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接女儿放学的视频,看完直让人捧腹大笑。
视频里,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一手拉着书包,一手拿着糖,蹦蹦跳跳地跑过来问妈妈:“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先听哪个?”
原来,女孩所谓的好消息是,平时只能考倒数第一的她,这次考了倒数第二。
坏消息则是,这次考试没及格。
看着女孩由傲娇兴奋,瞬间变成哭丧脸,连妈妈都被逗笑了。
而对这两个本质上“一个比一个坏”的消息,妈妈也没有深究,直接牵孩子回家了。
不少网友看后感慨:
“家长和孩子心态都很好,身心健康最重要。”
“这个妈妈脾气太好了吧,难怪孩子这么阳光!”
的确如此,换做其他家长,知道孩子又考这么差,早就一巴掌甩上去了,哪里还会笑得这么温柔?
教育家曾说:“父母的心态,决定孩子的状态。”
面对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题,不同心态的父母,教出来的孩子天差地别。
父母若强势冲动,孩子就容易胆小自卑;父母若耐心宽容,孩子就会更加阳光快乐…
而以下4件事,父母越能“忍”,养出的孩子越优秀。
忍住不越界,才会有界限
心理学大师海灵格说:“好的家庭,一定要有界限感。”
如果家庭缺乏界限感,等待这个家的多半是一场悲剧。
在电视剧《黑暗者3》里,李昶饰演的吴洋是一个获得生物学界国际大奖的学霸。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别人眼中的天才,却活得很压抑痛苦,甚至做出残忍弑母的行为。
原来,吴洋的母亲是个特别没有界限感,控制欲极强的人。
从小到大,吴洋无论做什么,她都会横加干涉。
小到起床、吃饭、上厕所,大到学习、交友和择校,哪怕吴洋即将读博了,出门聚会依然要她同意。
她把吴洋牢牢抓在手心,和他保持着“共生”无界限的生活。
吴洋一旦反抗,她就会说:“你都是我生的,我都是为你好。”
没有自由空间,没有选择权,无法构建自我的吴洋,最终选择了反抗。
没有界限感的父母,既用力量托起了孩子,也用力量彻底毁了孩子。
据伦敦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儿童时期被父母过多限制行为、干涉隐私的人,长大后独立性较差,依赖性较强,幸福指数更低。
那些没有界限“为你好”的行为,只会慢慢削弱孩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使孩子失去自我,失去边界意识,难以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人。
可越在亲密关系中,越需要清晰的界限,这样爱才能够流动,灵魂才能起舞。
做个有界限感的父母,尊重孩子作自己生命主人的权利,尊重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尊重孩子独特的生活节奏和方式,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独立、有边界感的人。
忍住不发火,才会情商高
曾看过一则很有意思的新闻,某小学三年级班主任程红,察觉班上很多孩子因不会管理自我情绪,相互之间常常起冲突。
于是她决定暑假不给孩子们布置作业,而是做一项特殊的挑战——21天不生气。
她给大家发了一张情绪记录表格,表上有“晴”“多云”“小雨”“大雨”四个代表当天情绪的选项,孩子和家长需每天记录“晴雨表”。
很多家长本以为能轻松完成挑战,结果却被现实打脸了。
看似不长的21天,最后仅有一对双胞胎和父母挑战成功。
据程老师统计,本次挑战家长生气的比例要比孩子高25%左右。
也就是说,生活中看似更稳重成熟的大人,其实比调皮不懂事的孩子更多也更容易生气。
而一个爱发火,不能控制情绪的家长,很难培养出一个高情商的孩子。
你以为你发火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你的怒气烧毁了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常年处于不安全、不稳定的环境中,最后要么为了逃避恐惧,变得敏感自卑只会讨好大人,要么习惯了父母的失控,也变得暴躁冲动不会管理情绪。
某学家说:“别太执着于孩子的‘听话’,儿时禁忌越多,未来成就越少。”
与其歇斯底里,不如静下来想一想,让自己发火的原因究竟是孩子行为本身有问题,还是自己压力太大迁怒于孩子。
若是前者,我们只需纠正孩子的行为即可,要成长就会犯错,“不听话”才是孩子最真实的样子。
若是后者,我们就要先处理自己的情绪,避免因踢猫效应打破家庭和睦氛围。
忍住怒气,情绪稳定,孩子耳濡目染自然学会如何控制情绪,从而提升情商。
忍住不催促,才会更自律
“快起床,要迟到了!”
