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徘徊于爱与溺爱的界限,应该如何把握分寸? -MamaClub

前几天,一位妈妈在社交平台上问:

“什么样的教育算是溺爱,为什么我的朋友们都觉得我是溺爱孩子?”

朋友们为什么会觉得她是溺爱孩子呢?

比如:

1. 教育孩子,她不对孩子动手,而用罚站的方式。

2. 给孩子买东西,会问孩子的意见,并且真正尊重孩子的选择。

其实这样挺好的,这是对孩子的用心和尊重,如果这就是溺爱的话,那就多爱孩子的一点吧。

过年了,那位妈妈打算给儿子买床单,颜色款式,都会让他在网上自己挑选。

从小开始,很多给他准备的东西,一定要让他参与决定,而他摆好的积木造型,没有他的允许,妈妈不会改动他。

可老人有时就是喜欢动一动,结果他哭着闹着,看到孩子这么吵闹,来玩的邻居们都看不下去了。

说要帮她找藤鞭打他屁股,吓得他不敢哭,而妈妈却说这本来就是大人把积木弄乱了,要打也要先打大人的屁股。

孩子一听又放心地继续哭,但没哭多久,还是平静了下来。

所以很多人说她太宠儿子了,就差没把天上的月亮摘下来。

如今,他也会常常掉眼泪,亲戚们见到就说,男子汉还这么爱哭,羞羞脸,结果哭得更大了。

但那妈妈她说男孩也能哭啊!这个年龄的脸不就是说变就变,好好说话,没事。

看完这位妈妈的分享,许多网友妈妈都到下面留言,原来都差不多啊!

 

这世上,爱孩子的方式其实都差不多,而不爱的情况却千奇百怪。

我们说溺爱,其实很多孩子根本就没有得到过爱,父母的冷漠,长期关注事业,忽视孩子的成长,遇到孩子的问题,总是想着如何更快地去解决。

“不许哭!我没空听你哭!”

“不要拖拖拉拉的,我没时间等你!”

“不要烦我,我很忙!”

“自己去读故事书,不要总是找我!”

很多父母都有过这样的幻想:

孩子的问题能自然消失,能一直乖乖地快快长大,那该多好啊!

的确,养大一个孩子,是非常艰辛的事,这里说的养大不是喂饱喂大。

不是动物本能的一代代生育繁衍,而是要把他培养成心智成熟、心理健康的人。

这需要父母关注孩子内心的成长,呵护他们的心灵。

遇到孩子发脾气,你需要看看见、响应他;孩子磨蹭,可以找找原因,帮助他,等等他。

而孩子烦你,其实大部分情况是在呼唤爱,也同时传递爱,你需要把一部分时间花在孩子身上,也许看上去像是在浪费时间。

所以,在担忧溺爱孩子之前,或者指责其他爸妈溺爱孩子之前。

要先看看,到底有没有爱?

 

还有一种观点是孩子得到父母太多的爱,而没有受到挫折,没有得到拒绝,以后去社会上会适应不了。

好像父母一定要给孩子一些打骂,感受排山倒海的情绪打击,让他们学会求饶。

才能在外边学会承受打骂,学会讨好求饶。

这个逻辑对吗?认真一听还真有道理。

可是,用心的爱里,也会有规矩,也会有拒绝,也会有惩罚,这跟爱并不冲突!

而且,真正在社会上适应不了的,往往是那些从小被打骂不停,缺乏父母真正关心的孩子。

他们的童年是痛苦的,没有安全感。

一个人的童年关系模式、内在关系模式和当下的关系模式,会呈一致性,所以我们说原生家庭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

