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跟我说话,我不想做你儿子!”
当还在上小学的儿子,怒气冲冲跟我吼出这句话时,我整个人都蒙了。
万万没想到,我每天挖空心思给他准备一日三餐,风雨无阻接送他上下学,没日没夜教他做功课……
把一颗老母亲的心全扑在他身上,换来的却是他,我的亲生儿子,对我怒目相向。
那一刻,我崩溃了。
我忍不住反思,觉得自己真是个失败的妈妈。
反思过后,我决定写下这些文字,想提醒每一位和曾经的我一样,手足无措、没有经验的母亲。
教育孩子,是一场边犯错边追悔,却永远无法重来的修行。
在养育孩子这条路上,我踩过很多坑,如今也有了很多遗憾。
如果可以重新养育孩子,我一定不会再犯下面这些错,把我的孩子越推越远。
为了方便描述,本文用第一人称来书写。
如果可以重新养育孩子
我再也不会用发火代替沟通
相信每一位妈妈,都有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
我也不例外。
儿子每次做作业,都能把“磨洋工”发挥到极致:
写两个字就东摸摸西摸摸,做两道题就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尿尿,根本安静不了一刻钟。
有一次,从吃完晚饭开始,我就一直陪着他做作业,直到晚上9点,他也没把那一页数学题做完。
再仔细一看,好不容易完成的七八道计算题,还错了四五题。
当时火气就上来了。
“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笨蛋,33+17 和17+33不是一样的吗?怎么能写出一个等于50,一个等于49的?”
“你脑子长哪里去了,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
儿子被我吼了一通以后,明显有点被吓到,泪水憋在眼眶里打转,最后还是没忍住,大声哭了出来。
后来写作业,我明显感觉到他填答案时的犹豫。
每下一次笔,都要偷偷看一下我的脸色,有时候写好的正确答案,也会反复擦掉,最后改成一个错的答案。
我突然意识到:
我对他的大吼大叫,不仅没有起到正向作用,反而打击了他原本就不多的自信心,让他变得胆小怯懦,不敢随意下笔。
后来,跟学心理学的闺蜜聊天,我才知道:吼叫,也是言语暴力的一种。
高分贝的声音,会像一颗炸弹一样,让孩子极度缺乏心理安全感。
我以为我做的一切都是为孩子好,却不知道我的怒吼,其实就是用负面情绪,肆无忌惮地攻击孩子,让他时刻活在不安与恐惧之中。
我们总以为打孩子才是伤害孩子,却不知语言上的伤害,同样会在孩子心上留下深不见底的伤痕。
如果可以重新养育孩子,我再也不会用发火的方式,去代替跟孩子的沟通。
因为我现在终于明白:
狂风暴雨般的吼骂,只会让孩子关紧心门;春风化雨般的温柔,才能真正浸润孩子的心灵。
如果可以重新养育孩子
我再也不会用金钱奖励孩子
很多父母会告诉孩子,只要你学习成绩好,考到了第几名,我就会奖励你多少钱,以此来激励孩子。
我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原因是见效快。
比磨破嘴皮子跟他说道理,跟在孩子屁股后面一遍遍督促他,管用多了。
上次期末考试,我对儿子承诺,只要他这次语文和数学都能考到80分以上,我就奖励他一个大红包。
期末成绩出来,儿子刚刚好达到要求。
为此,我还一度沾沾自喜,觉得用金钱奖励的方法真的很实用。
直到前几天,我食物中毒上吐下泻,整个人虚脱到下不了床。
我叫来儿子,想让他帮我拿下药。
可小小年纪的孩子,却在这个时候跟我谈条件:
“妈妈,我给你拿药,你病好了奖励我买一个变形金刚,班里很多同学都有。”
那一刻,我从头寒到脚。
妈妈正病得下不了床,可我的儿子却只想着怎么从妈妈那里换奖励。
我无比后悔,为什么平时总用奖励的方式教育他,如今养成了他只认钱、不认人的坏习惯。
亲子关系不是商业交易,这种用金钱换取奖励的教育方式,一旦使用过度,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价值观。
久而久之,就连亲人之间的互帮互助和关心体贴,都成了孩子眼里可以交易的筹码,这才是最可怕,最后患无穷的。
只可惜我现在才明白这个道理。
看着眼前这个熟悉但又似乎有点陌生的孩子,我止不住懊恼后悔。
如果可以重新养育孩子,我一定不会再用金钱去激励孩子,而是会把爱和正确的金钱观念种进孩子心里。
并且告诉他,“金钱并不能换来所有想要的东西,比如说快乐、比如说感情。”
如果可以重新养育孩子
我再也不会把孩子的话当“耳旁风”
最近,儿子越来越叛逆,不论我说什么,都喜欢跟我唱反调,跟我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
好几次,我跟他好好说话,想要走近他,他却一副不愿意搭理我的样子。
我一度觉得特别委屈和沮丧。
老公说:“那是因为你从来不会好好听孩子说话!”
