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运动与不运动的孩子,为什么差距越来越大?-MamaClub

在《习惯的力量》一书中写道:

“某些或某个习惯,一旦将其改变,就会引发连锁反应,进而重塑生活/学习方式。核心习惯将启动一个进程,久而久之将改变一切。

对于很多人来说,运动是引发广泛变化的核心习惯。”

但运动,作为生活一项核心习惯,一直没有被父母和孩子重视起来。

我们身边很多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运动。

甚至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学习时间宝贵,还是不要运动了吧…

这种观念的直接后果,是很多孩子的体质出了问题。

有根据数据显示:当前中小学生普遍有肥胖、近视和睡眠不足等健康问题。

这背后与孩子沉重的学习压力有关,更与大家对体育运动的忽视有关。

 

强壮的体魄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基础

孩子的体质能差到什么程度?

有位体育老师曾吐槽:

每次400米的长跑体育测试,操场旁边总有学生瘫倒一大片,累的上气不接下气。

还有的孩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有的直接躺在地上休息半天起不来,有的甚至需要通过吸氧来缓解。

当然,也有家长也跟我抱怨正在读高中的儿子不爱动:

“他很宅,成绩虽然好,但就是不乐意出门,一天到晚坐在家里。

回学校上课,休息时间时也不离开座位,对他脊椎、颈肩都不好。儿子现在走路就不喜欢抬头,有的时候真挺担心他的。”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要有自己的工作,要获得幸福,必须先有健康的身体。

而要有所成就,出人头地,也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

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使骨骼、肌肉、大脑发育得更好。

孩子之间的“较量”,早就不是单单的课堂上的较量,而是德智体美劳综合能力的较量,而一个强壮的体魄,是这一切的基础。

单纯指望学校的体育老师每周一两节体育课去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是不现实的。

关键还是要靠家庭,靠父母。

 

运动,能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性

运动中产生的,对我们至关重要的东西,几乎是肉眼无法看到的,然而用心灵可以感觉到的。

同样,运动带给孩子的也远不止强身健体那么简单。

没有一项运动是不苦的,每一次运动都是孩子体验坚持的机会,比如规定时间内跑完1000米、做足量的引体向上、一场简单的篮球比赛…

这里面包含的:有对困难的克服、对输赢的认识、团队意识、规则意识,甚至还有社交能力。

有个学生说:只要会打篮球,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交到朋友。

事实的确如此,尤其是像篮球、足球这种需要团队合作的运动。

孩子能接触到不同的人,学到与人相处的原则。

如果你担心孩子不够大胆、不够自信,运动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运动,也让孩子更有气质

如今的孩子对手机、ipad更感兴趣,电子产品多早地进入了孩子的童年,不仅导致注意力和记忆力低下,也悄悄改变了孩子的健康。

他们不像80、90后的父母小时候,可以和邻居的孩子一起跑跑跳跳,玩很多有趣的游戏。

现今,很多孩子小小年纪带上了眼镜,甚至弯着腰、弓着背,无精打采,少了一份在那个年纪该有的活力。

而爱运动的孩子,往往看着更积极、更阳光。

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有气质,其实运动也能影响一个人的气质。

细心的人会发现,那些长期坚持运动的人,气质和精神面貌都不一样。

运动和不运动的孩子,一天两天看不出来差别,但长期下来,差距真的蛮大的。

当然,运动也不能操之过急,对低龄的孩子来说,过多的体育运动,对他们的身体也是一种负担。

如果你的孩子还小,不妨从安排家庭亲子活动开始。

玩也是一种运动,比如在草地上玩皮球、玩捉迷藏、老鹰抓小鸡…

让孩子们先动起来。

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总是让孩子在家久坐、看电视、玩手机等等。

等到孩子6、7岁,再根据他们的兴趣,选择一到两项运动专注发展,如游泳、排球、足球、乒乓球…

如果能坚持下来,几年过后会有惊喜的。

家长有这样的意识,运动的观念才能被孩子记在心里。

如果你现在偷懒,等孩子上了初中、高中,你再催着他多去跑跑、动动,他是听不进去的。

让孩子爱上运动,让运动的习惯伴随他的一生,是父母可以为孩子做得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从现在起,努力让你的孩子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