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亲子教育】有90%的孩子,都被“懒惰”这个坏习性拖累 -MamaClub
现在的孩子在学习这条路上越走越辛苦。
而本该均衡发展的德智体美劳,大部分孩子却偏科严重。
现今社会,很多的父母都忽视了劳动教育,只盯着成绩,却没留心——懒惰的习性,正在拖累孩子。
【多少孩子,屈服于懒惰】
关于“平时要不要让孩子做一些家务劳动?”这个话题,来看看一些父母是怎么说的。
- 有父母说:“孩子光学习就够累了,哪还有精力去做这些?现在只要能搞好学业,我就心满意足了。”
- 还有父母说:“孩子还小嘛,再说他从小都没做过,让他做也做不好,交给他还不如我自己做了呢。”
- 也有父母这样说:“现在高中学习紧张,等孩子上了大学,就让她做一些。”
不仅是家务劳动,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劳动,都被当成了一种不必要的苦。
似乎它对孩子的成长可有可无,这种苦留到孩子上了大学再吃也不迟。
但事实上,劳动恰恰是一种无法察觉、却影响深远的教育,因为脱离劳动的孩子,往往屈服于懒惰。
有位妈妈的孩子上了大学,放假一回家就惹得妈妈心烦:
“一天到晚就瘫在沙发上玩手机,看见我做家务也没说帮忙一下。整个人懒成什么样了。帮个忙都不肯,说了她跟没听见似的,还是早点开学早点走吧。”
当初孩子上高中,妈妈可是半点活都不让孩子做,在家里宠得像公主一样。等孩子上了大学,突然让孩子变勤快,也不可能啊。
何况很多父母灌输的理念是:劳动很累,不值得做。孩子心里自然会把劳动看轻一等,瞧不起这些生活的苦。
人的惰性一旦形成习惯,岂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一个设置好的机器。小时候懒散惯了,长大了也不会突然转变。
孩子万事靠父母,这种懒惰反而成为了一种生活常态。
【懒惰,是一种可怕的慢性病毒】
很多父母不把懒惰当回事,然而,渗入骨子里的惰性,是一种无形的慢性病毒。
《颜氏家训》里有一条:
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
孩子在家里事事如意,事事舒坦,长大了到社会就吃不了多少苦,也没有多少毅力。这样便成不了什么大事。
比起行动上的懒惰,更可怕的是心懒。曾经也有人说过:
“懒惰能使青年人未老先衰。”
有个刚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高中时成绩不上不下,勉强考取了一所大学。毕业以后,进入了父母帮忙找的一个公司工作。
每次亲戚去他家,都看见他在玩手机、打游戏。明明年纪轻轻,却没有一点青春活力。
有一次亲戚问他对未来有没有什么发展的想法。他低头玩手机,头也不抬地说:“所有的一切我妈都给我安排好了,有什么可操心的?”
其实,有许多与这年轻人同样年纪的孩子,他们有梦想,有追求,身上总有一股敢想敢拼的劲头。
就算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是值得肯定的精神。至少这些孩子在面对挑战的时候,不轻言退缩,总会去尝试,去拼搏。
而这个年轻人呢?却是在父母的包办下长大,如今依赖成性,安于享乐,被舒适的生活腐蚀了进取心。
未来本该充满无限可能,孩子自己却断了努力的念想,就这样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心懒,最终让孩子意志消沉,荒废了未来。
【父母的溺爱,是懒惰的助长剂】
溺爱之下,父母在纵容孩子的懒惰。
前一段时间,有一名男子找父母要钱被拒后,竟然拿刀威胁父母。
这位男子,大学毕业后找了几份工作,要么嫌钱少,要么嫌工作累,后来干脆在家无所事事,经济上全靠父母的支援。
该男子为了新交的女朋友,又向父母要钱。听到父母说不愿意,他就激动地拿起菜刀威胁。
最后被警察带走,他也没有认错的态度,反倒说:“之前自己要钱,母亲都给了,只是因为这次意外被拒,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类似的案例只多不少。还有一些孩子出国留学,回来后不愿工作,依旧靠着年迈的父母过日子。
反思起来,父母的溺爱才是造成这一切的祸端。
孩子都是家里的宝,有些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包办一切,力图给孩子撑起一个舒适圈。但是,这样做不是爱孩子,而是毁了孩子,同时也害苦了自己。
有人说过:“人变得懒散是教育的最恶劣的罪行。”
与其给孩子一个生活的假象,不如教给他生活的能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引导孩子克服懒惰心理,进而学会独立。
优秀的父母,往往看得远,不会用自己的爱束缚孩子的一生。
很多时候勤奋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多一点勤奋,人生路上就多一份可能。孩子先战胜自己的懒惰,才有实力去创造奇迹的未来。