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养育不具有统一标准,但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可以照出父母教育的得与失。
你的孩子有这几个迹象,他以后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如果你的孩子,一个人玩耍也可以玩得很开心,请不要轻易打扰他。
因为他在锻炼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日本作家曾说:
“任何成长的节点和对生命深刻的理解,都必须经历独处和内省才能到达。”
独立玩耍对一个孩子的发展真的太重要了。
只有孩子能够享受一个人的时间,他才能集中精神、保持专注地做好一件事。
也只有在自己玩的过程中,才会激发独自思考,想象力和创造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独立思考,并有能力独立完成任务。”
如此周而复始的反复磨练,可以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这种品质,比单纯成绩的好坏更底层、也更优质。
不仅如此,这项能力对父母来说也非常重要,试问谁不想拥有一个可以独立玩耍的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还小,那就注意不要在早期剥夺孩子独立玩耍的能力。
当孩子自己安静地玩耍时,不要轻易去打扰他,不必无时无刻的陪伴。
成长也需要留白,孩子只有在生命的留白中,才能迸发自己的生命力。
千万不要觉得孩子自己待着多可怜,人家享受着呢。
但如果你的孩子已经长大,却几乎不怎么自己独自玩耍也没关系,任何能力的培养,只要开始就不算晚。
2岁左右,孩子自我意识觉醒,开始用“不”向世界宣示自己的主权。
随后,孩子拒绝的权利便被更大的权威一点一点地剥夺;
小时候是父母,长大了可能是老师、上司、社会或是其他。
当孩子拒绝得有理有据,且很直白的时候,即便是作为大人,也不太有脸继续强硬。
我们大人也常常会“犯错”,或者说,做的“不那么对”。
哪怕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也常一个把握不好分寸,行强迫、强制之实。
尤其是当想法偏离预期,还会激发我们的控制欲,不自觉的说服甚至强迫。
但是,只有在家庭中有拒绝父母、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能力;
在外面才会有拒绝他人、申张自己主张的勇气。
一个敢于拒绝的人,绝对是一个内心坚定、不随波逐流的人;
一个敢于表达自身想法的人,也一定是一个自由而内心富足的人。
这样的人生,不用想也知道有多爽。
有位妈妈有一位特别“懂事”的老大。
因为是姐姐,总是让着弟弟,也尽自己的努力帮助妈妈分担照顾弟弟的辛苦。
记得有一次,她被弟弟故意绊倒。
明明很疼前一秒眼泪还在眼眶打转,下一秒却在看见妈妈从厨房出来后,立马站起来说:
“妈妈,弟弟绊倒我了,我都没哭”。
“哦,你真坚强,比弟弟厉害!”
明明自己也不大,也很需要妈妈的陪伴和关注,但她却压抑了自己的需求,用懂事换取了妈妈的表扬。
孩子受了委屈就嚎啕大哭、感到不公就无理取闹;
求而不得就撒泼打滚;挑战失败就气急败坏,这才是正常的啊!
但很多时候,我们都受不了孩子哭。
要么一哭就忍不住“安慰”:
“不哭了,你最勇敢的。”
“没事,这有什么好哭的。”
要么一哭就烦,暴躁战胜理智:
“就知道哭!”
“别哭了,再哭我就生气了!”
孩子最会察言观色。
如果每次哭的后果都是换来妈妈的漠视、烦躁、气愤,他们很快就会学会迎合父母自我压抑。
特别懂事,委屈了也不哭不闹的孩子,绝对不是因为明事理。
动物园的狮子,都能被训的会跳火圈,孩子学一个忍哭能有多难?
但这并不是我们养育的初衷呀!
我们喜欢孩子勇敢、坚强,但绝不是以牺牲孩子自身的认同和幸福得到的。
孩子终归会经历苦难从而成长,但那也一定是由内而外,认同自身接纳自身情绪后的成长。
孩子无论多大,至少在家里,在父母面前,可以不用隐藏自己的情绪,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孩子人生最初的几年,是性格培养、行为规范、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受家庭影响最大。
父母的养育模式对孩子性格、行为习惯等都具有很大的塑造作用。
而小学后,父母的影响渐渐降低,朋友、环境的影响慢慢增大;
性格和很多行为习惯也都形成,不是不能改,而是再改变会更加困难。
所以说,还是要抓住养育之初的关键期,去培养、去示范、去引导,帮助孩子变得更好。
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不可能有相同的养育模式可以照搬。
但优秀的孩子都是相似的,一定是自信、善良、接纳自己也能接纳他人;
可以融入热闹更更忍受孤独,可以不断学习的人。
✅ 加入【Group – Telegram】
https://bit.ly/MamaClub-Telegram
✅ 加入【Group – 好康群】
https://bit.ly/MamaClub-Promotion
✅ 加入【Group – 心声群】
https://bit.ly/MamaClub-Group
✅ 订阅【Youtube – MamaClub TV】
https://bit.ly/MamaClubTV-Youtube
✅ 关注【Instagram – MamaClub】
https://bit.ly/MamaClub-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