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给孩子讲道理,是费力不讨的教育方式 -MamaClub

有个网友提问:

“孩子不喜欢听大道理,家长该怎么办?”

其实,不光孩子不爱听大道理,大人也不爱听。

但为什么,很多父母却总控制不住地讲呢?

这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机制。”

 

讲道理的后果:说教不息,反叛不止

父母爱讲道理,通常是因为:在父母看来,它能有效地“教育”孩子。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一位母亲,每天与儿子过着剑拔弩张般的生活。

原因是她总喜欢跟儿子总爱讲大道理,儿子嫌烦。

小学时,讲道理还有点用,现在儿子越大,越是对着干。

如今儿子上了初一,成绩中等,学习自觉性不高,但顶嘴的能力却一点也不赖。

时间一久,不仅自己累,孩子也累。

其实母亲自己也清楚,有些话都讲过无数遍了,孩子肯定是知道的:

要及时做功课;不能粗心大意;少玩游戏…

所以,母亲也开始反思,自己应该少说点,可她稍不留神,孩子就开小差了。

尤其见到儿子只顾玩游戏,不写作业,她的忧虑便涌上心头,又忍不住念叨。

从而导致:她越念叨,儿子越烦;儿子越烦,越不配合…

其实,家长讲道理的背后,是想引导孩子往好的方向发展。

但事实上,却往往会适得其反,甚至还会引发2个恶性循环的后果。

【1. 成瘾循环:讲道理是会上瘾的】

因为讲道理有一个隐藏功能:暂时解决问题。

一开始,讲道理是有效的,但长时间下来,它并不能根治问题。

所以,家长每次只能搬出“道理”,逼孩子感到厌烦、痛苦后,不得不去做。

这种“讲道理”硬逼孩子行动,不仅不会加深与孩子的沟通,也让亲子问题发出“警告”。

就像古语描述喝酒:“举杯浇愁愁更愁”。

人之所以会有酒瘾,是因为喝酒的当下能够短暂减轻烦恼,但酒醒后忧愁又会更加强烈地袭来。

讲道理,也是这样。

最终,父母越讲道理,跟孩子的沟通问题反而更重。

【2. 逆反循环:孩子总想找机会放纵】

父母讲道理,是迫切地想教育孩子,这其实是一种焦虑。

而听道理的孩子,则是在承接父母的焦虑。

当孩子遭受了父母源源不断的焦虑,他的内心会处于超负荷的状态。

一旦有机会可以喘息,孩子就想把所有的担子卸下来,选择摆烂或叛逆,以此反抗之前的重压。

综上,这2个恶性循环的后果,就是父母讲道理成瘾,孩子却逆反不断。

 

孩子不听道理,父母怎么做

很多家长说,讲道理没有用,但又不能不讲,总不能放任孩子不管吧。

我们之所以跟孩子“讲道理”,是希望他能按正确的方法行事,而让他做出好行为的路上,我们还有很多方法都比讲道理有用。

高层次父母善用这几招,比讲道理更有效。

【1. 减少负强化,增加正强化】

想让孩子听话,家长可以把“不行”、“不可以”、“不要”等否定词换成正面的词汇。

因为正向暗示往往会更管用。

比如,把“不要在街上到处乱跑”换成“在街上要慢慢走”;

比如,把“不要打人”换成“要和小伙伴好好玩”。

这种直接的表达,更能让孩子接收家长的信息,减少孩子和父母的对抗。

【2. 让孩子去体会道理,不是讲道理】

说一百遍,不如经历一遍,教育从来不是一个讲道理的过程,而是让孩子体会的过程。

比如,3岁的孩子想从桌子上跳下去。

如果你跟她说:

“不行,这很危险。”

孩子根本不会听,这个时候,可以拿一颗鸡蛋放到桌子边上,让它从桌子上滚下来。

孩子看到鸡蛋摔碎了,就明白了自己跳下去也会像它一样摔坏。

这不仅阻止了孩子的危险动作,同时也让孩子明白了后果的严重性。

【3. 利用“南风效应”和孩子讲道理】

北风刮起大风,试图将人们衣服吹掉,反而让路人把衣服裹得更紧。

而南风刮起了让人感到暖意的风,于是路人主动把大衣脱了下来。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妨也用南风的温和,更能让孩子接受。

父母要给予孩子表达想法的机会。

比如在做错事情的时候,可以用比较温柔的语气询问孩子,看看孩子做错事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4. 拉波波特法则】

是由社会心理学家、博弈论专家阿纳托尔·拉波波特提出的。

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多数人在听到反对意见时,第一反应不是去理解对方的观点,而是要保护自己的权利与尊严。

所以当你强调孩子的错误时,不管他是真错还是假错,因为人天生的逆反心理,他都很难接受你的意见。

而“拉波波特法则”用前三步的尊重、理解和思考,把双方带进一个积极的反思以及自我修正的状态当中。

再加上最后一步的解决,意见分歧就变成了双方相互讨论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了。

第一步:复述孩子的观点,让孩子知道家长理解他。

第二步:表达对孩子想法的理解。

第三步:从观点中,父母提出理解了什么,获得了什么信息,让孩子觉得被尊重。

第四步:父母再说出自己反对的观点,并给孩子一个理由或者应对办法。

有了前面三个步骤,孩子情绪得到了安抚,就能够冷静下来去思考并接纳家长的建议。


关注 MamaClub
PageGroupTelegramGoody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