到晚呢?
但其实孩子问问题不只是学更多,而且还隐藏着他们的内心哦。
爱提问的孩子更聪明?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孩子那些问不完的问题”。
“妈妈,天为什么黑了?”
“我能不要吃这个吗?”
“这个小鸭子为什么一进水就不叫了?”
“你能不上班吗?”
英国的《独立报》曾对1500个家庭进行过一个采访,搜集的数据报告显示:
2~6岁的孩子,平均每个孩子每天大概会提73个问题;
平均每个妈妈每周要回答孩子近500个问题;
孩子提问的总时长可以高达14个小时,意味着从早上六点就开始,一直到晚上睡觉睡着了才结束。
在孩子这种密集提问攻势下,估计再耐心的家长都会变暴躁。
不少家长说,疫情宅在家期间,之所以经常脾气不好,部分原因是跟熊孩子说话已经耗尽精力了。
“整天问这个问那个,虽然知道孩子爱提问是好事,应该好好鼓励好好回答。
但是有时候是真没精力,要是每个问题都详细解答,我得变成一个不知疲倦的人工智能机器!”
其实,大家不用压力那么大,孩子的问题,分好几种,每一种的应对方式是不太一样的。
孩子爱提问,可能是“假求知欲”
通常大家都会觉得孩子问问题就是想知道一个知识,这可未必哦。
孩子的很多问题确实是为了探索世界,是在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比如:
“为什么水会流?”
“为什么花有这么多颜色?”
“为什么鸟会飞?”
但生活中还有一些孩子的提问可能是假求知欲,我们可以从常见的三种提问目的去理解:
【寻求关注的信号】
有一次一位妈妈正在写东西,孩子在旁边喝牛奶。
“妈妈,我为什么要喝牛奶?”
妈妈没抬头,继续手里的活:
“因为喝牛奶可以长高高啊。”
“为什么啊?”
“因为牛奶有营养,身体吸收了营养就会长高…”
“为什么啊?”
终于,妈妈抬起来头,发现孩子端着牛奶杯直勾勾看着她,一见妈妈看她,立马露出了微笑。
妈妈当下就明白了,这小丫头哪里是想问牛奶,不过是想让妈妈多关注一下她,不要一直盯着电脑啦。
类似这样死循环似的问题,孩子一直缠着问,其实不是想知道答案,而是想寻求家长的关注。
【抗拒规则的试探】
“为什么要上幼儿园?”
这是很多孩子入园时可能会问的。
有的家长会耐心给孩子解释上幼儿园的好处,可不论家长怎么说,孩子还是追着问,而且家长说得越多孩子越难以接受,甚至生气哭闹。
这也是一种假求知欲的提问,孩子并不是想知道“为什么要上幼儿园”,而是想问“可不可以不上幼儿园”。
面对孩子这样的提问,比起苦口婆心讲述上幼儿园的好处,不如给孩子个拥抱,告诉他妈妈有多爱他,他可以在幼儿园玩什么,我们会在什么时候来接他。
给足孩子安全感,让他可以放心待在没有妈妈的环境里。
【表达情绪的方式】
有段时间每天早上出门前,孩子会问妈妈:
“妈妈,你为什么要上班?”
妈妈一开始总是耐心地告诉她妈妈上班的意义,但后来发现她还是每天眼巴巴站在门口问妈妈,妈妈才意识到她是舍不得妈妈去上班。
于是妈妈告诉她:
“你是不是舍不得妈妈上班去啊?妈妈也很舍不得你啊。
但妈妈也有工作等着去完成,在完成了工作之后,太阳下山了妈妈就回家来。
你要是想妈妈可以在家给妈妈画画,也可以给妈妈打电话哦。”
这就是孩子第三种假求知欲提问,他们是用提问的方式在表达自己的情绪。
我们面对孩子这些假求知欲提问,重要的是读懂潜台词,别跟孩子讲道理。
当孩子明显只是想引起关注时,停下手里的事情,认真地倾听孩子,有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答案,而是被重视。
当孩子是抗拒规则或表达情绪时,先不要讲道理,4岁前的孩子还不具备理性思维的能力,他们的行为受感性思维指导,怎么开心怎么来,是没有办法跟家长讲道理的。
这个时候跟孩子讲道理,只会激怒他们。
我们需要先共情,说出孩子的潜台词,让他们知道我们听懂了他们的需求,再去跟他们商量怎么解决。
善用“自我生成”
让孩子高效获取知识
那如果孩子问问题,真的是为了获取知识,我们是不是就要长篇大论地开始讲解了呢?这里其实有不少事半功倍的方法。
首先,你不可能对每个问题都进行比较详细的回答,而孩子有很多时候只需要一个很简单的答复(如果他们问问题的目的不是上面列举的那三种),并不需要过多的解释。
如果你现在实在没有精力去回复他们,不要敷衍他们,给一个简短的答案,可能就可以迅速满足他们。
比如:
“妈妈, 为什么晚上才有月亮啊?”
