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女孩偷零食被抓,妈妈愤怒扇耳光“我不要你了”… 暴力教育究竟有多恐怖? -MamaClub

孩子偷东西,你会怎么做?

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在超市偷零食被抓现,老板叫来家长。

见到女儿,妈妈不由分说,凶神恶煞般上来就扇了一巴掌。

突然的一记耳光,让孩子一懵,而又满面羞愧,低头哭了起来。

倒是老板娘看不下去,奉劝妈妈回家教育:

“她偷我这么多东西,我连骂都没骂一句,你怎么动不动就打人…”

妈妈怒气冲冲:

“我不想要她,不想管她了!”

围观的一位大妈,忍不住上前干涉:“你以为孩子是东西吗,想不要就不要?”并伸手安抚哭泣的孩子。

孩子做错事,父母就打骂,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背后各有动机,孩子犯错也有其理由和原因。

父母打骂暂时扼制了错误行为的表象,却难以改变犯错的内在动机,孩子没解决的内心问题就会以其他方式呈现。

这就像一剂镇痛的猛药,暂时缓解了表面症状,却让病根越压越深,而最后带来的是更大的损失。

 

暴力教育,以孩子消沉为代价

父母以打为“爱”,但孩子感受到的却是冷漠、拒绝和伤害。

在国外,一位妈妈因暴力逼迫12岁女儿学习被撤销监护权。

妈妈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学习要求严苛,稍有疏忽,动辄打骂、体罚,甚至强迫上小学的孩子学大学英语。

这天,孩子没完成妈妈交代的“提升作业”,正在煮饭的她拿着锅铲就对着孩子打来,孩子下意识地用手一挡,手立即被烫伤一大块。

妈妈还不罢休,再次挥铲打向孩子的脸,又烫伤了她脸颊。

妈妈希望孩子成绩拔尖,强力施压,没达要求就被暴力惩罚,这种“爱”太极端,让孩子身心俱损。

而另一位12岁的男孩,脾气暴躁、沉迷网络、不思学习;面对妈妈的管束会以暴力反抗,甚至自我伤害,这都源于男孩对妈妈的怨恨。

小时候,妈妈经常以打骂教育他。

上二年级时,有次他不愿上学,妈妈很生气,在大街上威胁要把他绑在路边的树上,而后妈妈真就买了条绳子,回家后把孩子绑在椅子上,用衣架打他。

妈妈如此打他不止一次,回想以往,妈妈依然表示出发点是为孩子好,是因为爱他才打他。

然而,妈妈的“爱”,让孩子感受到的却是冷漠和伤害,男孩控诉妈妈根本不爱自己,对她有太多的恨意。

暴力教育能得到一些暂时的、表面的效果,但它是以儿童整体的堕落和消沉为代价的。

父母的打骂本想让孩子长记性,但暴力之下,孩子的注意力被担心和恐惧占据,难以细究犯错原因,而会一犯再犯。

因为暴力会让孩子留下屈辱和恐惧的伤口,他努力保护这伤不被人触及,于是凡事采取消极退缩的态度,而暴力的屈辱下,孩子深深怀疑自我价值,且易形成低自尊。

同时,孩子也在不知不觉中也学到了粗暴和冷漠,要么伤害自己,要么伤害身边的人。

 

尊重,给孩子带来改变

父母尊重孩子,他才能自发地修正自我。

但尊重不等于放任,让孩子为所欲为。

教育家马利亚·蒙台梭利认为,对孩子的尊重,并不是说对他的错误也要全部包容。

孩子有错,父母需要及时纠正,但前提是要对他这个人有尊重。

中国男星张亮一向主张跟儿子天天平等相处,并像朋友那样尊重他,两人做事相互商量,一起玩耍,一起面对喜怒哀乐。

但如果天天行为有所偏离,张亮也会及时纠正。

天天有段时间沉迷游戏,以致成绩下降,张亮知道是他贪玩影响了成绩,就提醒该减少玩电脑的时间。

但天天并不接受意见,还认为自己是为将来的职业打基础,他对爸爸说:“你不是说我长大了可以做喜欢的事吗?你知道现在有种职业叫电竞吗?”

