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在公元,听到一位奶奶和孙子之间的对话,孙子和小朋友玩的不愿意回家,奶奶劝说:
“你再不回家你妈妈要生气了,到时候我可不帮你。”
可能是之前妈妈生气给孩子造成过不好的体验,孙子听了这话不情愿地跟着奶奶回了家。
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很多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只求目的,不讲方法,喜欢说“再不听话爸爸/妈妈要生气了”之类的话,或者直接发脾气,对孩子大吼大叫。
表面上看这个方法好像立竿见影,能镇住孩子一时,可是其实这么做无异于饮鸠止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用生气制服孩子,“杀伤力”大
在《妈妈是超人》的这个亲子节目里,董洁和顶顶母子有这样一段表现:
顶顶一个人在玩耍,董洁要求他过去和母亲一起“享受他们两个人的时光”,顶顶不愿意,董洁说:
“你再不过来,妈妈就哭了!”
果然,顶顶看到妈妈的眼泪,就放弃了自己一个人的开心玩乐,满足了妈妈的要求。
董洁通过用哭泣的情绪,成功地控制了自己的孩子。
同样的道理,家长用生气来制服孩子,其实就是企图用情绪来操控孩子,怒火之下的家长,往往会把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忽略,让孩子接受到错误的讯息,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即便当时孩子被迫乖乖听话,但伤害也从此生了根。
有研究显示,经常对6岁前的孩子生气,会让孩子形成消极的负面人格,产生自卑、内向、忧郁的心理,而且害怕与人相处。
他们将常常处于担惊受怕之中,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又会惹父母生气,缺乏安全感,逐渐就会形成看父母眼色,看别人眼色做事的习惯。
而且,孩子还会学习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遇到事情十分情绪化,也动不动用生气来“要挟”别人,不利于情商的培养。
生气不应该成为管教孩子的理由
曾经有家长讲了一段教育孩子的经历:
她对调皮的儿子发了一顿脾气,气消后,她问孩子:“知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
儿子一脸茫然看着她说:“我惹妈妈生气了,下次不会了。”
这位家长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生气、发脾气并没有让孩子认识到错误本身,只会让孩子恐惧、伤心,自己事后也感到后悔。
本来,孩子做错事,或是调皮捣蛋,作为父母应该教给孩子的是为什么那样的行为不对,应该怎么做,而不是随着自己的脾气来,用情绪压制孩子,用自己生气让孩子屈服。
按照这个逻辑,孩子只要尽量不让妈妈生气就好了,根本认识不到自己的言行举止有什么问题,难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喜欢推卸责任。
而且,孩子不明白对错,还会不断试探家长的底线,一次次在犯错的边缘试探,更是给以后的教育增添了麻烦。
就像文章开头的例子,奶奶应该告诉孩子的是“到吃饭时间了我们就应该回家,不然妈妈在家里会等我们等着急的”,而不是用“再不回家妈妈要生气了”来制服孩子。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不应该只求达到目的,方式方法更为重要,需要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宽容和信任。
遇事先冷静,寻求积极的解决办法
有人说,愤怒的根源是自己无能,因为如果你能想到应对的办法,你就不会发火了。
对待孩子的言行,家长们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用生气来管教孩子。
不管孩子做了什么样的事,也不管这件事我们如何不满,在跟孩子沟通时,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
• 他的某个行为需要改进,但我们对他的爱永远不变;
• 引导他作出行为上的改变,不是为了讨好他人,而是帮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遇到任何事情,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先保持冷静,再看情况,分析原因,看孩子是需要关心抚慰还是行为引导。
多一分同理心,用尊重、商量的语气和孩子对话。
比如孩子把玩具扔的到处都是,家长可以尝试这样和孩子说:“你把玩具扔了一地,这让妈妈感觉很糟糕,妈妈喜欢干净和整洁,你不玩的时候愿意帮助妈妈把玩具放到柜子里吗?”
相信这样的表达,孩子不太容易拒绝。
此外,孩子做得好的、对的地方,多一点夸奖和鼓励,在父母的信任和期待中,孩子往好的方向努力的积极性会更高,自觉性和自信心都能得到增强。
因为,比起生气,温柔而坚定的话语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