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都说了多少次了,不要偷偷给孩子吃这些棒棒糖!”
刚下班回家,就看到4岁的儿子小牧,正在吃大人不止一次划入“禁食”名单的棒棒糖,就连小舌头上,都是棒棒糖沾染的颜色。
不用想都能猜到,肯定是斗不过孙子软磨硬泡的奶奶给的。
“孩子要吃,偶尔一次没事的。”老人家小声辩解。
这样的场景,想必每个老人带娃的家庭中,都会时有发生。
这样的烦恼,也困扰着许多妈妈们。
且不说大家都知道的一些带孩子分歧,单单是老人常常挂在嘴上的那些口头禅,就总是令做父母的,头疼不已。
“都怪地板,把宝贝撞疼了,打它”
阿古的婆婆,是出了名的疼爱孙子佑佑。
佑佑在客厅玩,跑来跑去的时候,不小心被椅子绊倒,头磕在地板上,疼得哇哇大哭。
奶奶赶紧跑来,抱起佑佑,对着他的小脑袋吹气,一边吹还一边安慰孩子说:
“佑佑乖,都怪这个椅子,绊倒了我们佑佑,奶奶帮你打它!”
“都怪这个地板,让我们佑佑撞疼了,奶奶踢它,看它下次还敢不敢欺负我们佑佑!”
听到奶奶的安慰,看着奶奶夸张打椅子、踢地板的样子,佑佑是渐渐收住了哭声,可作为妈妈的阿古,却每次都异常心塞,忍不住要教育她婆婆几句。
生活中,很多老人带孩子会出现这样一个通病:
摔倒了,怪地板,都是地板的错!坐椅子没坐稳掉下来,打椅子,是椅子不牢固…
可是地板和椅子在那一动没动,它又何错之有呢?
明明是孩子自己不小心,又凭什么让这些物品承担怒火?
老人这样的安慰方式,或许让孩子一时得到了情感上的安慰,能够尽快停止哭闹,但长此以往,只会给孩子传递一个错误的观念:
当他遇到伤害或者挫折的时候,他首先应该去责怪别人!
这样的行为,有人称之为“复仇式育儿”。
一旦孩子在小时候,养成这样一种错误的观念,那以后不论他遭遇了何种境况,都会认为这不是自己的错,而是别人的错,自己不必为此承担责任和后果。
就像佑佑的奶奶会反驳一样,很多老人会觉得:我只不过是打了椅子和地板,又不是教孩子打人,有什么关系?
有人说:“在孩子的眼里,万物同物。”
我们对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态度,其实在孩子眼里,和对待人的态度是一样的。
就像小小年纪的佑佑,已经学会了狡辩和推卸责任,明明自己玩滑滑梯摔倒了,却会用小手拍打奶奶,怪奶奶没有扶好他。
凡事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遇到问题只会怨天尤人,不懂得体谅和宽容他人,这样的“复仇式育儿”,只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毒药”,最终令他们一步步走向痛苦和失败。
“你再这样,奶奶让警察把你抓走了”
前几天开始,儿子小牧吃饭总不乖。
奶奶每次都精心给他准备,各种好看又好吃的饭菜,可一到了饭点,他不是想喝牛奶,就是想吃饼干,唯独不肯好好吃饭。
那天,楼下正好有辆警车“滴唔滴唔”地经过,小牧奶奶就“恐吓”他说:
“你听,警车就在楼下,你再不乖乖吃饭,奶奶就让警察把你带走,不管你了。”
刚满4岁的小牧,哪懂那么多,一听奶奶不管他,要让警察带走他,也不管警察是好是坏,立马眼泪汪汪的,瘪着嘴开始一勺一勺吃饭。
晚上妈妈下班回家,小牧偷偷问妈妈:”妈妈,警察会抓小孩吗?”
妈妈才意识到,原来奶奶这样的“恐吓式”教育,已经在这个小朋友的心里留下了大人难以理解的阴影。
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不只是老人,甚至有一部分年轻的爸爸妈妈,也都会采取这样的“恐吓式”教育,用“警察”这样的特殊身份,来吓唬和管教小孩。
就像前不久,还曾上过热搜的新闻:
12岁的儿子,不想写作业,妈妈辅导作业“崩溃”,报警让警察把孩子带走。
7岁女孩商场偷玩具,亲妈报警教育女儿。
这样的行为,或许暂时会让孩子因为胆怯,而选择“听话”,但却会造成一些难以估量的后果。
网上曾流传过这样一张图:
“请不要告诉你的孩子,如果他们调皮我们会把他们抓走。
我们希望他们在感到害怕的时候会跑向我们,而不是被我们吓跑。谢谢!”
有一个老民警,曾讲过一个亲身经历的案件:
一个3岁的孩子,被一个戴鸭舌帽的男人拐走。
监控中曾显示,孩子有好几次曾想要向小区里的保安求助,可每次想走过去,却又害怕得退了回来,最后只能跟着人贩子走了。
万幸的是,孩子最终找了回来。
当被问到为什么不找警察求助时,孩子弱弱地回了句:
“奶奶经常说,警察会把我抓走的!”