张亮告诉他,电竞也讲究天赋,天天非常自信地说:“我就是那个有天赋的人…”。

于是张亮提出给他五次玩游戏的机会:如果三次都能进前十,就决定培养他打电竞。

结果天天连输三次,知趣地写作业去了。

也有一位成年男性分享爸爸对他的教育:

上学时,他沉迷网络游戏,每天放学后就躲在网吧里玩游戏,并且屡教不改。

一次,他从网吧回家,爸爸非常生气,举手要打他,但始终没打下来,而是抱起身后桌上的电视,狠狠地砸在家门口。

虽然没有砸在他身上,却砸了在他心里。

他的爸爸是警察,脾气很暴躁,却从来没打过孩子,就算犯了错,他也不会用暴力惩罚孩子。

爸爸对孩子作为个体的尊重,让他看清了错误并且改正,而他对爸爸仍旧非常感激。

大人很清楚不制止错误将会带来哪些后果,但孩子往往意识不到,因为他认知还不够。

如果父母再以暴力威胁,孩子就更加迷惑;只要父母对事不对人,尊重以待,孩子才能觉察自己的问题。

在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孩子就能感到被爱和有价值,更加自尊。

他会形成健康的自我评价,对自己有信心,也能接纳自己的错误,孩子对自己产生更好的期待,并不断修正自我行为,来达成期待。

如此,并不需要太多外在的管教,孩子就能自觉地做出更好的行为。

 

父母平和,孩子才能从错误中成长

孩子犯错,父母保持情绪平和,他就感觉到安全,如果再加以引导,错误就能成为孩子成长的踏脚石。

1、孩子犯错后,沟通在先而不是惩罚

孩子每个行为,都受心理需求驱使,惩罚无法真正解决他内心问题,同时也不能满足父母的期待,既伤孩子自尊也让关系恶化。

孩子犯错后,首先是跟他沟通,才能给他带来真正的帮助。

网上一个视频,孩子偷拿了超市糖果,爸爸发现后,并没有责骂,而是问:“你手里拿的什么?”

孩子回答是巧克力,爸爸又问是否付过钱?

孩子否认。

爸爸告诉他没有付钱就不能拿走,并让孩子把它还到售货员手中。

爸爸看到孩子的问题,先是与他沟通,让他为行为作解释,然后告诉他行为的边界,孩子因此就发现了自己的错误。

沟通能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敢于说出真实想法,也避免了对孩子的误解;而父母也因此找到问题所在,帮他改正错误。

2、做平和的父母,不用情绪教子

父母遇到事喜欢炸毛,孩子成长的问题就更多,而平和的父母,更容易养出优秀的孩子。

 

平和的父母,懂得在情绪上来时,先管住它

网上一个视频,三个孩子拿马克笔涂画彼此的身体,其中一个脱得剩下一条裤子,而身上布满了“杰作”。

妈妈发现后,想到自己将要收拾的残局,内心很崩溃,但她克制没发火。

她给机会让孩子说出这样做的理由,而她一边沉默,一次次地深呼吸,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孩子也觉察到妈妈在控制情绪,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孩子主动认了错,还提出弥补建议:“洗澡能把身上的马克笔印迹洗去。”

管住快要爆发的情绪,除了深呼吸,父母首先可以告诉自己:

“先不要发火,在脑海里倒数十下再说”。

这一缓冲往往能够让情绪刹住车。

其次,也可以离开现场,等到平静了再与孩子对话;或者随身带面镜子,等情绪上来时凝视镜中的自己,想象情绪爆发的样子,体会孩子看到后的恐惧,也能及时勒住情绪。

情绪下不教子,保持和平才能带来更好的教育。

《父母平和,孩子快乐》书中说:“培养优秀儿童的秘诀在于引导,引导他们的情绪、管理他们的行为、发展自主能力,而不是试图对他们实施控制,希望让他们马上驯服。”

优秀的孩子,是在引导式的教育下培养出来的。

这需父母运用同理心来限制孩子的行为,而不是惩罚,或限制他的活动和相应的后果,引导是帮助孩子以自助,因此他能形成自律。

十年树木,数十年树人,教育从来没有捷径。

只有以爱心为根、用同理心引导、耐心等待,才能看到孩子长成最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