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妈妈经常询问医生,肠绞痛是什么?
尤其是看到自己宝宝哭闹、皱着眉头,爸爸妈妈们更是心痛不已,恨不得把宝宝的疼痛转移到自己身上。
但是宝宝太小,无法用言语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只能以哭闹的方式来引起你的注意,其中包含了太多的信息,下面介绍一下两个关键信息,肠绞痛和肠套叠。
先来看看比较普遍的肠绞痛。
根据研究显示,约有10~20%的宝宝曾有肠绞痛的现象,常见于刚出生2~4周龄的宝宝,2月以后这种情况逐渐得到改善,3~4月逐渐消失。
很多妈妈们自从知道了“肠绞痛”这个词后,宝宝一哭闹,就想到这会不会是肠绞痛。
特别是新手妈妈们,一遇到宝宝哭闹不停,就像新手上路一样,不知道到底要踩油门还是刹车,慌得不行。
这里为了方便大家区别普通哭闹和肠绞痛,列举了几个常见的特征,以供参考。
1.持续性、规律性哭闹
持续性表现为:每次哭闹持续时间较长,多半在两三个小时左右。
规律性表现为:每次哭闹时间段相对重合,一般在傍晚或者夜晚时间段。
频率为:每周至少3天且持续时间至少一周以上。
2.肢体方面
脸部胀红、口周苍白、膝盖缩起、握拳踼脚、双手紧握、脚部发凉、难以入睡等现象。
3.难以安抚
无论是抱抱、哄哄、摇摇还是喂奶,宝宝还是哭闹,即使安抚好也会马上再次进入哭闹状态。
以上为肠绞痛的几个比较明显的特征,但我们也知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同样,很多时候由于是主观判断,且每个宝宝的体质、生理表现形式等差异因素,在妈妈们逐渐掌握宝宝哭闹表达的信息(如饿了、冷暖等)后。
一旦出现异常哭闹和异常表现,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无法缓解等现象,应当去医院咨询诊断。
如果是正常的肠绞痛,爸爸妈妈们其实不用过于担心,这是由于小儿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或者肠胀气引起的疼痛。
1. 让宝宝吮吸
给宝宝一个奶嘴或者喂奶,容易让宝宝得到安全感,逐渐回复平静。
2. 按摩
宝宝的皮肤非常娇嫩,可以在手上涂抹一些宝宝用的润肤霜,然后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柔宝宝的腹部,有助于缓解胀气引起的疼痛。
或者让宝宝趴在膝盖上,手指轻轻按摩后背,可以减轻腹部的一些压力。
正常情况下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肠绞痛会逐渐减缓并消失。
另外,虽然宝宝哭闹的厉害,也不会影响正常吃奶,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没任何影响。
那肠套叠是什么呢?和肠绞痛一样吗?
差多了!千万注意!
肠套叠是婴幼儿期非常严重的外科急症。
在哭闹的同时,往往还会伴有以下比较严重的症状:血便、呕吐等。
基于对肠绞痛的理解上,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肠套叠和肠绞痛的区别:
肠套叠通俗一点讲就是“肠套肠”,类似钢笔插在钢笔帽的状态。
即一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嵌入了相邻的肠管中,套进去的一部分肠管由于受到压迫而产生水肿和淤血,时间长了肠管会发生缺血、坏死、甚至肠穿孔等不可预料的后果。
目前肠套叠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 肠蠕动紊乱:宝宝的肠道发育还不够完善,肠道蠕动节律变化较大,许多原因会造成肠蠕动紊乱,比如腹泻、发热、饮食改变及辅食刺激等。
2. 病毒感染:肠套叠可能与一些病毒如腺病毒、轮状病毒等感染有关,进而导致回盲部集合淋巴结增生,局部肠壁增厚,甚至形成肿块向肠腔凸出构成肠套起点。
3. 宝宝时期的回盲部系膜尚未固定完善,回盲部游动较大,容易引发肠套叠。
1. 肠套叠一般发生在4~10个月左右,个别2岁左右仍有发病可能。
2. 男宝宝比女宝发病率更高,大约为2:1。
3. 肥胖的宝宝发病率高。
4. 发病比较突然。
1. 严重性腹痛
肠套叠发生时,由于剧痛,宝宝会突然出现哭闹异常,且有脸色苍白、腿部弯曲等现象。
这种情况往往暂时得到缓解,然后反复发作,直至宝宝精神萎靡,无力哭闹。
2. 呕吐
腹痛不久便会出现呕吐,起初是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随后没有东西了还会吐出胆汁。
3. 便便呈果酱样式
宝宝大便从正常状态,逐渐变成类似果酱一样带血或者带粘液的异常便便。
(这里建议如果有异常便便,爸爸妈妈们可以用手机拍摄下来,如果出现需要就医的情况,照片能方便医生确诊,及时治疗)。
4. 腹部肿块
由于肠管发生套叠,所以用手抚摸,会感觉到肿块一样的异物。
遇到以上情况,不要再问怎么处理了,应该立即送往医院诊断治疗!
虽然肠套叠病因尚不明确,但是在宝宝照顾上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比如合理添加辅食,平常注意护理、注意卫生、注意环境气候变化等等。
当然,也要有警觉意识,如果宝宝出现严重症状,应当及时就医。
今天的文章到此就结束了,如果宝宝出现肚子痛、哭闹的情况,妈妈们不要慌张,因为妈妈的情绪也会影响到宝宝的情绪,此时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