吓唬,是摧毁孩子安全感的利器。
抹平孩子心灵的恐惧,不比复原一件古董更容易。
当孩子们对“警察”这一职业,产生错误的“妖魔化”理解之后,一旦孩子真的到了需要帮助时,他们可能不会主动找警察,从而将他们挡在了安全线外。
“我们还小,慢慢来,以后再改”
前两天,小欣带着6岁的女儿乐乐,和小区里的小朋友一起玩沙子。
游戏过程中,她看中了另外一个小女孩手里的小铁锹。
乐乐二话不说,就一把从那个小朋友手里,把玩具抢了过来,还不小心把那个孩子推倒在了地上,顿时那个小女孩就哭了起来。
无奈之下,小欣道了歉并带乐乐回了家。
就在小欣刚准备借这件事,好好教育下乐乐时,孩子的外婆知道了,立马冲出来抱走了孩子,还一个劲儿念叨:
“我们家乐乐还小,哪里懂这么多啊!
以后慢慢教就好,你现在骂她也没用啊!”
孩子还小,就能不守规矩、不懂礼貌吗?
这样的想法,似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带娃的老人,甚至很多父母的常态言论。
孩子还小,他闯了祸你跟个孩子计较什么?
孩子还小,这次犯了错,长大了肯定就不会再犯了!
我们总说等孩子长大,可到底什么时候才算是长大呢?
向孩子传递正确的是非观、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和社交礼仪,是我们的重要职责。
“他还小”,不能成为抵御责备与批评的“免死金牌”。
不禁想起,曾轰动全网的那个新闻:
10岁男孩在上海一家书店,猥亵5岁女童。
事后,男孩的妈妈说孩子小、闹着玩为借口,甚至还狡辩说是女孩自愿的。
孩子还小,所以不用道歉不用接受惩罚,可当没有受到教训的他长大了,社会的毒打却不会一而再地放过他。
某工作室曾做过这样一个比喻,特别形象:
“教育,就像5令吉的停车费,再便宜都觉得贵,突然有一张罚单贴在玻璃上让交200令吉违章停车罚款的时候,真后悔,早知道就给5令吉停车费了。
当你拿孩子“小”逃避管教的责任,可能会获得一时的原谅,但是等到孩子大了,他的坏行为逐步升级,你怎么说,他都不会听了。
因为你已经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间。”
老人带孩子,往往会过度保护或溺爱孩子,对孩子的不正确行为过于包庇,这样其实反而害了那个“被教坏”的孩子。
你看,看似小小的一句口头禅,可隐藏其中的错误世界观和人生观,却会成为孩子未来立足于世的最大阻碍。
那么,如何解决隔代育儿中的那些分歧,让老人明白这些“口头禅”的危害呢?
1. 换位思考,肯定老人的付出。
老人已经成功把我们带大,想当然的也会用自己的那套方法,带我们的孩子,但不能否认的是,他们的初心和我们一样,都是为了孩子好。
带孩子是一件“苦差事”,我们自己深有体会,所以要学会理解老人。
在能力范围内,记得时常给老人买点小礼物,对他们说一句“辛苦了”,虽然他们嘴上不说,但是付出被肯定,总归是开心的。
这样跟他们沟通起来,也会比一味的批评否定,更加得心应手。
2. 抓大放小,不要太苛求爱你的人。
其实,就算我们自己看了那么多育儿书,照着各种各样的育儿理念来带娃,也未必能够严格按照制定好的每一个条条框框来执行。
这时候,对于一些比如几点睡觉,看绘本看多久等细枝末节上无关紧要的小事,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千万别太苛求帮助我们的老人。
而对于那些涉及到原则性的的大问题,则一定要交代老人,严格对待。
抓大放小,这样既不会让老人在带娃的过程中处处受限,也不至于让孩子最后“无法无天”。
3. 牢记职责,父母才是第一养育人。
要知道,爸爸妈妈才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老人只能负责照看,教育的主要职责,还是要抓在我们父母手中。
下班或是周末的时候,我们要肩负起身为父母的责任,多跟孩子沟通交流,多陪孩子游戏互动,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
这样既能拉近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又能给孩子随时灌输正确的教育。
最后,还想跟大家说一声:
不管老人带娃有多少“不科学”的地方,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参与,才能让我们在育儿这条路上,走得更轻松一些,能够偷偷喘口气。
我们能做的,不是将老人带娃视为“洪水猛兽”,而是应该体谅他们,正在用笨拙的爱为我们减轻负担。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娃是我们的娃,可我们也是妈妈的孩子,当我们在担心娃是否吃饱穿暖,老人则更关心我们是不是能够睡饱、休息好。
隔代育儿的矛盾,如果无法通过理论和科学来解决,那么,就用爱和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