“快吃饭,要出门了!”
“快走,要来不及了!”
“快睡,很晚了!”
快快快,越快越好,最好能飞起来。
殊不知,父母反复高频率的催促,只会打乱孩子自我管理的节奏,让孩子失去掌控力,变得依赖大人。
大人只要不催,他就没有意识去做,一切行事全凭父母催促的程度,自律性完全被磨灭。
不仅如此,过度催促会给孩子造成很大压力,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明知不可为偏要这么做。
曾在知乎上一个提问:为什么原本要去做某事被人催了之后就会立刻不想去呢?
很多网友留言说:
“他们越催,我就越不爽,就想晚点儿再去做。”
“因为越催我就越焦虑,越焦虑就越想对着干。”
“每次被催就会有一股怒火,有一种压迫感,所以就撂担子不干了。”
“因为被催促就像被控制,别人让做啥就做啥,显得自己很没尊严,所以就要拖着不去做。”
过度的催促,往往适得其反。
父母本希望通过催促,让孩子变得高效自律,结果却适得其反,孩子反而养成了拖延的习惯。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说:
“在幼儿阶段,如果孩子得到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支持,他们就会发展出自主性,独立行为的能力和意志力。”
其实不止幼儿阶段,任何阶段的孩子都应得到自我管理的机会,这样他们才能在试错学会自我管理,懂得如何合理安排。
不催促,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不急躁,给孩子一个平和的童年;不焦虑,让孩子在爱中学习,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自律的人。
忍住不打击,才会更自信
据美国爱荷华大学一项研究显示:
每个孩子平均一天会得到超过400条的负面评论,父母每天对孩子说的话中,只有不到20%的表述是积极的、充满鼓励的。
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实,一天400条,十年就是146万条,如此多的负面打击,孩子如何能健康成长?
故意忽视优点,只盯着缺点说事,还美其名曰“为你好”。
这种打击教育方式,实际上只有打击,没有教育,更不能让孩子自省。
央视《心理访谈》中,有个33岁的女大学生范成金,毕业10年仍在家啃老不肯出去工作。
原来,范成金自幼是个很有创造力的孩子,然而她父母却很喜欢打击否定她。
成绩进步时,父母一脸嫌弃叫她不要得意,这点成绩还达不到要求;
热爱设计多功能鞋和新衣服,却被父母揍,说她将来成不了大器;
生活中任何的小毛病,都会被拎出来批评,说她是个没用的废物…
每天生活在“你什么也干不了”、“你成事了,狗都能成事”的负面打击中,范成金也渐渐觉得自己很差劲,并患上了社交恐惧症,一见到陌生人就紧张说不出话。
最后,她只好赖在家里,不敢踏入社会。
毁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法,就是摧毁他的自尊,将他贬得一无是处。
某作家曾说:
“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经常被打击的孩子,内心会产生强烈的羞耻感和罪恶感,自尊水平会变得越来越低,进而产生“我什么都不行”的想法。
这种想法一旦根深蒂固,孩子就容易变得自卑,不敢直面挑战。
知名艺术家说:
语言是有能量的,积极的、温暖的语言能让孩子变得自信、乐观,攻击性、伤害性的语言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
忍住打击多鼓励,一个自信乐观的孩子,只会活在父母的肯定里。
老话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父母对孩子的担忧,从孩子出生那一刻就开始了。
然而再爱孩子,我们也要忍住不越界、不发火、不催促、不打击,给孩子多一些耐心,允许他们多犯一些不触犯原则的错误,他们的人格才能得到健全的发展。
可以说,我们越能“忍”,孩子成长的空间就会越大。
毕竟,我们陪得了孩子一时,陪不了一世。
孩子总要学会面对这个世界,总要承担自己的人生,那些该走的弯路,一个都不会少。
我们能做的,就是陪着他们成长,目送他们高飞。
某作家曾说: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是一个人懂得如何作自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