与其用“不知道”或者“因为月亮就是晚上才有啊”“一天哪来这么多问题”之类的回答来搪塞他们,不如很简单地说:
“因为白天太阳太亮,晚上才看得到月亮。”
这是因为孩子会很敏感地察觉你是不是在敷衍,而敷衍的回答往往会引起不满,让孩子为了寻求关注或者表达情绪而问更多的问题,让你更难解脱。
相反,简短的回答会让多数孩子迅速得到满足。
但是,如果你现在有一些时间,可以进行高质量的陪伴,简短地直接扔一个答案给孩子,实在不是最理想的方式。
其实每次孩子的提问,都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可以帮助他们增加一些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以及学会一些探索世界的方式。
有空的时候,一定要抓住这样的机会!
怎么抓住呢?就是尽一切可能,让孩子“自我生成”答案。
“自我生成”这种说法其实是出自一项研究人们记忆词语组合的著名实验(Slamecka & Graf,1978)。
这个实验发现,如果你想让孩子记住“迅速”的同义词是“快速”,最好的办法不是直接给他看“快速”这个词,而是把“迅”字蒙住只留“速”字,让孩子自己想想。
只要孩子能自己把“__速”补充完整,他对这个知识点的记忆要深刻得多。
也就是说,利用一部分线索作为提示,让孩子在生成记忆过程中得出答案,可以让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比如,刚才我们举的例子,“为什么白天看不到月亮”,我们就可以给孩子几个提示,让它自己来找答案。
“在很亮很亮的房间里,我们看得到萤火虫的光吗?”——“看不到。”
“为什么看不到呢?”——“房间里有很亮的灯。”
“白天的天空里有什么东西很亮很亮吗?”——“太阳。”
“所以因为太阳太亮了,就看不到月亮了。”
注意:
可能这里每一步,孩子都需要一些提示,哪怕是你指着房间里的灯,甚至跟他说一半的答案比如“因为有太…太什么”,这样明确的提示都可以。
哪怕让他自己生成了一个字的答案,都比直接把答案给他要好。
当然,具体怎么利用“自我生成”效应解决孩子的问题,再从三个要点来说一下:
【提示线索难度事宜】
比如,孩子问“人为什么要吃饭?”如果你的孩子已经了解了身体的构造,你就可以提醒他,“我们上次说胃是干什么的来着?胃如果空了会怎样?”。
如果你的孩子还完全没有接触过这种信息,那你的提示线索就不能这么复杂,而要从生活体验入手了。
【先用开放性问题去反问孩子】
有时候,在我们回答之前,先把问题抛回去,可能会得到非常出乎意料的惊喜。
比如你问,“宝贝,你觉得是为什么呢?”让孩子先自主去调动他大脑里的所有认知和想象的可能性,这样的开放性提问,会让你首先了解孩子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下一步提示。
【强化线索到答案之间的路径】
还是接着上面吃饭的问题举例。
我们可以抛出一些过往经历作为线索:
“上次我们从游乐场回家晚了,你想想,当时是你为什么在路上就哭了…”——“因为我要爸爸给我买面包,爸爸不肯,我就哭了!”
“为什么一定要买面包啊?”——“因为我饿了!”
“对啊,因为没吃饭,宝贝就肚子饿了,饿着肚子很难受,就哭啦。”
“那宝贝知道人为什么要吃饭了吗?”
“因为不吃饭会肚子饿。”
你看,我们就这样通过不断给出线索,引导孩子在回忆阶段发挥“自我生成”的作用,以问代答,帮助孩子理清了思路。
这样得到的答案,比家长直接告诉孩子的印象要深刻得多。
需要注意的是,低龄孩子很多时候的提问并不是真的想得到科学答案,他们更多地是想知道跟自己的关系。
所以我们不必执着于给孩子多全面的知识点,比起告诉他们“吃饭对身体机能的各项作用”,不如让他们明白“吃饭是为了自己肚子不饿。”
其实关于如何回答孩子的“提问”,有很多可讨论的东西。回答好孩子的问题,可以激发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锻炼方式。
每个孩子天生就是最好的问题制造者,而我们家长要做的不过是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有“胆”可问,引导他们如何通过提问学到更多东西。
关注 MamaClub | ||||
Page | Group | Telegram | MumsGoo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