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亲子教育】管太多的家长,孩子往往不懂事 -MamaClub
总是听很多家长苦恼孩子不自觉,从做功课到起床、睡觉这样的生活小事,都磨磨蹭蹭,非要等你一遍遍催着他、骂着他,才动起来。
了解后会发现,绝大多数这样“不省心”、“不懂事”的孩子,他们的家长都非常爱“管事”。
教育孩子,有时候家长太管事,反而会适得其反,容易养出不懂事的孩子。
家长太管事,孩子就不太会管自己
曾经有个家长很难过地跟朋友抱怨,自己辛辛苦苦拉扯孩子这么大,都初中生了,每次让他帮忙做点什么,都一副不耐烦、不情愿的样子。
“好像我每天那么累,给他做饭洗衣、打点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很多家庭里,包揽一切的父母,加上什么都不愿意做的孩子,是很常见的组合,也是一种错误养育方式的产物。
在孩子从小到大的世界里,父母总是很强大,把他的学习、生活,方方面面都管理得十分妥帖;吃饭、睡觉、穿衣、写作业、如何度过假期,大小琐事都有父母提醒和安排。
孩子也不需要参与家庭劳动中来,因为父母会告诉他们“你只需要搞好学习就好了。”就这样,孩子越来越习惯了依赖,
不爱动手,懒散拖延;也会渐渐形成这样的认知: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更严重的是,孩子越是不动手,越是自理能力低下,发现自己这也不会,那也做不好,越来越没有自信心。
因此,太管事,包办一切的家长,孩子容易变得自私、懒散,不懂得自我管理。
其实,孩子随着成长,天生就有一种独立的渴望和需求,家长自以为为孩子好,帮孩子把各种事情都做了、安排了,反而剥夺了孩子学习和独立的机会,对他的成长有害无益。
家长不必成为孩子生命中无所不能的“超人”,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逐步放手,孩子自己的事情,交给孩子自己做、自己管理,他才能发展出自制力。
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鼓励他动手做,孩子不仅能够从中学习生活技能,也会在劳动中懂得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学会关心体贴、爱别人。
家庭的一些大小事务,不要总觉得孩子小,不需要知道,给孩子知情权,让他适当参与,孩子的家庭责任感会更强。
家长管太多,孩子容易缺乏责任感
曾有一则新闻,两个“熊孩子”跑到住家顶楼往下丢砖头,差点砸到一位骑电动车路过的路人。
在孩子犯了这么严重的错误后,家长不但没有对这位业主道歉,还把孩子护在身后说不要吓到孩子。
生活中见过很多真实的案例,孩子闯祸了、犯错了,家长要么冲在前面和人理论帮孩子推卸责任,要么舍不得孩子吃苦而帮孩子承受相应的责任和惩罚。
当父母总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每次发生事情都站在孩子前面,把本该孩子承担的责任揽在自己头上,那孩子就真的永远把自己当“孩子”,不懂得为自己言行负责任,觉得不管发生什么,都有父母顶着,于是更加肆无忌惮、随心所欲。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犯错、闯祸是在所难免的,这个时候,家长不能太管事,把孩子护在身后,应当帮助孩子直面自己的错误,承担自己行为导致的后果,付出相应的行动。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承担责任,明确是非,言行有分寸。
曾经就有位妈妈,当得知自己家孩子经常在电梯小便,不仅让他公开道歉,而且让他写检讨书,并打扫电梯一个月作为惩罚。
家长明白什么事该自己管,什么事应该让孩子去承担,教育就会简单有效得多。
家长太管事,孩子就不会独立解决问题
曾经听一位创业的朋友讲过他们公司一位员工的故事,感触很深:
小伙子是研究生学历,试用期期间公司觉得不太合适,就和他聊了聊,提前通知一下这个结果。
谁知朋友第二天就接到一个电话,是小伙子爸爸打来的,问公司为什么觉得他家孩子不合适?哪里需要改进?甚至请求他再给孩子一次机会。
朋友哭笑不得,“现在的小朋友都是这样吗?工作都是和父母一起的?”
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犯这个错误:在孩子遇到问题或困难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冲在前面帮孩子解决问题、铺平道路。
比如孩子正在玩积木,拼了倒倒了拼,家长看不下去了,立马上去三下五除二帮孩子堆好了;
孩子和同学闹矛盾了,家长就找到那个同学,询问缘由,想帮助孩子挽回友谊;
孩子长大了,毕业找工作,家长就陪着孩子去面试,甚至动用关系帮孩子轻松地获得工作······
家长如果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事事都要出马,生怕孩子做不好,或者遭遇挫折,孩子是永远都长不大的。
他会成为一个胆小懦弱、缺乏主见的人,遇到事情容易退缩逃避,束手无策,内心很脆弱。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我们做父母的,无法陪伴孩子一生,让他从不遇到困难和挫折。
比起挡在孩子前面替孩子解决问题,不如从小开始,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他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能力才是可以伴随孩子一生的宝贵财富。
因此,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要一上来就帮孩子解决,鼓励孩子自己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孩子需要时才给予适当的帮助。
唯有一次次处理困难和挫折的经验,才能真正磨练出孩子强大的内心,人生中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能自信、勇敢、从容地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