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告知患了绝症,生命只剩下几个月,大多数人的反应是「剩下的人生要好好过」。
不过,假设你长命百岁,但在余下七十年都要面对某种难以启齿的隐痛,人生还显得那么值吗?
某年,韩国笑星朴智善与母亲自杀了。
这让我们重新意识到,原来有些看上去不严重的「小病」,也可能加速死亡的到来——不是由于疾病的生理影响,而是漫长痛苦带来的「致郁」作用。
从朴母亲的笔记推测,朴智善生前饱受皮肤病的困扰,疾病的恶化可能诱发了她的自杀。
朴在一次访谈中说,她从中学起就由于皮肤问题多次就诊,严重到休学,皮肤时常瘙痒,睡觉时会不知不觉挠得脸出血,不得不把手绑上。
但在新闻下面评论中,仍有人提出质疑:这种「小病」又不会死人,真有人会因为这种原因放弃生命吗?
很多慢性躯体疾病和疼痛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障碍;
反过来,焦虑和抑郁也有可能导致躯体疾病加重——一些「小病」乃至不算病的「小问题」,都会产生影响。
折磨人的「小病」,当碰上共患的精神疾病,可以比「绝症」可怕。
而比疾病更危险的,是社会对这群人痛苦的选择性忽视。
TA 有多痛苦?
没有语言能准确描述
「差不多快三年了吧,现在哪都不愿意去,我就待在家里,天天捂着耳朵,忍着忍着就过去了。」
这是 2016 年,有研究者访谈 22 位耳鸣的老年人时,一位耳鸣患者的原话。
患者听到的声音既不来自外部,也不来自耳朵,而是来自脑内。
这些声音可以听起来像鸟鸣、像尖叫、像金属敲打、像指甲划黑板,乃至像喷气式飞机的轰鸣,严重干扰正常的听力。
有患者描述这种感觉像「耳朵里面老是有个声音,又像塞了团棉花在里面,我能听到耳朵里面响,但就听不到外面的声音了」。
耳鸣发作时,看电视只能看画面,听不清别人说话,连儿女都嫌弃:
“到了我这个岁数,耳朵听不见也是常事,但觉得最近越来越严重,我女儿也开始烦我了。每次跟我说话要讲好几遍,她觉得不耐烦了,也不愿意跟我多说话,每次这个时候我就觉得更烦。”
这种疾病无法用「疼痛」来衡量,很多长期耳鸣并不是所谓大病的预兆,病因比较复杂。
得病的人每天都在「等耳鸣来」与耳鸣发作的纠缠中度过,耳鸣不来就持续担心它过会儿找上门,一来则万事皆休。
耳鸣会死人吗?
从纯生理角度讲当然不能,但实际上,它与抑郁、焦虑和自杀意念增强的关联性相当显著。
五成到九成的耳鸣患者伴有抑郁或焦虑,重度耳鸣的患者中,9% 的女性和 5.5% 的男性尝试过自杀。
更糟糕的是,公众普遍认为耳鸣是可以忍受的“小毛病”,或者某种大病的预兆,而不是一种本身可能造成巨大痛苦的疾病,也很少专门针对它进行治疗。
吵闹的摇滚音乐能达到 110 分贝,而耳鸣在脑内产生的「音量」可以跟这个接近。
这样容易与精神疾病共患的「小病」还有很多。
网上有一个问题:
一千八百多个回答,很多是患者在倾诉,几乎把各种致痛、「致郁」、带来功能丧失和人格尊严受损的慢性疾病都提到了:
从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狼疮、甲状腺功能减退,到久治不愈的湿疹、银屑病、空鼻症、飞蚊症、溃疡性肠炎、腰脱、慢性神经痛、纤维肌痛,乃至严重的痛经……
容易与抑郁、焦虑共患,或(和)伴随自杀风险升高的慢性疾病,能列出长长一串。
它们大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致命疾病」,但带来的痛苦只有患者最清楚。
与慢病共患的精神障碍多普遍?
