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母亲真的能毁好几代人吗?
有人说:“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
那“不好”的母亲呢?
“和她待一起,让人窒息,就好像被巨蟒缠住,身体自然恐惧性的排斥。”一个网友的回答。
她曾发誓不要成为像她妈那样的人,结果慢慢的还是变成了,她最讨厌的那种人。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母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温水煮青蛙般的魔咒。
下面三种“可怕”到让孩子窒息的妈妈里,有你吗?
第一类妈妈:偏激,控制欲强的妈妈
举个例子:
在一部中国电视剧《小欢喜》中的妈妈宋倩,对女儿乔英子的控制欲,真的让人感到窒息。
她对孩子的控制欲有多强呢?
在高考誓师大会上,女儿英子在气球上写下“中国国家航天局”的心愿,
而妈妈却觉得“清华北大”才是最大的心愿,逼迫女儿改成了:高考分数700分,清华、北大二选一;
控制孩子的饮食,垃圾食品一律禁止,每天必须喝自己亲手做的各种养生的药膳;
为了更好的监督孩子,把女儿房间里的围墙改造成透明玻璃。
面对这样的控制欲,最后英子只能选择跳海来摆脱妈妈…
【对孩子的影响】
控制欲强的妈妈,爱给的过多,让孩子没有了自由和梦想,这样的吞没感让孩子窒息。
各种控制、禁锢、干预,会让孩子觉得这仿佛不是一个家,而是一个牢房。
性格也变得懦弱、内向、且社交恐惧,成年后,需要异常艰辛的调教和磨练自己,以摆脱性格上的束缚。
即便三十岁后,自己成为爸爸或者妈妈,这种来自母亲的阴影和内心的自卑,仍然深埋心底。
【给妈妈的建议】
妈妈们必需承认的是:孩子的成长是不可掌控的。
首先,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的内心,认真对待他,用心去感受孩子,让孩子自信成长。
其次,沟通才是缓解和调节亲子关系的一剂良药,良好的沟通能让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和谐,教育也变得更轻松。
试着接纳孩子的情绪,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相信他们有能力去处理好每一件事。
他们的潜力需要锻炼,需要空间去独立思考,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成长,而不该成为负担。
第二类妈妈:沉迷网络世界的妈妈
小男孩凯瑞的妈妈下班回家,除了睡觉休息,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抱着手机,追剧,玩游戏,与人八卦闲聊。
周末也是点份外卖,和手机度过一天,把孩子放在一旁…
凯瑞想让妈妈陪他和弟弟玩一会儿,得到的回答通常是:
“宝贝乖,自己玩吧,妈妈在忙。”
长大后,凯瑞也很少回家,他对家的印象就是,妈妈对着手机嬉笑怒骂,他的成长总是伴随着游戏的音乐。
他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做功课,很少获得关注与陪伴。
【对孩子的影响】
沉迷网络和自己的世界,错过孩子的成长、错过重要的性格养成时期、错过孩子的懵懂时期,错过青春叛逆期。
孩子变得孤僻、内向,胆小,不愿意外出,也不愿意与人沟通。
享受不到母亲的陪伴,家的温暖,长大后,不愿意回家,不愿意亲近妈妈。
【给妈妈的建议】
给孩子做个好榜样,避免孩子有样学样沉迷网络。
多出去走走,带孩子出去旅游、踏青,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多花时间陪伴孩子,明白孩子成长的每一天都是惊喜,错过了,就是真的错过。
看到孩子一天天的成长变化,才是当妈妈的最大的成就感。
第三类妈妈:在孩子面前,羞辱另一半的妈妈
提到“母亲”二字,王敏这个女孩的眼里满是无奈,甚至有一丝厌恶。
小时候,他们家开了一间小杂货店,日子不富裕但也能够生活。
王敏父亲的腿有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
父亲拖着行李车去进货,艰难行走的身影,是她儿时永远无法磨灭的记忆。
店里装了一个电视机,一把躺椅,她爸就在那里度过了几十年。
身体上的疲劳是其次,精神上的压力才最可怕。
一旦店里货进的不好,销量不好,她母亲就阴着脸,对她爸破口大骂:
“你这个废物,什么都做不好,这个东西鬼才会买。”
她母亲整天骂她爸爸是“废物”,浑身充满负能量,像个“怨妇”。
在她的记忆里,无数个早晨,她不是被闹钟叫醒,而是被父母的争吵声吵醒。
家里的气氛时常冰冷,甚至死寂,她父母吵完架可以十几天不说话,让她饱受折磨。
王敏最怕的是爸妈吵架,这几乎是她小时候最大的心理阴影。
母亲对于孩子是第一所学校,而王敏学到了什么呢?对孩子总是吹毛求疵?还是爱羞辱另一半?
别以为平常抱怨几句没什么问题,日积月累,这些话会给孩子带来许多伤害。
【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在孩子的面前诋毁另一半,或拉着孩子站队,会让孩子的心理产生扭曲和分裂感,对孩子未来的性格、感情、婚姻,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长期的耳晕目染下,孩子也在不知不觉间,沾染上了这种习性。
遭遇不满就爆粗口,总习惯用恶毒的语言去攻击别人。
小小的年纪,心灵就被黑暗腐蚀,轻易被别人贴上“没教养”的标签。
【给妈妈的建议】
为人父母,是一门需要进修一辈子的学问。
多留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负责,也对自己负责。
不要在孩子面前羞辱另一半,杜绝在孩子面前吵架,给孩子一个有温度的家。
多给孩子一些笑容,妈妈的笑其实给孩子传达的是一种爱的力量,能够让孩子在成长路上充满自信。
另外,给孩子再好的物质生活,都没有一对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的父母来得重要。
在《亲密关系》这本书里有提到:
孩子13岁以前接受到的养护,能预测他们成年后在爱情和友情中的表现。
而父母给予关爱和支持的少年,在数年后对待恋人和朋友也更加热情。
毫无疑问,年轻人把从家中学到的经验,运用到了以后的人际关系上。
这些孩子也许要用一辈子,去重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在混沌的认知中痛苦挣扎,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所受伦理道德观念扭曲挣扎,在对与错,接受和反抗中厮杀。
幸运的孩子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