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说一个让很多家长头疼的事儿:为什么越不让孩子做一件事,他就越要去做呢?
“不可以在墙上乱画哦。”结果墙上、桌子上,都被一通涂鸦;
“不可以乱扔玩具哦。”结果客厅、餐厅、卧室都被玩具占据;
“不可以大声喧哗哦。”结果孩子疯了似的,一顿嚷嚷;
明明发出了“不可以”的信号,反复告诉了很多次,为什么孩子就是听不进去呢?
先来看一个实验。
1987年,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韦格纳(Daniel Wegner)做了一个简单的“游戏”:
他把参与者分成2组。
要求第一组在5分钟内不能去想白熊,第二组的人可以想任何东西,包括白熊,并且两组人每次出现白熊的念头时都要按一次铃,以此来测量他们想起白熊的次数。
结果,被告知不要想到白熊的人,按铃的次数最多,这就是著名的“白熊实验”。
这个实验说明,当我们有意压抑想法时,反而越容易想更多;越想忘记,反而“记得”越清楚。
也就是说,只要对方传达了“不可以”——否定的一面,接收信息的人总是会向相反的方向——肯定的一面去思考。
这大概也能解释,为什么大人越叫孩子不去做什么事,孩子越想做了。
对于孩子来说,“不可以”比较抽象,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往往会忽视“不可以”这三个字,而去关注“不可以”后边的动作。
比如“不可以大声喧哗”,孩子可能只接收并记住了“大声喧哗”。
另外,根据《全脑教养法》中的理论:3岁以前的孩子,主要是由主管感性情绪的右脑控制,所以孩子情绪很强烈、敏感;
但他们控制理性的左脑发育还不成熟,用“不可以xxx”讲道理,可以说是一种无用行为。
很多时候家长的“不可以”不只是无用,甚至一味地说“不可以”“不要”,还会有很多危害。
01、激发孩子叛逆心理
当孩子正处在“可怕的2岁”叛逆期时,家长越说“ 不”,他就越要,总是要跟父母对着干。
小新快3岁的时候很喜欢跳水坑,被爸爸制止了很多次“不要跳水坑,衣服会脏、会湿”,但小新并没有做出改变,反而“变本加厉”,跳得更起劲了。
后来听爸爸说“穿上雨鞋就可以跳水坑”后,情况才好一点。
02、导致孩子缺乏积极性
总是对孩子说“不可以”,孩子会丧失探索新事物的机会,久而久之可能会对很多事物缺乏积极性,容易顺从别人的意见,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行动。
有一个小女孩,妈妈把她保护得“特别好”:
怕她踢球被撞到,会说“不可以跟那么多小伙伴踢球,会受伤”;
怕她被太阳晒,会说“不可以总去晒太阳,等太阳落山再出门”;
所以小姑娘每次出去玩都一个人讷讷的,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03、导致孩子的挫败感
还有一种说“不可以”的情况,是孩子问“我可以做xxx吗?”
家长出于“为孩子好”的角度,会说“不可以”。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很难接受别人的帮助,也很难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要求都是不合理的,自己没有资格接受别人的帮助。
《当我遇见一个人》一书中指出:限制是伪造的爱。
家长一味和孩子说“不可以”,并没有给孩子真正的爱,这种亲子关系也不是良性的。
既然对孩子说“不可以”没用,那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呢?
不妨试试以下这几点。
1、不说否定句说肯定句
用“不要xxx”“不可以xxx”这样的否定句和孩子说话,容易有一种指责、命令的意味,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就像我们小时候刚准备收拾自己的屋子,结果妈妈进来说了一句“别玩了,收拾下屋子”,就一点都不想收拾了一样。
但用肯定句来说,就能减少这样的误解和情绪,孩子也会认同我们的说法。
比如文章开始的案例可以这样说:
不可以在墙上乱画哦——可以在纸上画画;
不可以乱扔玩具哦——记得帮玩具回家;
不可以大声喧哗哦——可以给小嘴巴拉好“拉链”。
2、给孩子有限的选择,让他自己做决定
很多时候,我们家长唠叨千遍万遍,效果都没有给孩子有限的选择好。
因为给了孩子选择后,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在征求自己的意见,自己受到了尊重,就会自愿地去做一件事,这和被说“不可以xxx”的心理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如果孩子马上要睡觉了,他还要看电视。最好的做法不是“你不可以再看了,睡觉的时间到了”,而是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睡觉的时间到了哦。”
“不,我想再看一会儿动画片。”
“那你想再看5分钟还是10分钟呢?”
孩子思考之后,可能会说“10分钟”。
这样,是睡觉还是看电视的难题就解决了。
孩子在这种做法的帮助下还会形成遵守时间的习惯,这样无形中也给孩子立了规矩。
蒙台梭利说:
“我们不认为一个学生,像哑巴一样默不作声或像瘫痪病人那样一动不动就是守纪律。
那样的学生只是一个失去自我的人,而不能说是守纪律的人。
只有当他变成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注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把他当成是一个守纪律的人。”
用有限的选择,替代大人的威胁和命令,孩子会感觉被尊重,从而少了一份来自父母的压迫感,在父母的管教中,自然也愿意配合。
3、父母做好榜样
著名儿童教育家说:
“孩子们的眼睛是照相机,脑子是录音机,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他们心上。”
很多时候,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有段时间,小花爸成了家里的“公敌”——
他让小花看半小时手机就去读书,结果自己一刷手机刷大半天;
他要求小花“不可以在马路上乱跑”,结果自己带孩子闯了几次红灯;
最后终于在妈妈和小花爷爷奶奶的谴责下改了双标的毛病。
小花看到爸爸的自律,也跟着做了起来。
所以,育儿一定要先育己,否则付出再多,可能都是无用的。
鲁道夫·史坦纳说:
“教育孩子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
育儿过程中,孩子总会有让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一颗学习的心,和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