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一个视频,视频记录了一个2岁小女孩做意大利煎蛋的过程。
不会开蛋壳,拧不开水龙头,倒牛奶洒在手上…虽然每一步都很艰辛,但小女孩一直在努力,最终做好的食物摆在面前,她迫不及待尝了一口,脸上满是幸福。
网友纷纷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但也有些网友想为那个放手让她做饭的妈妈点赞!
那位妈妈没有因为孩子年纪小就不让她做饭,也没有在孩子手忙脚乱的时候接手,孩子可以做的都交给孩子,有危险的切菜放烤箱则由她代劳。
既注重孩子的体验,又确保了安全,这带给孩子的不仅是一次美味,更是自信和成就感。
养出这样的孩子着实让人羡慕,因为现在很多孩子别说做饭,连扫地都扫不明白。
家长总是拦着孩子做家务,觉得这不是他们应该做的,却不知道这反而剥夺了孩子自由发展的机会。
有一项调查发现,成年后有成就且过得比较幸福的人,有个重要的共同点:
他们从小就会做那些看似琐碎的家务,家务看似都是小事,但它涉及到独立自主,规划能力,责任意识…
这些珍贵品质却能让孩子收获巨大,可以说做的是家务活,但收获却满满的,能帮孩子更好地面对今后的人生。
有时,你会觉得孩子做家务就好像是帮倒忙,特别是男孩们,做着做着就顽皮捣乱了。
那么还要不要坚持呢?
当然要,因为能自由“捣乱”的孩子往往会更独立。
蔡少芬经常在网上发女儿做饭的照片,6岁的孩子没比炉灶台高多少,但从切菜倒油到翻炒出锅一系列动作流畅无比。
很多网友担心孩子年纪小被油烫到,蔡少芬给了很好的回复:
“做饭是最简单的家务,担心孩子受伤是正常的。
但其实,柴米油盐也是一种成长和修行。”
这个回答真的是最好的回答。
做饭,最有人间烟火味的事,可以如此丰富多变。
为什么我们因为担忧而拒绝孩子去接触呢?
没有哪个妈妈不担心自己的孩子,但也不必草木皆兵,孩子不是做不好,往往是家长连机会都不给,一句“让我来”,彻底切断了他们尝试努力的可能。
有位女生小芷分享说她在朋友家吃完饭,朋友儿子可乐第一个站起来收拾碗筷。
当时她收到了惊吓,以前这小孩可是吃完饭就去玩了。
后来聊天才知道,那段时间可乐刚上小学,有一回放学,左等右等看不见孩子。
朋友就去了教室找,才发现儿子正在满头大汗地扫地,地面却还是乱糟糟。
她暗暗心惊,回家之后就开始带儿子做家务,从扫地开始,慢慢到洗碗备菜。
尤其在一次洗碗后,儿子抱着妈妈,认真的对她说:
“妈妈,你太辛苦了,以后我要给你买洗碗机”
她听了又是欣慰又是好笑,其实在孩子小时候,她也想过锻炼孩子,但是爷爷奶奶心疼孙子,死命拦着。
她心一软,想着孩子确实还小,可以再等等,就这么一拖再拖,拖到留堂扫地。
这些能力的确可以通过其他途径锻炼学习,但做家务是最常见的、每个家庭都可以用到的方式。
做家务不仅能让孩子学会独立,更能让他们感受生活的魅力,在炊烟袅袅,家务琐事中,藏着的是无穷的智慧和财富。
会做家务的孩子能力更出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说过:
“很难想象那些只会念书,连煎蛋、煮蛋都不会的孩子,会懂得怎么做实验”。
我们担心孩子受伤,担心影响学习,家里的各种事务,全不让孩子插手。
但越是被娇惯养大的孩子,越把父母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失去了那份敬畏之心,很难学会爱与责任。
孩子总有一天要迈入社会,做家务养成的良好习惯和能力,都会成为他的隐藏优势,在关键的时候发光发亮。
家务是孩子的另一片战场,能不能有所收获,全看父母的思量。
女网友分享道她特别喜欢同事家的女儿,每次周末需要加班,她都跟着过来,总是安安静静的自己做功课。
有一次,她不小心把水给洒了,可等我们发现的时候,她早就和清洁阿姨借了拖把,动作娴熟的收拾干净了。
从很小开始,同事就有意培养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每个阶段一个小目标。
2岁的时候帮忙递东西,3岁教她收拾玩具,4、5岁准备餐具洗袜子,6岁扫地,整理房间,7岁开始学做菜。
就是这一点一点的小事,让孩子的自信心不断增强,自理能力和独立能力也会飞速进步。
和父母一起做家务的孩子更快乐,家务不是任务,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从中收获和成长,可以怎么引导呢?
可以试着把家务活变成亲子游戏,不能出门那段时间,那位小芷的侄女在家简直逼疯了她嫂子,客厅满地的玩具,一会要抱一会要陪玩。
后来她嫂子找到了办法:
做饭的时候,让侄女当厨师洗菜;擦地的时候,母女俩一起当清洁员;整理故事书的时候,侄女化身图书管理员…
既解决了孩子的痴缠,又让她参与到家务中,现在侄女还经常主动帮妈妈干活,把嫂子感动得不行。
整理、归纳、分类、选择…孩子在游戏中潜移默化的学习种种生活技能,还能增加亲子的互动和陪伴,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鼓励孩子,让他们保持积极性
孩子做家务初期,难免手忙脚乱,甚至越帮越忙,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持耐心,逐步引导。
小芷有一回进门就听见孩子哭就问,才知道她想自己折一下自己的小裙子,但试了好多次还是歪歪扭扭的。
她便给侄女展示了一遍,告诉她手应该放在哪里,两只手又该怎么配合。
然后手把手带她做了一次,等到第三次的时候,她就折的有模有样的了。
她兴致勃勃地把裙子叠了又叠,后来又慢慢学会了折裤子,衬衫,T恤。
父母接手去代替,看似容易轻松,却会伤害孩子的积极和热情,其实告诉孩子怎么做,比替他做更有意义。
家人齐动手,共同参与,家务不只属于妈妈或是爸爸,它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义务。
朋友圈里有个妈妈经常分享家里的日常,有时爸爸擦窗,孩子在一旁帮忙洗抹布,妈妈做蛋糕,孩子搅拌蛋液,爸爸带孩子一起擦地,妈妈和孩子一起洗碗…
她却被朋友嘲笑“调教”得好,她暗暗炫耀:
“孩子他爸没事会帮忙做点家务,小孩是大人做点什么都想掺和,我们也不拦着。”
明明是普通的家务活,但在互相协作中却能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情。
父母的态度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和父母一起劳动,会让孩子感受到一起奋斗的快乐。
我们总是希望孩子顺遂快乐,想托他们走的更远,往往在不经意间,限制了他们成长的多样性。
在家务活中长大的孩子,更能体会平淡生活中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放手让孩子做家务吧,多给他一点信任,让他充实自己的羽翼,飞得更高更远。
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
关注 MamaClub | ||||
Page | Group | Telegram | MumsGoo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