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长大后受欢迎的男孩,父母都有这7个共同点,你做了几个? -MamaClub

不得不夸一位妈妈把儿子教得特别好。

小男孩今年10岁,长得机灵干净,性格也开朗外向。

见到家里来客人立马走过来打招呼,还积极主动帮妈妈打下手,不停询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几个来作客的小朋友,也都喜欢黏着他,闹哄哄跟过去看他房间有什么好玩的东西。

看到眼前这样一个人缘好,又懂得跟大家打交道的“孩子王”,忍不住询问朋友平时是怎么教的。

交流时,发现朋友果真“教子有方”。

原来,培养出一个“小绅士”的秘诀,就藏在这7件小事里,推荐家有男孩的父母好好看看:

 

允许男孩“哭”
教男孩正确释放情绪

《超级育儿师》中有这样一幕:

男孩强强正全神贯注玩着手里的警车,这时姐姐凑过来,直接抢走了他的玩具。

突如其来的举动,很快引爆了强强的情绪,气得他满地打滚,哭闹不休。

可身边的大人们都劝他:

“够啦,别哭啦。”

看似温和的劝导,并未能让强强安静下来,反倒让他更加崩溃。

太多男孩家庭都经历过类似的事情。

看到孩子哭,父母第一反应就是:

“不许哭,给我收回去!”

“你是男孩子,坚强点,不哭才是好孩子。”

“别哭啦,妈妈给你别的。”

阻止孩子哭,似乎是在教他坚强,但实际上,却是忽略他真正的情感需求,堵住他宣泄情绪的出口。

长期以往,不仅不会让男孩变得更好,反倒有可能让他变得更糟。

所以,允许男孩哭,是在让他学会正确的情绪表达。

唯有这样,那些有机会被宣泄掉的负面情绪,才不会累积起来,以更失控的方式波及别人。

而一个情绪被接纳的男孩,往往也更懂得理解和体谅他人。

 

教会男孩分寸感
从言行上尊重别人

什么样的男孩最讨人厌,不受欢迎?

答案显而易见:熊孩子。

邻居家一个七八岁男孩,性子急,说话也很冲,更过分的是目中无人。

每次一起坐电梯,就他不安分,到处钻来钻去,乱按电梯,还喜欢随便摸别人的手机。

被拒绝的话,他立马不开心,嘴里骂骂咧咧的,各种粗口话。

邻居向他妈妈反映,希望她管管儿子,这样影响不好,而他妈妈却不以为然,觉得儿子还小,大人不应该和孩子计较。

结果整栋楼没人愿意和男孩玩,就连同班同学,见到他都赶紧躲。

有时候看他在小区楼下孤零零一人,说话满是戾气,真担心他未来也是这样的光景。

的确,男孩头脑简单、动作快,也不看场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越是这样,父母越要提醒他:

“你这么做,会让XX感觉不舒服/难受/被冒犯。”

不要以“孩子还小”纵容或忽略他言行上的不妥当,有些话,你不说,永远也没人告诉他。

一个有分寸感懂尊重的男孩,才能收获他人的好感。

 

让男孩做家务
培养他关爱家人的责任感

前段时间,一段“男孩穿围裙帮父母做家务”的视频迅速走红。

在当地,不管男孩多大或多小,父母都不惯着宠着,家里有什么事都会让男孩来做。

评论区里,满是点赞和夸奖:

“乖巧又懂事!”

“好男人从小做起。”

“暖男气质,跟他在一起肯定很安心。”

大部分的男孩家庭,并不经常使唤儿子干家务,毕竟在传统认知中,那是女性的事,他们可做可不做。

但高层次的父母,更注重培养男孩的责任感和平等意识。

让孩子亲自下厨体验做饭,他才知道父母付出的不易;让他扔垃圾、叠衣服、摆碗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才会慢慢觉得自己有能力独当一面。

男孩的责任感,一定是从日常锻炼里学习而来的。

鼓励他主动做家务,就是告诉他:家务从不是按照性别来划分。

身为家里的一份子,无论是谁,都有责任共同努力把家庭维护得更好。

这样长大后才懂得为自己负责,为别人考虑,活出真正的绅士气质。

 

引导男孩注重仪态
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电影《卡特教练》里,卡特教练对队员们有一个规定:比赛当天要穿西装打领带。

规定引来了无数家长和队员的不满。

他们实在无法理解,打个球而已,为何要如此注重仪容仪表?

