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妈妈分享关于她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课堂所遇到的事情:
在课堂上,主持人问了家长一个问题:孩子没考好,回到家你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当场随机采访,大家说法不一,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崇尚严管下面出高分的,回来听说孩子没考好,立刻一顿质问。
一类是相对比较开明,听说孩子没考好,会对孩子说:“没关系,下次努力就行了。”
这两种说法貌似都没有不合适的,现实中的家长基本上就是这样两种态度。
当然,在日益注重孩子精神层面教育的今天来说,从表面上看,第二类家长的说法似乎更让人能够接受一些。
听了这些答案,主持人却微笑着不置可否,片刻之后,主持人请了三位家长上台;
一位扮演孩子,另外两位分别扮演爸爸妈妈。
“孩子”低着头对着“妈妈”说:“妈,我这次没考好。”
“妈妈”说:“没关系,没考好下次再努力就行了!”
然后主持人问扮演孩子的家长:听了“妈妈”这句话,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扮演孩子的家长说:“为什么我听了之后不觉得轻松,反而觉得比被骂一顿更加难受了呢?”
主持人环视一下下面的家长们,缓缓地说:
“爸爸妈妈们,知道问题的关键在哪了吧?
如果你是孩子,听到这句话,你会感觉比骂你一顿更让你觉得难受。
那是因为,在你为成绩考差而难受的时候,你的父母在意的还是成绩,而你的感受被忽略了!
如果是我,我会对孩子温柔地这样说:
“妈妈听你这样说,知道你心里蛮难过的,你需要妈妈帮你做些什么呢?
无论怎样,妈妈爱你!现在不要想成绩,只问一下你自己,从这次考试你得到了什么?”
首先,孩子没考好自己也很难过,作为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在你的心目中最重要的是他,而不是考试。
其实,现实生活中,90%的父母无法正确面对孩子考试失利。
但是,不管你心里在想什么,请先别说出来。
有一个小细节,不知道家长朋友们有没有注意到,就是孩子要给你汇报成绩时。
如果他考的不好,他其实也很难过、很失落,他会用一种忐忑;渴望但又害怕看见你反应的眼神看着你。
当然,也有孩子已经随时准备好了反击的理由。
如果你的反应是:“啊!怎么只考了这点分?你们班第一名考了多少分,你是班上第几名?”
他就会有很多的理由来试图给自己解释。
其实更多的时候,他不仅仅是为了跟你解释,也是想用这些理由来安慰自己。
而如果你说的是“没关系,下次考好就行了”的时候,看似是在轻描淡写地安慰孩子。
可是听在孩子的耳朵里,孩子心里就会很难受。
因为我们重视的第一要素是成绩,而不是他这个人,我们忽略了他的感受。
当此时你要告诉孩子:
你明白他的心情,知道他此刻心情很不好,你就和他产生了共情,你就会让孩子知道。
在你的心目中,固然很希望他能考好,但无论如何,他这个人永远比考试都重要。
此时此刻,你爱他,所以你更在意他的感受!
其次,保护好孩子对学习的信心。
有个一个小故事:
两位母亲送自己的儿子去打篮球。
训练中,一个孩子投篮10次连进9个,一个孩子连投10次仅进1个。
进了1个球的孩子的母亲说:
“宝贝,你太棒了,刚进的那球太漂亮了,将来你一定能打进NBA。”
而进了9个球的孩子的母亲则双手叉腰:
“你真让我失望!那一个球为什么没有进?你怎么就做不到十全十美呢?”
若干年后,那个当初只进了1个球的孩子真的在NBA赛场上叱咤风云,他就是乔丹(Jordan)。
看,家长的不同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对一个事物的感受。
让孩子对某一件事感兴趣并不难,而是要让孩子找到胜任感,没有什么比家长的鼓励更有效。
所以,信心对于孩子来说,比成绩好坏更加重要。
有了信心,孩子也许不能保证一定能考好,但没有信心,那他一定会考得不好!
因为失去了信心,孩子就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反正自己也学不好,努力也没有用,索性就玩算了。
大家可以仔细观察,身边考上好大学的孩子,都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和坚信自己肯下功夫就能成功的决心。
从未听说过哪个孩子无欲无求,最终却考进了自己未曾预料到的好大学的案例。
所以,无论如何,我们一定要先肯定孩子的努力,然后鼓励他。
我们要比孩子看得开,学会引导孩子去看糟糕的成绩以外的事情。
再次,等孩子情绪有所缓解,帮助孩子分析没考好的原因,形成正确的归因方式。
考试的成绩只是一个数字,而这个数字背后隐藏的信息,才是我们最需要去关注和分析的内容。
这时候家长就要主动跟孩子一起分析失分的主要原因;
比如大多数孩子失分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在考试中遇到的知识点刚好是薄弱环节
有的孩子代数方面知识点薄弱,如果这方面考试内容较多,成绩自然不理想。
知识点薄弱,是因为功能练得不扎实,遇到稍有变化的题目就不会了。
那么这个时候就应该帮助孩子理出思路,正确引导孩子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短时间内多把精力倾向于知识点薄弱的环节,尽量做到不偏科。
2. 心理状态对孩子的考试成绩也会产生影响
考场上因为紧张或着急,会做的题目却没有做对,那么家长就要帮助孩子进行强大的心理建设。
最好的办法就是平时养成好的作业习惯,把每一次作业当成考试一样紧张的来对待;
那么遇到考试的时候,自然就会像写作业那么轻松了。
3. 考试时间安排和顺序安排不合理
没有先做自己会做的题目!
有的孩子在做考题的时候,容易的题目做得很快;
但遇到难一点的题,就把精力全部放到这道难题上了。
导致最后难题没有攻克,后面容易的题由于时间太紧匆匆做完。
结果容易出错不说,还没时间检查前面的题目。
想起小丽刚学会开车的时候,那时总觉得自己已经会开了,容易大意。
结果有一天倒车的时候一下子撞到了电线杆上,惊了一身冷汗。
继而后怕:如果后面不是电线杆而是人,那现在是什么状态?
从那开始,小丽就时刻提醒自己:开车一定要万分小心!
跟上面开车一样的道理,有时候对于孩子来说,偶尔考差并不是坏事。
如果能让孩子意识到平时学习的状态其实会直接影响到大考中的发挥;
而不是总以为自己聪明、悟性高,就每次都能依靠突击拿到高分,这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但作为家长此时一定要冷静,不能跟孩子一样唉声叹气,一定抓住机会,懂得借力打力。
因为孩子没考好,一定会懊恼,家长一定要抓住机会,让孩子努力“奋斗”一段时间;
趁机纠正孩子不良的学习习惯,保持动力,燃起孩子内心学习的小火苗。
同时要告诉孩子:
学习就像是一次长跑,刚开始可以缓缓地跑,保存实力;
但必须要稳扎稳打,因为我们要为后面的冲刺做好铺垫。
等到中间就要匀速地跑,慢慢地提升速度,把速度拉起来后一定要把持住。
到最后,就是胜利的冲刺了!
关注 MamaClub | ||||
Page | Group | Telegram | MumsGoo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