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骂孩子的代价,远比你想象的重 -MamaClub

上周末,有位妈妈带着孩子到邻居家做客,刚好看见邻居儿子在罚站。

小孩拿着碗,碗里还有一半的饭,他一脸不开心,邻居站在一边喋喋不休:

“你的嘴是缺角了?还是存心要败家?吃个饭弄得到处都是,你知不知道有多难打扫?”

说归说,邻居的手指还一直指着孩子数落,孩子全程都低着头看着手里的碗。

看见有客人来了,邻居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抱怨说:

“现在的孩子真难教,说这么多遍了,还是这样,整一个就是猪脑袋!”

话刚说完,孩子就哭了,邻居更加火大:

“你还好意思哭?我不就是说了你几句,又没打你,搞得好像是我不对似的!”

或许感到委屈,孩子哭得更厉害了,受到情绪感染,来做客的那位妈妈的孩子拽着母亲的袖摆,也泪眼汪汪的。

而这位来做客的妈妈也看不下去了,把邻居拉到一边:“算了,算了。”

后来在回家的路上,这位妈妈的孩子突然说:“妈妈,谢谢你”。

她很奇怪孩子的突然道谢。

儿子解释道:“小让(邻居家的小孩)好可怜,他妈妈不尊重他,骂他败家,还说他是猪头。”

“妈妈,谢谢你从来没有这样骂过我。”

原来,只是这样,孩子便会对我们心存感激。

连孩子都知道,什么叫尊重,大人为什么还用语言暴力去羞辱孩子?

 

像小让妈妈这样的家长有很多。

他们觉得,孩子做错事了,自己没有动手,不过是说教惩戒,算得上是慈爱父母了。

但是,他们都没有意识到,粗暴的说教也是一种隐性的暴力。

会伤人,乃至杀人于无形。

曾看过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

一盆植物被活生生“骂”死了。

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事情发生在阿联酋,实验者挑了两株生长情况一样的绿植。

给两棵绿植装上保护套,放在学校大厅里,每天接受一样的光照、一样的浇水施肥。

唯一不同的,是学生对它们的态度。

左边绿植被贴上标签:“这株植物被霸凌”。

而右边则是:“这株植物被褒奖”。

学生通过现场录音的形式,留下积极或消极的话参与实验,这些话每天在绿植“耳边”被循环播放。

左边绿植每天“听着”恶狠狠的辱骂:

“你看起来像快烂了一样”

“没人喜欢你!”

“你就是废物,你一无是处!”

右边的绿植每天生活在幸福的天堂:

“你真的很美!”

“一见你我就特开心。”

“我喜欢你做自己的样子。”

在录音循环播放了30天后,被言语霸凌的植物,叶子枯黄,形态萎靡;而饱受称赞的植物,则生机勃勃、朝气十足。

语言暴力的威力有多恐怖?无异于一场“谋杀”。

那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人身上会怎样?

一位参与试验的小女孩说:

如果植物都能被影响,那么我想人一定也会。

她说的很对。语言暴力,完全可以把人也逼死,尤其是三观还未形成的孩子。

不久前,国外有一则“17岁男孩跳桥”的新闻。

男孩因为和同学闹矛盾了,在回家的路上,遭到妈妈强烈的批评。

在经过一座大桥时,妈妈把车子停在路中间,不顾身边车流滚滚,跑下车去骂后排的孩子。

几秒钟之后,男孩趁着母亲到前排上车的一瞬间,突然打开车门,冲向桥边,一跃而下。

眼看着孩子跳下去,母亲来不及挽回孩子,无力地跪坐在地上,双手捶地痛哭。

随着监控视频的曝光,发现男孩从下车到跳桥,没有任何犹豫,整个过程不超过5秒。

等警察接到电话赶到现场时,看到的只是一个已经没有生命特征的孩子。

5秒,17岁,多好的年纪,可惜就这样没了。

我们无法得知孩子当时承受了怎样的语言辱骂,才会毅然决然地选择死亡。

如果这位母亲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她肯定会好好说,不会骂孩子。

可是,没有如果了。

 

或许,不是所有的语言暴力都关乎生死,但也一定会给孩子带来精神层面的伤害,这份伤害同样不可忽视。

有一位网友说,她小时候活得毫无尊严,她的母亲会随时闯进她的房间,看她有没有在学习。

如果没有就会骂她“懒惰鬼,以后活该去给人洗碗”。

她和朋友的信息,甚至上课传的纸条,随时能被母亲翻出来,大声责骂和嘲笑。

“你这么会交际,以后是想去当交际花吗?”