男孩的日常生活,谁不是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哪有那么多讲究。

可卡特教练坚称,只有外表得体大方,把自己当做大人来看,才能赢得别人尊重。

这也是给男孩家庭的提醒。

没有一个家长会乐意自己的孩子和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的孩子作伴。

虽说看人不能看外表,但孩子讲不讲究卫生,有没有良好的仪容习惯,反映的是个人素质和教养。

三分长相,七分打扮。

引导男孩注重仪表,实则是在教导他秩序感。

在家给孩子定一些简单的规定,比如勤洗手、洗澡,修剪指甲和毛发,及时更换脏衣服,整理房间;

出门在外,告诉孩子要保持身姿挺拔,保证衣服干净整洁,彬彬有礼、有风度有教养的小绅士,人人喜欢。

 

锻炼男孩嘴巴“甜”一点
引导他与人为善

李玫瑾教授曾在多场讲座中表示:

“小嘴巴巴、聪明伶俐的孩子,可能学习一般,但很会交朋友,更受欢迎,到哪都有人帮他,长大后还是当领导的料。”

想起一名网友的分享:

“有次去朋友家,刚一进门对方的儿子就主动跑出来打招呼,还不停说“欢迎阿姨来我家玩。”

吃饭时,小男孩筷子不动,一个劲地劝她吃,说:

“阿姨多吃点,这是我妈妈精心准备的。”

一餐下来,网友实在佩服小男孩的能说会道。

心被哄得暖暖的,直夸小男孩嘴巴像抹了蜜一样,很讨人喜欢。

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威廉·艾利奥特说过:

“在对一个淑女或绅士的毕生教育中,我认为只有一种智力开发是必要的,那就是精确而优雅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

会说话的孩子,开口的那一刻就赢了。

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忽略言语的力量,总要教男孩嘴巴“甜”一点,常把“请”和“谢谢”挂在嘴边,好好说话。

不仅是培养他礼貌和教养,更重要是,这有助于他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成就他的一生幸福。

 

狠心让男孩体验挫折
建立强大的逆商

遇到这样的场景吗?孩子受到挫折,或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就情绪失控。

要么跟父母急,大吵大闹,要么过分沉浸在负面情绪中,谁都劝阻不了。

国外节目《最强大脑》上演过这样一幕。

12岁的天才少年李云龙误以为自己输掉比赛,一时情绪难以自控,在镜头面前崩溃大哭。

即便爸爸特地走到他身边安慰,也无济于事,直到得知自己没有输,他才一改阴霾,破涕为笑。

反观他的竞争对手安德烈,同样是12岁,不管输赢,都没有任何失控的情绪表达。

自始至终,特别平和,还不忘默默安慰李云龙。

从身边人对他们的评价不难看出,能不能扛事儿的男孩,高下立判。

遇到一点小挫折、小失败就情绪爆发的孩子,输不起,抗挫能力差。

就算他天分再好,能力再高,别人也不敢轻易接近他或信任他。

相反,一个面对打击却能迅速调整修复的孩子,沉稳、淡定,更易受身边人的欢迎。

 

陪男孩一起运动
塑造他的自信、乐观

一对夫妇,自儿子网课在家,萌生了陪儿子跑步的念头。

一年多的时间里,一家三口风雨无阻一起运动。

最初2公里,最长10公里,甚至还拖着轮胎、阻力伞负重前行。

原本只想拉着儿子强身健体,却不料他在这一场场运动中,收获颇丰。

过人的体能,不服输的耐力,更重要的是,满满的自信和学习的动力。

科学研究表明,爱运动的男孩更健康、更自信、更有活力;和不爱运动的孩子相比,他们的脑容量大30%左右,更能自我控制,有明确的规则意识。

当他活跃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时,不仅能释放掉负能量,还能在和他人的互动中习得如何融入群体、沟通协作。

父母的陪伴和带动,更是一种示范。

让他学会以更成熟的方式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掌握接物待人的技巧。

所以,既然男孩有用不完的精力,不妨陪他打一打球、跑一跑步、游一下泳。

男孩生性好动,能在父母的引导下认真对待运动,用健康的方式面对生活,这样培养长大的男孩,长大后也能感染别人,不断传递正能量。


✅ 加入【Group – Telegram】
https://bit.ly/MamaClub-Telegram

✅ 加入【Group – 好康群】
https://bit.ly/MamaClub-Promotion

✅ 加入【Group – 心声群】
https://bit.ly/MamaClub-Group

✅ 订阅【Youtube – MamaClub TV】
https://bit.ly/MamaClubTV-Youtube

✅ 关注【Instagram – MamaClub】
https://bit.ly/MamaClub-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