你身边的人可能正在经历
慢病带来的折磨分两层:生理上无穷尽的疼痛或不适,心理上的孤立和自卑。
它们又容易互相促进,形成一个难以逃脱的环。
在一项针对 2779 名 65 岁以上患者的调查中,约一半的患者每天都疼痛,21.6% 的患者未接受任何止痛药物或其他镇痛治疗。
这还不包括那些诸如耳鸣、瘙痒、呼吸不畅等,无法用「疼痛」概括的慢性不适。
从小被教育「吃苦耐劳」,遇到病痛「忍一忍就过去了」,是很多人的常态。
殊不知,疼痛具有「痛觉敏化」效应,在连续疼三到六个月之后,大脑会锁定这种认知回路,遇到不足以引发痛觉的外界刺激,甚至根本没有外界刺激,也会产生疼痛。
越忍着痛,人越敏感。
到最后,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让患者感觉难以接受。
为什么要科学镇痛、科学治痛?因为疼痛的破坏力并不一定依附于其他疾病,疼痛本身就带有破坏力。
你身边的父母、亲朋、好友、同事中,很可能就有人在默默病着、痛着,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就诊,也没有告诉他人,继续默默装作过着「正常」的生活。
韩国一项对 8500 位中老年人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慢性疾病都会伴随自杀意念与自杀风险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关节炎和肾衰。
这些慢病老人在过去一年中,出现自杀意念的是 25% ,远高于一般人群的 6% 。
年轻人也一样。加拿大一项研究,分析了五千多名 15 到 30 岁患者数据,发现慢性疾病和疼痛的患者,自杀意念与自杀行为都显著高于健康人。
而所有的自杀中,接近 10% 发生在有慢性疼痛的患者身上。
另外,超过一半的慢性疼痛患者会并发抑郁症状,而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又会反过来「躯体化」,在人身上制造更多的疼痛。
这种机制不仅仅是心理上的,有学者发现,两者存在神经层面的直接关联。
这些疾病很多属于现代医学的「疑难杂症」,病因未明或者难诊难治,很多患者从正规治疗转向了游医、偏方。
这时,身边人的不理解就更雪上加霜。
在传统观念中,慢性病很大部分是「小病」,社会和亲人对这些疾病的痛苦认知不足,常常不能理解患者。
长此以往,很多患者也放弃了与亲友的沟通,逐渐走向自我封闭。
不愿被慢病从精神上打垮怎么办?
有句名言说: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但相比于帮助和安慰,现代医学存在过度强调「治愈」的倾向。
医学更愿意与疾病死磕,而对于暂时磕不过的疾病,往往不重视缓解症状、减轻痛苦——包括精神痛苦。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试图扭转这种倾向。
关注患者精神健康,打断慢性病痛与抑郁、焦虑、自杀的「闭环」,是一项需要患者、医药界和亲友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
我们能做的至少有两件事:
1、改变求诊思路,从「求治」到「求解」
长期以来,精神医学、心理学与「身体的」医学之间仿佛隔着一堵墙,阻碍了医学对病人身心健康进行综合关注。
现在,有许多新领域正在敞开。
比如说,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疼痛科」,但不少医院已经开设了这个科室。
各种神经痛、肩颈腰腿痛、癌痛,以及类风湿关节炎、带状疱疹后遗症、痛风等其他科室难解决的疼痛困扰都可以找疼痛科。
有些难治的疾病可以利用先进的微创和神经调控技术,进行科学治痛镇痛。
相关的服务还包括康复科、慢病管理科,以及精神科和心理治疗等。
对患者来说,如果病痛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不妨转变就医思路,从寻求彻底医治,转向寻求症状缓解、精神疏解。
比如说,控制长期耳鸣的很多疗法是精神-心理的,像耳鸣习服疗法、噪声掩蔽、放松和转移注意力的训练等等。
它们不能消灭耳鸣问题,但能训练人的大脑不再注意到耳鸣。
2、周围人的理解与支持是关键
鲁迅先生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这恐怕是很多慢病和慢性疼痛患者要面临的事实。
看上去是「小病」,可能非常常见,不会轻易致死致残——这一切都是身边人不理解患者的理由。
对于旁观者而言,患者的痛苦和挣扎并不直观可感。
当这样一个人进入「病号」角色,动辄因为「小病」到处求医、影响家庭、退出工作和学习,旁人就很难不觉得厌烦、矫情,也很难不恶意揣测患者是否是装病。
来自亲友的偏见,恰恰是让很多慢病患者精神与身体状况恶变的催化剂。
面对慢病和慢性疼痛患者,如果做不到雪中送炭,至少可以不去雪上加霜。
耐心聆听对方的感受,了解对方需要什么并尽量给予支持,对「小病」引发的功能障碍报以耐心和包容,就已经能帮到对方很多。
但愿医学知识的普及,可以让人类的悲欢稍稍相通一点。
资料来源:
1. 丁香医生
✅ 加入【Group – Telegram】
https://bit.ly/MamaClub-Telegram
✅ 加入【Group – 好康群】
https://bit.ly/MamaClub-Promotion
✅ 加入【Group – 心声群】
https://bit.ly/MamaClub-Group
✅ 订阅【Youtube – MamaClub TV】
https://bit.ly/MamaClubTV-Youtube
✅ 关注【Instagram – MamaClub】
https://bit.ly/MamaClub-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