“我怎么会生了你这么一个没用的女儿?”

“天天管你我真的烦死了,你怎么不去死啊?”

从小到大,她在母亲面前都如履薄冰,生怕一不小心又会挨骂,这份敏感懦弱甚至延续到她成年以后。

31岁的她,从没谈过一段超过两个月的恋爱。

她很难与人亲近,伴侣普通的一句话都让她过度紧张,患得患失。

工作上,升职加薪她从不主动争取,不是不想,是不敢。

一件事还没开始做就觉得自己大概率会失败,反正什么都做不成,那就什么都放弃吧。

那些年,母亲的恶言恶语早已给她的心理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伤害。

这份伤害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语言暴力真的会变成一把凶器,也许这把凶器,在一开始不足以到伤人的时候,但随着语言暴力的扩散,它一定会越来越锋利。

情况好一些的,是孩子自我伤害,情况糟糕的,孩子会用暴力去伤害别人,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有心理研究所曾对感化院的青少年进行心理调查,发现无一例外,他们都遭受过父母密集而惨烈的语言暴力攻击。

心理学家们总结了几个伤害他们最深的词语:

废物

丢人

蠢死了

我宁可没有生过你

这些戳进他们心里的词语,后来都一一变成了他们的凶器,以及他们与父母恩断义绝的断情刀。

 

网上有个问题:

“为什么父母可以轻易伤害孩子?”

有人回复到:

因为这世上,再没有比父母欺负孩子更容易的事了。

孩子个子矮,力气小,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见识,没有心机,没有独属于自己的住宅。

这个时候,父母摆出一副“我为你好”的姿态,强词夺理地对他们进行碾压。

父母一定会赢。

只要父母一句“我不要你了”,孩子就陷入了绝地:爸爸妈妈不要我了,我还能去哪里?我完蛋了。

我们一定要这样对我们的孩子吗?

韩剧《请回答1988》里有一句台词:

“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

这句话偶尔拿来当做委婉的道歉还可以。

但我们至少应该记得,哪怕我们真的第一次当父母,却都曾经做过孩子,我们小时候也有这样想法:

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但是听到妈妈这么骂我我真的很伤心;

多希望妈妈不要老是骂我,能多夸夸我抱抱我。

我们知道做一个孩子是怎么回事,也知道自己小时候曾经那么渴望父母的懂得和包容。

 

孩子做错事,我们生气是在所难免的。

但是,当我们在准备训斥孩子,发泄怒火时,能不能先冷静想想。

自己的孩子,真有那么不堪吗?和孩子好好说,一定是无效的教育吗?

答案是否定的。

有位著名心理学家提到了一种和谐的亲子沟通方式:

1、避免给孩子下定义

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客观的描述孩子的行为结果,比如孩子没有完成作业,不要对孩子说:“你为什么不写作业?”

一旦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有评判,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绪。

更恰当的说法是:“作业为什么没有完成?”

这是客观的疑问,孩子就会说出,因为作业太难、太多等原因,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教育引导。

2、分享感受

不少父母性子比较急,很容易就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比如,叫孩子打扫房间,孩子有情绪打扫得不干净,就会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这无疑是伤害了孩子感受,也许他只是想偷懒,却被冠以笨、无能的标签。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直接说出自己感受:“妈妈是想教育你勤劳,可是你打扫得不太干净,我就有点失望了。”

与此同时,也可以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是觉得妈妈对自己要求太高了,还是怎么样。

要是孩子就是懒惰不愿意做,态度可以适当强硬点,但要就事论事不要胡乱职责。

3、提出具体的要求

在清楚对方感受后,父母可以清晰地告诉孩子,希望他们做什么,比如孩子出门磨蹭,妈妈通常对孩子说:“你能不能别磨蹭,大家都在等你。”

这不是具体的要求,而是一种变相批评,也是一种威逼。

孩子一般听到这些,会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反而继续慢慢悠悠。

这种情况下,妈妈应该对孩子说:“快要迟到了,五分钟后出门吧。”

这才是对孩子提出具体的要求。

其实,孩子并非不骂不成材,与孩子进行良好沟通,春风化雨般的教导,同样能使他茁壮成长。

不要等到孩子受伤了,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来悔恨当初。

母子一场,是百世修来的缘分,但愿我们都能好好珍惜,那个渴望我们拥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