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补习门口外,上看到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太难了,我学不会。”
原来,他们老师上周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大家背九九乘法表,他没背下来,不肯进教室。
妈妈在一边安慰他:
“没关系,多背几遍,就能背下来。”
无论怎么说,孩子就是不肯去…
妈妈依然耐着性子,鼓励孩子:
“这个很简单的,你看别人都做到了,你努力一点,一定也可以。”
孩子听到妈妈的话,突然就火了,蹭地一下站起来:
“我永远背不下来,我讨厌数学,我再也不想学了!”
妈妈终于忍不住了,带着些许哭腔吼道:
“怎么了,我鼓励你,还鼓励错了?!”
我们都知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多给他们一些鼓励,有助于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养成健康、自信的心理。
但是,问题好像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该给的鼓励也给了,可是孩子就是退缩不前,有时候,甚至越鼓励越放弃。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习以为常,听上去合情合理的鼓励,有可能会成为摧毁孩子自信的致命一击。
看见孩子的“脆弱”
接纳他的畏惧
孩子畏惧退缩时,很多父母为了鼓励孩子,第一时间会下意识地否定困难。
“这有什么难的,太简单了,你再试试……”
“别怕,这有什么好怕的。”
这样,往往忽视了真正的第一步——看到和肯定孩子的负面情绪。
一位网友说,儿子从小就恐高,去游乐场玩吊桥,同龄孩子蹦蹦跳跳走过去,儿子看到也想玩,但是很害怕,站在一边犹豫不决。
每次,老公总是习惯性地鼓励儿子:
“一点都不高,男孩子怕什么,你试试看,一定能做到的。”
基本上,这样的话一说出口,儿子就一定会气急败坏地跑开,再也不肯试了。
有一次,快五岁的儿子站在小区的滑滑梯前,踌躇不前。
她蹲下来,对儿子说:
“你很害怕,是不是?你带着害怕的感受往下滑,妈妈在下面接住你。”
儿子沉默了一会,鼓起勇气走上滑梯,他滑下来时候的眼神是闪着光的,不再是以前那种恐怖的感觉。
后来,儿子又陆续尝试吊桥、攀岩,终于成了一个不再恐高的孩子。
孩子产生恐惧和退缩心理时,恰恰是最需要父母关爱的时候。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中提到:
“负面的情绪不被理解、共情,是一种 “负强化”,只会让孩子消极感更强。”
畏难这件事,第一层是“畏”,第二层才是“难”。
如果我们急着鼓励孩子解决问题,否定他的情绪,要求孩子克制和勇敢,可能会加剧孩子的畏难心理;
甚至会让他产生自卑的心理,连试一下都不愿意了。
父母在鼓励孩子的同时,接纳他的脆弱,反而能让孩子卸下心理负担,理性思考如何继续迎接挑战。
鼓励孩子坚持
而不是关注结果的成功
当孩子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常用的鼓励是:“你可以的,加油!”
这句话的背后却是对成功结果的期盼,而不是对孩子努力的鼓励。
前不久,综艺节目《少年说》中,一位初一女生走上学校天台,鼓起勇气向站在楼下的爸爸喊话。
这名叫徐思睿的女生,热爱用写小说的方式来记录生活。
从小学三年级起,她就开始写小说,至今已经写了56本,加起来足足高达30万字。
先天的写作天赋和爱好,使得徐思睿的文科成绩十分亮眼。
而数学成绩,就不是那么理想了。
上初中后,徐思睿的数学学习非常吃力。
尽管她非常努力地上好每一节数学课,上课前为自己加油打气,可是,课堂中脑袋不听使唤,最终都是力不从心。
她鼓起勇气,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希望父亲能够支持自己学文科。
爸爸却坚持让她先提高数学成绩,还留下一句振奋人心的鼓励:
“别人能行,你也行,爸爸相信你!”
一句已经让人听得耳朵起茧话,显得那么苍白且无力。
这句话完全否决了女儿前面说的一切,她不是不努力,只是天生文科脑,数学比较弱。
父亲却看不到女儿无力的那一面,只是一味地将成功的结果定义成轻而易举的事情。
女孩听完沉默了良久,大哭着走下了台。
当孩子做不到时,如果我们没有觉察到孩子背后的感受,只是简单地加油打气,只会增加孩子的挫败感,出现越鼓励越放弃的情况。
相信每一位父亲都是希望女儿能成才的,但是表达的方法往往出了错。
父亲希望女儿把重心放在数学上没有问题,但能不能换个说法呢?
比如:
“爸爸知道你数学比较弱,爸爸也理解你。
不过爸爸也相信勤能补拙,只要你努力了,即使成绩追不上别的同学也没关系,只要比以前的自己更好,那就够了。”
这样回答,是不是就可以让女儿舒服一点了?
既肯定了她的努力,也没有给她太多的压力。
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到一个名词:心理免疫力。
就是说,我们碰到一个困难,只有解决了,下次再碰到相似的问题,我们才会有解决的信心。
只有翻越困难,孩子才会获得真正的信心。
在陪孩子跨越挫折时,我们需要把对结果的关注,拉回到对过程的关注。
多鼓励孩子去尝试,而不是聚焦他能不能做到。
“学习的确很累人,你却一直都在坚持,爸爸为你的坚持和努力感到骄傲。”
在平时,多向孩子传达“成功不仅仅看结果”,“愿意试、尽力做,也是一种成功”这样的观念。
孩子慢慢会形成“成长型思维”的认知,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提升。
多鼓励,少表扬
才能让孩子更强大
提到鼓励孩子,很多父母都爱把“真棒!真聪明”挂在嘴边,其实,这样的表扬不亚于一剂毒药。
一位妈妈的女儿馨馨从小就是个聪明的孩子,古诗读一遍就能背出来,绘本听三遍就能复述。
所有人都夸馨馨,很聪明,有天分。
可是,上小学的馨馨,上课却不敢举手回答问题。
一年级下半学期,学校举办讲故事比赛,妈妈鼓励馨馨去报名参加,没想到孩子大哭大闹,死活不答应。
妈妈不明白,在家里讲得那么好的馨馨,为什么不愿意去参加比赛?
原来,一直泡在表扬里长大,才会让馨馨害怕挑战。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洛·德韦克(Carol Dweck)和她的团队,在纽约的12所学校,针对400个五年级学生进行了一项测试,研究“表扬”对孩子的影响。
研究人员先是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然后随机地将他们分成两组。
两组孩子都得到了夸奖,但用了不同的话术。
一组孩子被夸奖:“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
二组孩子得到的夸奖则是:“你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随后,孩子们参加了第二轮拼图测试。
不同的是,这一次有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孩子们可以自行选择一种。
结果发现,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
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最简单的任务。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研究报告中,德韦克写道:
“我们夸孩子聪明,就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
夸奖孩子努力用功,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
相反,夸奖孩子聪明,有天赋,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是先天决定的,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为了避免失败,他们面对挑战时,往往束手无策,会选择逃避。
不恰当的鼓励,会影响孩子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孩子是否相信自己可以完成任务。
鼓励是要赞扬孩子可以自己掌控的事物,比如他的尝试,他的努力,他的毅力,表扬他们具体的行为。
孩子知道自己可以控制结果的发生,才有勇气向前一步,尝试克服困难。
心理学家说过:
“给孩子生命最好的滋养,是确认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因为害怕失败而逃避退缩时;
当孩子因为做不出难题而烦闷难过时;
当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战战兢兢时;
请给他们一个肯定的、积极的回应:“我看见”、“我知道”。
因为理解是爱的别名,也是信任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