我才意识到,原来我已经好久没有好好跟儿子谈过心,也没有好好去听一听他的心里话了。
反倒是我老公,每晚睡前都会去儿子的小房间,跟他聊会天。
小时候,每次他从学校兴高采烈回家,一进门就会“妈妈,妈妈”叫个不停,恨不得想要将所有在学校发生的事,都跟我分享一遍。
可我却只顾着在厨房忙碌一家人的晚餐,随便敷衍他:
“等会儿再说,你快点洗手吃饭吧!”
我和儿子都知道,这个等会儿就再也不会有后续。
有一次,儿子放学回家以后心情很低落,对家里人说话也很冲。
我明明知道他不开心,却只顾着教育他,不要在家里随便摆脸色,从没有想过要问一问他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又是为什么不快乐。
这一桩桩一件件,现在重新回想起来,才猛然惊觉,曾经的我对儿子忽视得究竟有多彻底。
那些曾经没让他说完的话,那些一次次被我当成“耳旁风”,左耳听右耳出的话,其实都是孩子对我的依赖和爱,是我亲手弄丢了它。
我这个做妈妈的,竟然一直伤害着自己最爱的儿子,却不自知。
可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我才懂得:
我常常怪孩子不听话,却从未反思,我从来就没有好好听他说过话。
在育儿问题上,我一直都是一个急性子,往往孩子这边还没张口,我已经急不可耐地噼里啪啦说一堆。
于是,渐渐地,孩子也学会了沉默,不再倾诉。
心理学有一个词叫“存在性焦虑”,是指当孩子无论说什么做什么,父母都是一种冷漠和敷衍的态度,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没有存在感的,是不被爱的。
其实每一个孩子,最开始都是愿意跟妈妈倾诉,也是愿意听妈妈话的。
只可惜,我们总会一不小心就犯一个同样的错误:忘记好好听孩子说话。
倾听是把注意力放到对方身上,它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
如果可以重来,我再也不会把孩子的话当“耳旁风”。
因为我终于明白了,想要孩子听话,我们父母应该先学会听孩子的话。
家庭教育纪录片《镜子》里面有这样一句话: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的人。白纸变成什么样,关键在父母。”
不可否认的是,养育一个孩子真的不容易。
为了孩子,我们付出了无数心血与时间,就是希望他能成为人格健全、有所成就的人。
没有一个父母会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很多时候,我们爱的理念扭曲、爱的能力缺乏、爱的方式错误,会硬生生把对孩子的爱,变成难以愈合的伤害。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只有一次,教育更无法撤回重来。
为人父母,的确不需要考试,但身为父母的我们,却永远不能停止反思与学习。
比起做完美的父母,一个懂得在自省和学习中,与孩子保持同频的父母,才是孩子一生的福气。
人生上半场,我们陪孩子风里雨里前行;人生下半场,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旗开得胜,平安顺遂。
愿每一位父母,都能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