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姿】宝宝趴着睡,原来有这些好处和坏处 -MamaClub

如果宝宝因肠绞痛而哭闹的厉害,趴着睡是缓解的好方法。
研究结果也发现,趴着睡的宝宝睡眠时间较长,睡眠质量较高,觉醒次数和时间也会减少。
可见,趴着睡有助于健康宝宝的睡眠,这可能与趴着睡时机体接受的外界刺激,如声音、光线等的减少有关。
但是,趴睡对宝宝来说虽有好处,但仍然存在一定风险,所以要让宝宝趴睡得爸爸妈妈一定要时刻观察,以免发生意外。
宝宝趴睡的好处
1. 提高呼吸功效
从人体生理解剖角度看,宝宝胸廓后侧较长,俯卧时肺部受压较轻,呼吸更符合自然规律。
有研究表明,趴睡时宝宝的呼吸效率可能更高,血液中的含氧量较仰卧时有所改善,但具体数值因个体差异而异,因此应理性看待这一数据。
2. 预防呕吐
宝宝胃的容量很小,弯曲度不够,加上贲门括约肌尚未发育完善,所以宝宝吐奶是极为常见的现象。
趴睡时,贲门位置相对较高,有助于减少吐奶的发生。即使发生呕吐,脸朝下的姿势有助于呕吐物顺利流出,降低误吸气管引起窒息的风险。
3. 宝宝有安全感
胎儿在子宫内呈蜷曲姿势,腹部朝内,背部朝外。
趴睡有助于宝宝将较脆弱的腹部保护起来,模拟子宫内的姿势,让宝宝更有安全感,睡得更安稳,有利于神经系统的发育。
4. 促进胃蠕动及消化
趴睡可能帮助胃内容物向小肠蠕动,减少胃酸逆流引起的不适。即使宝宝吐奶,呕吐物通常会顺着嘴角流出,降低误吸风险。
5. 有利于爬行训练
趴着睡可使宝宝受抬头挺胸的带动,从而锻炼了颈部、胸部、背部及四肢等大肌肉群,有利于翻身和爬行的训练。
6. 塑造头型
趴睡时,后脑勺受压较少,有助于避免因长时间仰卧导致的头型扁平,促进头型的自然发育。
7. 促进呼吸系统发育
趴睡时,胸部受到床面的轻微压力,有助于胸廓运动和呼吸肌锻炼,促进呼吸系统的发育成熟。
宝宝趴睡的坏处
1. 增加窒息的风险
宝宝头部较重,颈部肌肉力量尚未发育完善,无法自主翻头或调整姿势时,口鼻容易被枕头、毛巾或床垫等遮挡,导致呼吸受阻,甚至发生窒息,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2. 散热不良,易引起体温过高
趴睡时胸腹部紧贴床面,散热不畅,容易导致体温升高。同时,汗液不易蒸发,积聚在胸腹部皮肤,可能引发湿疹或痱子,影响皮肤健康。
3. 限制四肢活动
趴睡姿势限制了宝宝四肢的自由活动,可能影响肌肉发育和运动技能的锻炼,尤其是手臂和腿部的伸展和抓握动作。
那些宝宝不适合趴睡?
并不是所有宝宝都适合趴睡,以下情况的宝宝应避免趴睡姿势,以免加重病情或带来安全隐患:
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喘鸣、肺炎,或感冒咳嗽痰多的宝宝;还有脑性麻痹以及部分腹部异常胀气的宝宝,比如患有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十二指肠阻塞、先天性巨结肠症、胎便阻塞、坏死性肠炎、肠套叠等疾病。
此外,腹水、血液肿瘤、肾脏疾病和腹部肿块等情况的宝宝,也应避免趴睡。
宝宝趴睡的注意事项
1. 新生儿脐带未脱落前,避免让宝宝趴睡。
2. 未满月的宝宝因还不会自主转头,不建议采用趴睡姿势。
3. 宝宝趴睡时,必须有大人清醒看护;床铺和枕头不宜过软,避免宝宝口鼻被压住,影响呼吸,防止意外发生。
4. 不要让宝宝穿前面有明显扣子或装饰突出的衣服睡觉,以免压迫不适。
5. 刚喝完奶时,建议让宝宝先右侧卧,稍作休息后再趴着睡。
6. 晚上睡觉时,最好让宝宝仰躺着睡。
7. 感冒或生病时,尽量避免让宝宝趴睡。
8. 如果发现宝宝经常偏向睡同一侧,爸爸妈妈应适当帮助换边,以防头型偏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