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父母若管不住自己,所有教育都是无用的 -MamaClub

经常听到身边不少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就那么难管呢?

上到十几岁的青春期少年,下到只有3岁的孩子;家长管的越多,孩子越反抗;家长管得越紧,孩子越叛逆。

不禁让人困惑,到底是哪出了问题呢?

有位老师说:

“你在管教孩子过程中,如果你管太紧,感觉特别累,孩子也特别痛苦,那么一定是方法错了。”

“要管好孩子,要先管好自己。”

听过这样一个例子:

地铁上,妈妈看书,孩子在一旁也拿起一本书看;

另一个妈妈在玩手机,孩子也凑过去盯着手机看。

在教育的路上,父母若不能做好榜样,孩子很难不走歪路。

有研究发现,孩子是个全然的“感知器官”,孩子的眼睛像录音机,耳朵就像收音机。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照单全收。然后从他们的视角,将真相粗暴地展现在父母面前。

所以,一个家庭最该被教育的,是父母。父母管不好自己,所有的教育都是无用功。

 

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问题的折射

心理学家曾分享过一个案例:

有一个上小学的男孩,上课不认真听,经常和同学打架,不写作业,性格孤僻…

老师三天两头就找家长,有一次老师更是反映:“孩子上课瞪着老师,眼神很可怕。”

妈妈崩溃了,她觉得孩子简直无药可救。

可心理学家了解情况后发现:孩子的问题其实在妈妈身上。

妈妈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不是吼就是揍。

日复一日,孩子也变得暴躁。妈妈打他一下,他还妈妈两下。

母子常常斗争,孩子故意不写作业,困了就躺地上睡;

而妈妈也跟孩子怄气,孩子一合眼就拿针扎一下!

心理学家建议妈妈停止打孩子,妈妈感到很委屈:

“我能用的方法都用了,是因为没招数了才打孩子。”

多少父母,自己病了,却逼着孩子吃药,父母自己不反思,却逼着孩子改变。

孩子的问题只是果,因在父母身上;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大人造就的。

孩子的每种心理或行为问题,一定和父母的行为有关,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孩子的表现与父母的问题密切关联。

可悲的是,父母的眼睛只盯在了孩子身上,对自己的错误却毫无察觉。

只顾大刀阔斧地砍掉孩子的毛病,只管孩子,不管自己。

这样“双标”教育最容易导致的结果就是:父母越管越头痛,孩子越来越叛逆。

 

好的教育,都是往自己身上努力

教育的关键在于教育父母,父母做好了,孩子自然也不会差。

聪明的父母,都懂得在这4个方面管理好自己。

父母内心充实而丰盈了,才能反过来给孩子带去更好的人格影响。

1. 管好自己的言行,培养孩子的修养

曾看到这样一幕:

一个男孩随口说了一句粗话,身后的爸爸,上前就是一巴掌:“我靠,谁叫你讲脏话的?”

如此不文明的方式,怎么可能教会孩子讲文明?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标杆”。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要先行。

2. 管好自己的情绪,培养孩子的好性格

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二胎家庭里,姐姐无聊时会用手戳弟弟眼睛。

生气时会拿玩具狠狠地砸弟弟头;姐弟起争执时,会对弟弟直接拳打脚踢。

姐姐还会没缘由的上手就打、推、抓,扇弟弟。

每每这时,妈妈都会很生气的拿出针来扎姐姐,用衣架打嘴巴。

从早到晚,家里到处充斥着妈妈的吼叫,姐姐的大哭大叫,弟弟的哭喊。

后来,育儿师问妈妈:“你小时候,妈妈也这样对你吗?”

妈妈几度哽咽,不愿再回忆。

虽然不记得犯了什么错,但父母愤怒的表情和那一句句“你怎么不去死”,刻在了她脑海里。

很多时候,她也知道发脾气不好,可就是忍不住对孩子发怒。

暴力情绪就这样在亲子间代代相传。

父母管不好自己的情绪,孩子遇事也控制不住自己,只会复制父母发怒的样子。

父母遇事时只有先控制好自己的脾气,才能看见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

引导孩子感知,管理自己的情绪。

如此,孩子才能在父母的理解和接纳中学会共情。

3. 管好自己的欲望,培养孩子的自律

有位母女起了争执:

“看了多久的电视了,还不去写作业?”

“爸爸玩了一上午游戏了,你怎么不说他?”

说完,女儿一脸不情愿地拿出了作业本,眼睛却一直盯着电视。

“像什么话?哪有边写作业,边看电视的?”

“呵,就刚刚,是谁一边做饭,一边手机不离手的?”

妈妈生气了,吼道:“我是你妈,小孩能和大人比吗?”

“你自己都管不好,凭什么管我?” 女儿把笔一丢,站起来就进了房间,把门狠狠一甩。

一个放纵自己的父母,怎么可能管好孩子?父母“管好自己”,比管孩子100次都有效。

父母只有先管好自己想玩游戏的冲动,管好自己想玩手机的欲望;

孩子才能在父母严于律己的熏陶下习得自律。

4. 管好自己的习惯,培养孩子的坚持

网上有个问题:父母有哪些习惯影响了你一生?

一位网友回答:

“十几年来,我的爸爸坚持每天6点半起床,看书充电。

而我的妈妈,只要有空闲,也会拿起书本认真阅读。

每天晚饭后,父母总是相约在楼下空地打打球,或是跑跑步;

回家后总是乐此不疲地交流运动的好处。

多年以后,我才惊觉这些是父母“刻意为之”的教育。

曾经的我,早上起不来,一看书就发困,一运动就犯懒。

可当我看到父母都还在坚持,就突然觉得早起也没有那么痛苦了;

读书好像也没有那么难,运动也成了每天的习惯。”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模仿者,培养孩子坚持力很难;但父母自身不放弃,孩子便会在跟随父母的脚步中成长。

 

父母不放弃自我成长,孩子不断努力成长

教诲是条漫长的路,唯有榜样是条捷径。

有位妈妈就说:

“与其每天都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试图掌控孩子成长的每一秒钟;做父母的不如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她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她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工作和责任,她是一位妈妈,更是一位教育者。

她一直致力于自我成长,女儿也学着母亲不断努力成长。

女儿中学毕业后,就独自前往英国求学,最后考上了牛津大学。

女儿感谢道:“我成长过程中,妈妈给我的时间不多,却做足了榜样。”

很多父母在有了孩子之后,都一门心思的扑在孩子身上,付出了很多,孩子却不买账。

这是因为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很难给孩子积极正面的影响,孩子也因此缺乏向上的动力。

孩子最有可能的成长方式,就是复制现在的父母。

教育,就是先自教,而后教人。先自管,而后管子。

只有我们先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引导孩子成为更优秀的人。


✅ 加入【Group – Telegram】
https://bit.ly/MamaClub-Telegram

✅ 加入【Group – 好康群】
https://bit.ly/MamaClub-Promotion

✅ 加入【Group – 心声群】
https://bit.ly/MamaClub-Group

✅ 订阅【Youtube – MamaClub TV】
https://bit.ly/MamaClubTV-Youtube

✅ 关注【Instagram – MamaClub】
https://bit.ly/MamaClub-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