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当孩子用哭闹要挟你时,你的这个举动,对孩子是一种伤害 -MamaClub

晚饭后带着儿子在公园散步,路过便利店门口,看见一个小女孩,扯着妈妈的衣角,一边哭一边试图把妈妈往店里卖糖果的地方拽。

妈妈起初站着不动,几番劝导无果后,突然挣开女儿的手,一言不发,转身快步离开,很快就消失在拐角处。

发现妈妈真的“消失”了,小女孩怔了一下,马上冲出来,边撕心裂肺地喊着“妈妈,妈妈……”,边朝着妈妈离开的方向疯狂追赶,哭花的小脸上,恐惧清晰可见。

看着小女孩踉跄的身影,儿子说:“她妈妈不要她了。”

和那个小女孩一样,儿子并不能理解,这只是妈妈建立规则的一种“策略”,他们感受到的,只有被抛弃的深深的恐惧。

在这场控制权的角逐中,妈妈仅用一个决绝的转身,就轻松赢得胜利。

 

每一位父母,都曾被孩子的哭闹“要挟”过。

在《妈妈是超人》中,马雅舒的育儿方式曾被网友们质疑,说她“不懂教育,溺爱孩子”。

女儿不想吃饭要吃冰淇淋,一哭,就给;不肯睡觉,对妈妈又踢又打,一哭,就抱;不想上幼儿园,一哭,差点抱回去。

聪明的孩子,从此知道自己拥有了一招制胜的“法宝”,只要不停地哭,总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马雅舒的一再妥协,让女儿米娅缺乏独立自主能力,出现各种任性行为,甚至面临被幼儿园退学的风险。

妥协、溺爱,造就的很可能就是一个个任性的“熊孩子”,甚至“巨婴”。

不想被孩子的哭闹要挟,却又不能妥协,不能打骂,于是很多妈妈们采用了一个看似有效的办法:不理会,直接走掉。

孩子在家哭闹,走开,别理他,哭累了自然停了;

孩子在外面哭,走开,别理他,发现大人不见了自然就跟上来了。

就像那个索要糖果的小女孩,妈妈的消失,让她再也来不及去抓心心念念的糖果。

这种冷暴力的处理方法,和前几年大热的“哭声免疫法”一样,简单、直接。

可是近年来“哭声免疫法”给孩子心理带来的损伤,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所验证。

最直接有力的证据,便是“哭声免疫法”的教育理论依据的提出者——

有位行为主义专家,他的孩子在这种冷漠的养育方式下,大儿子自杀身亡,二女儿多次自杀,小儿子一直流浪,靠他的施舍勉强度日……

孩子用哭闹来要挟妈妈,可妈妈的突然消失,何尝不是对孩子的一种威胁?失去妈妈的恐惧,比起孩子的哭闹,杀伤力更大。

也许,孩子会很快停止哭闹,会变得“很乖”,却并不是因为学会了规则,而是因为“妈妈不要我了。”

经常陷入这样的不安和恐惧中的孩子,内心始终缺乏安全感。

 

有妈妈说,她曾经对女儿也用过同样的方法。

大约从三四岁起,女儿就开始变得爱哭,去超市要买各种玩具,即使家里已经有一大堆类似的,被拒绝后撒泼哭闹,我转身就走;

晚上不肯睡觉,把她放到卧室外,我把门一关自己上床;

每次只要我用上这一招,女儿很快就能停止哭闹,即使忍住抽噎,也会乖乖地配合。

女儿越来越懂事,我也暗自欢喜。

直到有一次独自跟着小姨去旅游,回来后小姨对我说:“这孩子太让人心疼了,小小年纪,总是小心翼翼,生怕不能讨好所有人。”

我才猛然醒悟,我的这种粗暴冷漠的教育方式,一直在伤害着女儿渴望爱的小小心灵,让她变得如此敏感脆弱,谨小慎微,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或许在我一次次的离开以后,女儿早已明白我只是“吓唬”她,但她仍然害怕,万一哪一次变成了真的,万一我真的抛弃了她,因为害怕这个万分之一,她宁愿一万次妥协,永远做一个懂事的乖孩子。

在这场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中,父母以爱作为武器让孩子放弃抵抗,然而,这是一种有条件的爱。

著名教育家尹建莉在《自由的孩子最自觉》中说:

有条件的爱,其本质是自私的——那么大人教给孩子的正是自私。

也许,有的孩子在经过几次吓唬以后,明白妈妈只是假装消失,不再害怕,但是孩子与父母之间亲密的信赖已经被破坏,你接下来的所有教育方式,都会大打折扣。

与父母的联结,是孩子感受爱的重要途径,当孩子哭闹时,父母的离开,对孩子情绪和需求的漠不关心、无动于衷,直接斩断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爱的联结。

对于孩子来说,无回应,即是绝境。

 

我们都知道,当孩子为了某些不合理的需求而哭闹不止的时候,正是我们为孩子建立规则意识的最好时机。

然而对父母而言,难的不是教给孩子规则,而是同时给予爱与规则。

对待哭闹的孩子,“四个不要做只做一件事”:

不要打,以大欺小,不公平;不要骂,会给孩子不好的示范;

不要说,孩子正闹情绪,听不进去,说的多会让孩子以为你在求在哄他;

不要走开,因为走开就成了单独禁闭,那叫惩罚,没有教育意义;

只做一件事,就是一定要陪伴他,告诉他:这样做不对,你要闹就闹吧。等孩子情绪完全平复以后再进行沟通交流。

陪伴但不妥协,让孩子知道,你爱他,但对于他的要求,答案是“不”。

贾静雯对女儿咘咘,正是采取了这样的教育方式。

在一次临睡前,咘咘不肯睡觉,吵着要出去吃苹果。贾静雯平静地说“不可以”,在咘咘出去之前把门关上了,咘咘委屈大哭。

贾静雯对咘咘说:“不行,你哭也没有用。”仍然坚持不开门,然后静静地站在咘咘的旁边。

咘咘哭了一会,渐渐安静下来,贾静雯抱起咘咘,温柔安慰,咘咘很快躺到床上安然入睡。

温和而又坚定的正面管教方式,让孩子虽然被拒绝,但仍然可以感受到联结,感受到爱。

只有无条件、有原则的爱,才是孩子成长最需要的心理营养。

 

有时候,孩子对某一件东西的执着,并不只是单纯想要这个东西,而是为了证明父母对他的爱。

就像失去拉线四处飘荡的气球,需要寻找着落点。

于是通过一次次的任性耍赖,来试探和证明自己被爱。

这时在孩子心里,自动生成了一个公式:我要什么,你给我什么=你爱我。

于是每次哭闹时父母的陪伴,就变得至关重要。

孩子越是哭闹,越是不能视而不见,因为每一个哭闹的背后都是他们在说:妈妈,我需要你。

我要我想要的,当我想要的时候;

我看上去什么问题都没有;

我需要你告诉我怎样与人分享自己的挣扎;

我总在考虑别人之前先考虑自己……

高兴、迷茫、悲伤、怨恨,所有的这些时候,我都需要你。

当孩子哭闹的时候,企图控制你的时候,正是他最需要你的时候,请你用爱的方式告诉他:规则也是爱的一部分。

爱和规则,请一同给予他,不要离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