孩子小时候跟父母的关系,跟家庭的关系如何。

在成人后,心理上还是带着阴影,留着抹不掉的印记,缺乏爱和安全感的人,交往时或者是自卑畏缩,举足不前,或者待人粗暴无礼,不敢信任他人。

还别说人,就看看小狗就是如此,那些从小被主人嫌弃,吃不饱睡不好的小狗,它们往往见人就躲,要么就是冷不防朝着你吠。

就算遇到熟悉的人,都不会摇尾巴,因为它们经历过的世界,总是充满被伤害着的痕迹。

而孩子呢?他们的内心会更加敏感,心理更加复杂。

给他满满的爱,他也会对人温和,带着善意。

虽然社会上也有坏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成为坏人那样。

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个温暖的好人,只是在确认安全前,记得带上防备。

 

爱孩子的时候,请记得“有原则,但是不带条件”。

这样就不会陷入溺爱的陷阱中。

以从下面的几点来谈:

1. 给孩子温暖的爱,不带条件

这种爱大抵来源母亲,从婴儿期就开始了。

强调着积极给孩子响应,特别是几个月的宝宝,他们坐在自己的婴儿车里,有时会兴奋地叫唤,有时却又发呆。

这些所有的时刻,他们都需要你关注,因为几个月的宝宝,他们跟母亲是合为一体的。

他们会觉得自己就是妈妈,妈妈就是自己,你的及时出现和响应,会让他感觉舒服。

就算孩子到了五六岁,还是渴望父母的亲吻和拥抱,有的妈妈不知道要不要跟自己的儿子亲密一点。

因为不懂男孩,各种担忧,又听各种说法,不要跟男孩太亲密,要锻炼他们的独立性。

其实这都是一些片面之词,男孩同样渴望父母亲密的爱,只是他们表达的也许没有那样明确。

2. 尊重孩子的选择,积极引导

我们先看看遇到这件事,你会怎么办?

当孩子看到店有卖冰淇淋,吃多了冰淇淋很可能会让他拉肚子,但他却一定要,你怎么办?

要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如果是我,我会跟他说不,然后给他分析,商量好,达成一致的意见。

所以,在尊重孩子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加一个“积极引导”。

当然,有妈妈说这件事孩子并没有选择,倒是很多时候,孩子选择的东西不合理,或者不合自己的心意。

比如:给孩子买学习桌,孩子喜欢的颜色,跟家里的装修风格不搭,而且又太大,房间却很小,怎么办?

我们可以先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肯定他的选择,告诉他我们看到了你的选择,并且也想这样做。

然后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形来分析,当孩子看到了你的尊重和用心,往往也会选择让步,然后再一起商量出合适的方案。

3. 顾及孩子的感受,及时反馈

很多时候,父母顾及孩子的感受,看上去是对孩子太“顺从”,于是就会被人当作是溺爱。

在实际的养育过程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可以鼓励孩子去做,直到能独立做好。

而孩子做不到的事,请及时帮他,不要开玩笑,也不要逗孩子。

这是用心的爱,而不是溺爱。

“打你是为了好,爱你关心你才打你骂你啊!”

这是很多父母的口头禅。

你看人家,多舍得打,这就不是溺爱,看看你,什么都依着孩子,可是,打骂就是爱吗?

4. 还有就是爱要带着规矩

爱与规则是一只手的两面,少了谁,都不行,这世上有真正的溺爱吗?

当然有,而且还有很多,父母溺爱孩子,几乎是动物本能。

看看那些被啃老的父母,满满的悔恨和无奈。

父母可以爱你,但不会为你做一切事,父母希望你快乐,但不要建立在我的痛苦之上。

该推开的要狠心推开,该吃的苦,让他去吃,世界那么大,终归要靠自己,有规矩的爱,不会失控。

给予了孩子真正的爱和尊重,这个孩子长大后不会差!


✅ 加入【Group – Telegram】
https://bit.ly/MamaClub-Telegram

✅ 加入【Page – Goody】
https://bit.ly/MamaClub-Goody

✅ 加入【Group – 心声群】
https://bit.ly/MamaClub-Group

✅ 订阅【Youtube – MamaClub TV】
https://bit.ly/MamaClubTV-Youtube

✅ 关注【Instagram – MamaClub】
https://bit.ly/MamaClub-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